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郡主行事果决,颇有主见。他在一旁指手画脚的,已经不妥了。倒不如稍微退一退,如此,也能保全主臣之间的情谊体面。
这些话,不必说出口,陈县令自然心领神会。
陈县令见亲爹拿定主意,也就不再多嘴,转而说起了诸位县令眉来眼去的趣事:“今晚宴席上,蔡县令最为风光,我瞧着一个个都眼热得很。”
“尤其是崔县令,眼睛都要蹿火星了。”陈瑾瑜笑嘻嘻的插嘴:“他肯定最不服气。”
陈卓捋须一笑:“不服气正好。郡主略施手段,便能激起崔县令的斗志,还有其余县令的攀比之心。”
不攀比不竞争,哪来的进步啊!
瞧瞧一众王府属官,现在一个个铆足了劲头当差。杨政不混日子了,闻主簿也不提告老了。
陈县令想了想,也笑了起来:“郡主行事,实在高妙。”
陈瑾瑜有于荣焉,弯起眉眼。
……
“耀宗,今晚你可瞧明白了?”醉醺醺的马县令,喝了一杯醒酒汤,打起精神教导长孙。
马耀宗在郡主身边当差半年,眼界见识都颇有长进,闻言笑道:“看明白了。郡主千金买马骨,有意抬举蔡县令,也是在敲打所有县令们。”
马县令欣然一笑:“说得没错。郡主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忠心能干又积极肯干的才是好臣子,别想随意混日子。官场老油条那一套,在南阳郡里行不通。”
“你瞧着吧!要不了多久,郡主还得巡查十四县。”
马耀宗一惊,脱口而出道:“祖父怎么知道?莫非我昨夜说梦话,被祖父听见了?”
马县令哭笑不得,伸手拍了长孙一巴掌:“什么梦话!郡主性情脾气明摆着的,我连这点都猜不出来,还做什么比阳县令。”
然后,又低声道:“马场今年多买了几百匹马,牙行的规模已经缩减了三成。”
马耀宗沉默片刻,低声应道:“祖父这么做很对。我们该自己退一退,要是等到郡主张口或出手,马家就危险了。”
马县令欣慰极了:“你总算长大了。好,好!你在郡主身边当差,果然大有进步。”
“只要你有好前程,就算关了牙行买卖,也值得了。”
马耀宗鼻间蓦然一酸,喊了一声祖父,喉间骤然哽咽。
马县令长叹一声:“当年为了养马,我暗中开了牙行。这些年,牙行买卖赚了大笔银子,远远超过马场。马家人心浮动,已经有了奢靡之风。”
“郡主的警告,来得恰是时候。慢慢缩手,还来得及。以后,我们还是以马场为重,为郡主养出更多更好的战马来。”
“如此,郡主也会更器重你。说不定,等过个十年二十年,陈长史冯长史告老了,你也有一争之力。”
马耀宗:“……”
马耀宗快要流出来的眼泪,瞬间就咽了回去,一双眼睁得老大:“祖父!”
马县令笑了起来:“怎么?是不是觉得祖父我野心太重了?”
“我告诉你,做人就得敢想敢干。要是没有野心,当年我也不会抛家舍业地去关外买马。没有当年一搏,哪来今日的马家。”
“马家赚了二十年银子,现在家资已经足够了。接下来,也该换个方向努努力。我这把老骨头,努努力再撑个几年,给你垫着脚。将来,我们马家能出一个真正的高官,我也能安心合眼去见马家祖宗了。”
第198章 汤五
同样的夜晚,汤五太爷的一颗心热腾腾的。
身为唯一接到郡主邀请来赴宴的大族家主,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格。
过去这半年,他亲自带人去买粮,奔波数千里,辛苦不必细述。好在完成了郡主交代的差事,买了上万石的粮食。按着郡主的吩咐,这些粮食分别送去了舞阴县雉县郦县博望县,还有亲卫营和南阳军营。
郡主也没亏待他。买的所有粮食都按着进价加了两成。刨去路上开销,汤家从中还赚了一笔。如此一来,也顺利堵住了汤家所有人的嘴。
他的家主之位,也就此安稳了。
此次他来南阳王府,带上了几个子侄后辈,还带上了长房长孙汤启。汤启对这位五叔祖素来是不怎么服气的,这回随着汤五太爷赴宴,见识了汤五太爷和一众县令笑谈自若的风采,也默默闭上了嘴。
“还有几日是上元节,是郡主的生辰。”汤五太爷笑着对一众晚辈道:“我打算多留几日,送上生辰礼再回西鄂县。”
顺便厚颜再去王府赴宴,向郡主表表忠心什么的。
晚辈们自然没有反对,个个张口赞成。
汤启忍不住多了一句嘴:“十四县的县令都在,郡主哪里顾得上我们汤家?”
汤五太爷笑道:“顾不顾得上,是郡主的事。孝不孝敬,就是我们汤家的事了。”
要不怎么说脸皮厚的人就是混得开呢?
汤启很快闭了嘴。
事情出乎汤启意料之外。第二日一早,王府的马舍人便来传郡主口谕:“郡主今日有空闲,请汤五太爷去王府说话。马车已经在外候着了。”
汤五太爷受宠若惊,连连笑道:“是是是,我这就去。”
马耀宗又笑道:“郡主请汤启汤公子一并前去。”
一旁的汤启一愣。
汤五太爷反应迅疾,立刻应下。
直至上了马车,汤启还有些难以置信。他掀起车帘,确定策马前行的马舍人听不到自己说话,才悄声道:“五叔祖,郡主特意点名要见我,该不会是要处置我吧!当日郡主去西鄂县的时候,祖父确实不大恭敬……郡主会不会迁怒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