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49章

第249章

  卢琮苦笑着自嘲:“我做了多年官员,自视甚高。如今才知有这么多不足之处。”
  陈瑾瑜心软,立刻安慰道:“卢舍人也别妄自菲薄。和人交际来往四处钻营,我们都不及你。”
  卢琮:“……”
  这一刀,扎得又稳又准!
  亏得卢琮还能笑得出来:“陈舍人说笑了。我这算什么能耐本事,不过是在官场混了数年,年纪长脸皮厚罢了。以后,我还得多多向你们学习。”
  陈瑾瑜笑道:“卢舍人客气了。我们都在郡主身边当差,彼此讨教学习才对。”
  马耀宗从来都和陈瑾瑜同一阵线,立刻张口附和:“陈舍人说的话,就是我心里想的。”
  马车里的姜韶华,无声一笑。
  等到天黑,刘恒昌终于回来了,亲自来回禀:“启禀郡主,末将领人追击半日,杀了三十五个土匪,活捉了五十二个。”
  第219章 内卷(一)
  一共九十多个土匪,逃窜进山里的,也就七八个。
  天黑了,穷寇不宜再追。
  姜韶华略一点头,关切地问询:“我们的人手折损受伤了多少?”
  刘恒昌答道:“亲卫营没有折损,只有两个受了重伤,还有五个受了轻伤。另外还有一个,在追土匪的时候摔了一跤,腿摔断了。”
  这已经是极轻微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了。
  姜韶华舒展眉头,张口吩咐:“这几个受伤的,让军医给他们治伤。等明日天亮了,再派人送他们回亲卫营。”
  “俘虏来的活口,通通送去博望县,交给陈县令,任凭他处置。”
  刘恒昌一一应下。
  这一夜,众人露宿野外。篝火燃了一整夜。鼾声此起彼伏,姜韶华如今竟也习惯了,甚至觉得格外踏实。
  这些亲卫,都是她的人。有这么一群忠心耿耿身手骁勇的亲卫,纵然前路坎坷,又有何惧?
  ……
  隔日一早,伤兵被送回亲卫营,俘虏被送去博望县。
  姜韶华率众继续前行。
  行了半日,正午时分才到了叶县。
  崔县令在城门外足足等了半日,终于等来了郡主驾临,一脸喜色地上前相迎。待行礼寒暄过后,才知郡主迟来半日的缘故。
  “这可太好了!”崔县令大喜:“前些日子,便有来叶县的布商被抢掠。臣正发愁该怎么办,没曾想,郡主已领兵剿了土匪。”
  姜韶华微微一笑:“以后再有这等事,立刻派人送信去王府。百姓们缴纳税赋,本郡主自有保护他们的重任。”
  崔县令连声应是。
  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县令,原本略显清高自傲,如今倒是务实多了。腰身弯得很是麻利。
  可见年后在王府里受了不少教训。
  姜韶华将崔县令的细微改变看在眼底,心中还算满意。
  进了城门,忽然听得一阵欢呼声。
  姜韶华有些惊讶,掀起车帘往外瞧,就见路旁两侧挤满了百姓,其中不乏女子。这欢呼声,正是女子们发出来的。
  “郡主!她们在喊郡主千岁!”陈瑾瑜的黑眸亮晶晶的,嘴角高高扬起:“去岁郡主来叶县,给她们撑腰做主。她们都感念郡主的恩德,今日特意来迎接郡主呢!”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心里被一股热流涌动。
  是啊,百姓就是这般淳朴。上位者的一点善意,于他们而言,便是头上有了一片青天。
  “等等,那个男子好生眼熟。”陈瑾瑜眼尖得很,忽然瞄到一张还算熟悉的脸孔:“那不是黄三妹的亲爹么?黄三妹已经嫁了孙安,在王府里安顿下来。他不会以为,三妹也跟着来了吧!”
  “哼,别说没来,就是来了,也不能再搭理他。这样对女儿,还算人吗?”
  姜韶华随意一瞥,淡淡道:“他若是敢来县衙,你就去敲打他几句。”
  陈瑾瑜点点头应下。
  ……
  进了县衙,先用午膳。
  午饭后,姜韶华稍事歇息。一个时辰后便起身出了县衙。
  随行众人早就习惯郡主的行事做派,没人叫苦喊累想。便是崔县令,也早有准备,郡主这边一动,崔县令立刻就来了。
  姜韶华笑道:“本郡主闲着无事,随意转转,崔县令不必相陪,忙自己的差事便是。”
  崔县令坚持道:“县衙里有县丞县尉主簿他们,臣随郡主一同去。”
  好吧!臣子要表现,郡主也不能拦着。
  姜韶华哑然失笑,略一点头:“也罢,你想来就一并来。先去看看粮仓。”
  崔县令点头应下。
  等到了新建的太平粮仓外,姜韶华一眼看去,有些惊讶:“过年的时候,不是说粮仓都建好了吗?怎么还在建粮仓?”
  崔县令等的就是这一句,不慌不忙地应道:“回禀郡主,叶县家家种桑养蚕,每年种的粮食都不够百姓吃的,要从外面买粮。所以,臣打算再多建几座粮仓,多屯一些粮食。以后能应对灾荒之年。”
  瞧瞧崔县令这爱民如子侃侃而谈的气派。
  姜韶华含笑赞道:“崔县令考虑的十分周全。”
  “也得是叶县,才建得起这么多粮仓。”陈瑾瑜笑吟吟地接了郡主话茬:“还是崔县令治县有方。”
  崔县令很是谦虚:“叶县富裕,富在百姓。换了谁来做这个县令,都能做得好。倒是像郦县那样的地方,治理起来费心费力。蔡县令远胜于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