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刘恒昌笑了一笑,伸手拍了拍李天喜的肩膀:“放心吧,我都替你打算好了。先写一封信给你爹,等你爹点头同意了,你再收徒不迟。到时候,我从三营里挑聪明伶俐的,另外组成一队,你就是队长。”
亲卫营里五十人一队,能做队长,都是出类拔萃的,多在三十岁左右。最年轻的是二营的神箭手小田,然后就是一营的神力巨人陶大了。
如果李天喜也被提为队长,那就是最年轻的队长了。
李天喜精神一振,眼里满是喜色:“我都听舅舅的。”
刘恒昌心里很是满意。
他只有一个女儿,比李天喜小了四岁。女儿一出生,他就和堂姐刘氏定了娃娃亲。李天喜今年十八岁,他的闺女才十四岁,还没及笄成年。他便将婚期定在了两年后。
在他心里,李天喜这个外甥兼未来姑爷,和亲儿子一样。
李天喜算不得如何聪明,好在有养鹰驯鹰的本事。郡主不喜人逢迎拍马,看重的是有真本事的人。所以,他才让李天喜来南阳郡,谋一个好前程。
“这封信我来写。”刘恒昌笑道:“你爹知道轻重,会同意的。”
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郡主就是南阳郡的天,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李天喜的亲爹既同意儿子来南阳郡,想来早有心理准备了。
李天喜又卸下一桩心思,连连点头。
刘恒昌文武双全,不但有一身好武艺,也写得一笔好字。
李天喜在一旁研墨,刘恒昌提笔落墨,犹如龙走飞蛇,很快写了一封厚厚的信,令人送去李家。
……
“启禀郡主,刘统领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李家了。”
孟三宝悄步来禀报。
姜韶华笑着瞥一眼:“行了,光明正大的事,这般鬼鬼祟祟做什么。”
孟三宝讪讪一笑,然后觉得有点不对:“郡主让小的盯着刘统领的动静,这不得鬼祟一点吗?”
一旁的银朱,忍不住瞪了孟三宝一眼:“你也不动一动脑子。刘统领这是将事做在明处,让郡主看呢!”
孟三宝这才恍然大悟,冲银朱拱手:“多谢银朱妹妹指点。”
银朱有些窘迫,嗔了他一眼,然后羞涩地向郡主赔罪:“奴婢多嘴,请郡主见谅。”
姜韶华忍住将两人都轰出去的冲动:“行了,又没外人,这般扭捏作态的做什么。”
银朱和孟三宝的脸孔都是一红。
姜韶华只做未见,张口吩咐:“传本郡主口谕,亲卫营立刻开拔启程。”
至于这一处营寨,自然是继续留着。以后想进山的时候,可以安顿住下。百姓们进山,也能在此安顿歇息。
……
姜韶华平日行路,多是骑马。如今多了小花,便坐了马车。陈舍人和郡主同乘一辆马车,一同照顾幼虎。
便连专门喂虎的母山羊,也被安顿在了后面的马车上,每日用上好草料喂养着。
小花胃口好得很,一天要喝五六顿奶水。亏得母山羊奶水充足。
“郡主,小花吃饱了。”陈瑾瑜笑眯眯地摸小花的背,小花被顺毛顺得很自在,嗷呜一声,将头靠近姜韶华怀中。能瞬间将人的心都萌化了。
怪不得闺阁少女们都喜欢养猫养狗呢,确实解闷有趣。
姜韶华抿唇一笑,伸手拨弄小花的爪子。小花伸着小爪子,去逮姜韶华的手指。
姜韶华一边玩一边随口笑道:“瑾瑜姐姐,明日就到博望县了。有没有近乡情怯之感?”
一提博望县,陈瑾瑜就想起亲娘,一阵头痛:“明日事明日再说,现在别提。好歹让我再松快一日。”
姜韶华被逗得哈哈大笑。
第215章 兄妹
策马随行的马耀宗,竖长了耳朵,断断续续地听到马车里传出陈舍人泄气的叹气声:“我娘定会数落唠叨……还会说什么女子就该嫁人生子……”
马耀宗莫名精神一振,下意识地策马更近一些,想听得仔细些。
秦虎孟三宝立刻警觉,各自投来提醒的眼神。
马耀宗从不敢小觑这两个少年亲卫,他们两人是真正的王府嫡系,亲爹都是亲卫营统领,深得郡主信任器重。
马耀宗讪讪一笑,立刻退开数步。
这一晚,众人宿在驿馆里。隔日上午,到了博望县城。
陈县令早得了消息,在城门外迎接等候。一同前来的,还有儿子陈浩然。
陈卓是进士出身,陈县令也是两榜进士。到了陈浩然这儿,考运就差了一点。陈浩然去岁秋闱的时候,比孙山还低了一名。
秋闱三年一回,错过这一回,就要等三年。
陈浩然自己还好,反正自己还年轻,没考中以后再考就是。所谓金举人银进士。科考之路上,考举人本就是最难的一关。读书人三四十岁还考秋闱的一大把哪!
真正遭受重创的是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姚氏。
去岁秋闱放榜,陈浩然榜上无名,姚氏心情郁结,病了一场。过年的时候,只陈县令去了南阳王府,陈浩然留下照顾亲娘。
“大哥,”行礼寒暄过后,陈瑾瑜迫不及待地上前寻兄长说话:“娘的身子怎样了?”
到底是亲娘,陈瑾瑜嘴上再抱怨,心里也记挂着姚氏身体。
清瘦了一圈的陈浩然,无奈叹了口气:“娘养了几个月,本来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前几日听闻你随郡主出行要来博望县,又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