第165章
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平日跟在祖父身边当差跑腿办事,人人敬着捧着,事事顺当。何曾有过眼下这般尴尬光景。
陈瑾瑜看在眼里,颇觉好笑,随手递了一个干净的帕子过去:“马舍人满头都是汗,擦一擦吧!”
马耀宗红着脸道谢,接了帕子舍不得用,用袖子抹了汗,将那一方绣着几片翠绿竹叶的帕子收了起来。
陈瑾瑜没有多想,转头对姜韶华笑道:“郡主,我们走近去瞧瞧。”
姜韶华欣然点头,领着众人上前,仔细地一匹一匹看过去。有一匹淘气的白色小马驹跑过来,这马驹只到姜韶华腰腹处,一双湿漉漉的大眼可爱极了。
姜韶华笑眯眯地摸了摸小马驹。
一旁的马奴,忙捧了一把新鲜的草料来。陈瑾瑜立刻上前,接了草料,送至郡主手中。姜韶华以草料逗弄小马驹,不时轻笑。
陈卓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想孙女总算是开窍了。也不枉他一番费心调教。
秦虎孟三宝等亲卫,看着骏马早就眼馋了。他们两个头靠着头嘀咕几句,然后秦虎壮着胆子上前:“郡主,这里这么多好马,不如郡主挑一匹,骑上转一圈。”
姜韶华笑着瞥秦虎一眼:“是你们见了好马心痒难耐了吧!”
秦虎咧嘴一笑,搓了搓手:“郡主英明!”
孟大山笑着瞪了过来:“是不是三宝怂恿你来的?混账小子,在郡主面前焉能放肆!”
“孟叔别恼。”姜韶华笑道:“既是来了马场,骑马转一圈也是应有之义。我本来也是这么打算的。”
孟大山有些无奈:“郡主也别太惯着他们了。这些日子臣一直随郡主左右,算是看出来了,别的亲兵都还规矩本分,就秦虎和孟三宝两个胆子大脸皮厚。”
姜韶华笑吟吟的接过话茬:“他们这样就很好。”
孟大山脸上无奈,心里其实十分高兴。
他们都是南阳王府嫡系亲卫,秦虎是秦战的长子,孟三宝上面两个哥哥都夭折了,说来也是他的长子。郡主对秦虎和孟三宝格外青睐,一来是因为两人忠心得用身手好,二来也是施恩他和秦战。
他们没陈长史马县令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郡主看重秦虎孟三宝是好事,他们求之不得。
……
在马场跑了半日后,用过简单的午饭,姜韶华见了马场的几位管事,询问了马奴们的衣食起居。然后,又亲自去见了一回。
马奴一共有六百多个,其中有两百左右都是孩童,还有一百多少年少女,得用的成人在三百左右。
其中有库莫奚族人,有契丹人,有柔然人,还有高车族人。
这些马奴,一家住在一起,一日吃两顿饭。
马耀宗唯恐郡主不快,低声解释道:“他们就是一日两顿的习俗。每顿饭都敞开了让他们吃,便是孩童也一样,吃饱为止。”
姜韶华略一点头。
前方忽然有些异动。
秦虎快步来禀报:“启禀郡主,有几个外族女子,在给郡主磕头。”
第145章 马场(二)
跪着磕头的几个,正是前日在牙行里见过的外族女子。
马耀宗办事确实利索,那一日付了银子,就将这几个女子安置到了马场里。女子们被贩卖千里,早已麻木地等待悲惨的命运。没曾想来的是马场,没有满脸狞笑的男子,没有鞭策打骂,还有屋子住有干净的衣服穿。
更重要的是,她们竟还遇到了同族人,语言终于相通了。她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叫南阳郡,买下她们的是南阳郡主。
今日郡主来巡视马场,她们没机会凑上前,便远远地跪下,给郡主磕头谢恩。
姜韶华舒展眉头,迈步走上前。
众亲卫寸步不离,随着郡主一并上前。
“都起身。”
郡主说的话,女子们听不懂。不过,语气中的温和清晰可见。
女子们没有起身,继续磕头。
姜韶华转头看马耀宗,就见马舍人上前来,张口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串。跪在地上的女子们,感动得泪水涟涟,再次磕了三个头,才站了起来。
姜韶华兴味盎然地问道:“马舍人刚才说的是什么话?”
马耀宗笑着答道:“回郡主,臣刚才说的是契丹语。这几个女子,是契丹人。”
不等姜韶华追问,又解释道:“马场里的马奴都是外族人,所以,马场里的管事都会说一些。臣会说契丹语和柔然话。”
关外游牧部落众多,柔然是其中最大的部落,传闻有十万骑兵。契丹比柔然小一些,也有五六万骑兵。其余部落大小不等,约有十来个。想学会说所有的外族话,根本没有可能。会说柔然话和契丹话的,基本就够用了。
姜韶华笑着赞道:“没想到你还有这等能耐本事。”
马耀宗很是谦逊:“些许小事,不值一提,多谢郡主夸赞。”
陈舍人忍不住瞥一眼马舍人。
没想到马舍人还有这等能耐。这让同为舍人的她顿生警醒和些许危机感。
契丹女子身边那个五六岁的女童,扬起秀气的脸蛋,红润的小嘴吐出一句话。
马耀宗尽责地做起了翻译:“她说,郡主就是她的太阳。”
姜韶华眉眼弯弯:“告诉她,安心在马场里住下。她们是本郡主的人,谁也不敢欺负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