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23章

第223章

  陈县令在众县令羡慕的目光中喝了一杯酒。便是陈县令为人沉稳,此刻也有些飘然。
  “第二杯,本郡主要敬马县令。”郡主对马县令就更客气了:“马县令今年已经七旬,依旧每日坐衙当差,比阳马场每年能养出五百匹上好的战马,这都是马县令的功劳。本郡主一直都记在心里,从未忘过。”
  马县令激动得红了眼眶,连声道:“不敢当郡主盛赞。臣是商户出身,当年蒙王爷大恩,做了比阳县令。臣一定用心为郡主养马,为郡主效力当差。”
  崔县令暗暗坐直身体,心里既激动又期待。
  谁曾想,郡主的目光直接略过了他,落在了蔡县令的身上:“蔡县令,这第三杯酒,本郡主敬你。”
  “你当差勤勉,做事仔细,一心为百姓。不到一年光景,郦县已经有了新气象。这都是你的功劳。或许,过个两三年,郦县就能成为中县。”
  蔡县令快哭出来了,颤巍巍地举起酒杯:“臣做的都是分内差事,郡主这般盛赞,臣愧不敢当。”
  姜韶华微微一笑,放下酒杯,扬声道;“宴席正式开始,诸位不必拘束,随意些便可。”
  崔县令也想哭了。
  比不过陈县令马县令也就算了,凭什么还要被蔡县令压一头啊!
  南阳郡十四县,最富裕的是叶县。叶县的税赋每年都是南阳郡之冠。他这个县令,勉勉强强也算凑合吧!为什么就入不了郡主的眼?
  ……
  宴席整整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才散。
  喝了一个正午闷酒的崔县令,颇有些醉意,晃悠悠地回了住处。
  他此次来王府,就带了几个随从,便安顿在王府的客房里。和蔡县令比领而居。
  至于陈县令,和亲爹同住。马县令住的是马舍人的院子。
  蔡县令回来得迟一些,一进门,就见崔县令闷闷地坐在椅子上。
  蔡县令先是一愣,很快笑着上前:“今日崔县令喝了不少酒,怎么不去歇一歇?”
  崔县令不吭声,也不肯走。
  蔡县令只得将身边人都打发出去,又亲自为崔县令倒了一杯茶:“崔县令用茶。”
  崔县令喝了一杯茶,又喝一杯,还是不吭声。
  蔡县令:“……”
  第196章 高低(二)
  崔县令的心思一点都不难猜。
  蔡县令原本想装装糊涂,现在一瞧,糊弄是糊弄不过去了,索性借着五分酒劲,说些掏心窝的话:“崔县令,你是不是心里很不服气?”
  崔县令喝茶的动作一顿。
  “郡主如此厚待恩遇我,别说崔县令心里不服气,今日在场的县令,怕是心里都不那么痛快。”
  蔡县令毫不讳言自己的好运道:“去年,我还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穷酸师爷,短短大半年,就坐稳了郦县的县令位置。还成了郡主的心腹爱臣,我自己都像做梦一样。”
  “论出身,我远不及你崔县令。论才学,我更是拍马难及。便是论一论每年县衙交的税赋,郦县这样的穷县,和叶县也是不能比的。”
  崔县令终于忍不住了:“那我到底差在了何处?”
  蔡县令笑了一笑,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唯一胜过崔县令的,是一心为郡主当差做事。郡主想什么,我就做什么。郡主爱惜百姓,我这个县令,整日就为百姓生计绞尽脑汁。”
  “郡主希望郦县富裕起来,我就想方设法,除了督促百姓农耕之外,还组织百姓进山采药。百姓们不认识草药,也不会炮制,我花银子请了药铺的郎中来,教百姓们认药炮制。然后亲自领着衙役去各县城的药铺卖草药。”
  “卖了银子后,再亲自一笔笔发到百姓们手中。”
  “郦县一千多户百姓,每一家我都去过。谁家富裕些,谁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心里都清楚。”
  “那些格外穷困的,我一一登记在册子上。每隔一段时日,就去看看,送些米粮去,免得他们饿得卖儿卖女。这些粮食算是县衙借给他们,等地里有收成了,再还给县衙就行。”
  “崔县令扪心自问,这样的事,你能做得来吗?”
  崔县令哑然无语。
  他当然做不来。
  他是清河崔氏子弟,自幼衣食无忧,一心读书考科举。考中了进士外放,家中长辈为他出力,谋了叶县县令一职。
  叶县在大梁能排进前十,是有名的富县。他到任之后,根本不用费多少力气,就能稳稳地收大笔税赋。
  按着大梁官员考核制度,税赋缴纳多少,就是衡量一个官员是否称职的最高标准。以这个标准而言,他就是大梁最优秀的县令之一。
  可是……
  郡主显然有另一套标准。
  眼前这个黑老鼠一样干瘪丑陋的蔡县令,才是郡主眼中的好臣子。
  蔡县令所说所做的那些事,对一个七品堂印官来说,太琐碎太细致,甚至是太跌份了。以他略显清高的脾气来说,根本做不到。
  蔡县令打开了话匣子,坐姿也从容多了,又往崔县令胸口扎了一刀;“崔县令莫怪,我还有一问。”
  “蔡县令请问。”崔县令放下茶杯,端正坐姿,一副请教的姿态。
  蔡县令睁着细缝一样的眼,直直盯着崔县令明亮有神的黑眸:“假如我和崔县令换一换,我能治理好叶县。崔县令能否治理好郦县?”
  崔县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