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58章

第258章

  姜韶华温和一笑:“都起身吧!”
  其实,换一种眼光看白云寺,就如西鄂县里的汤家比阳县的马家,同样都是南阳郡里顶尖的大户。只要老实低头,服从王府号令,该往外拿的时候不犹豫,以郡主的宽容之心,总能包容一二。
  普善大师见郡主亲切随和,心里了然,恭迎郡主进了佛堂。
  姜韶华前世在宫中伴着郑太后,郑太后礼佛虔诚,姜韶华见得多了,捻香拜佛许愿,一套动作从容优雅,半点都没错。
  普善大师不知缘故,只以为郡主是私下练过,心里颇为欣慰:“郡主心系百姓,特意为百姓求雨。佛祖感念郡主仁德,一定会降下甘霖。”
  姜韶华微笑应道:“只盼如普善大师所言,早些下雨,稍解干旱,百姓们能多收些粮食。”
  普善大师双掌合什:“我佛慈悲。”
  姜韶华淡淡一笑:“在本郡主心中,白云寺就是佛祖化身。”
  言下之意就是,佛祖不降雨,百姓地里欠收,那就得找佛祖来填补了。
  普善大师又是一声哦弥陀佛:“真有那一日,白云寺定会设粥棚,赈济百姓。”
  名和利,郡主只能要一个,做人不能太贪心。
  第227章 可厌(一)
  郡主和普善大师打机锋,一旁的雷县令听出些意味来,心里暗暗高兴。
  不管谁占上风,总之,雉县的百姓不会挨饿了。这一波,他这个雉县县令稳赚不输。
  “对了,听闻薛老夫人两日后要来白云寺礼佛。”姜韶华笑着说道:“到时候,本郡主要来给薛老夫人请安。”
  这就是给普善大师体面了。
  不然,姜韶华以郡主之尊,无需亲自来白云寺。大可在县衙等着薛老夫人登门。
  普善大师心中有数,忙张口应道:“多谢郡主。”
  正午,姜韶华在白云寺用了一顿素斋,午后听普善大师讲经书,下午才离去。
  普善大师送走了郡主,心里暗暗舒出一口气。
  郡主行事,确实大气。要么不来,来就给足白云寺体面。
  ……
  两日后。
  薛老夫人一行人进了白云寺。
  白云寺提前清空了普通香客,将最好的礼佛院落收拾干净。
  按着平日习惯,薛老夫人每次来白云寺,一般会住两日。加上路上来回消耗的时间,就得六七日时间。
  薛老夫人今年七十有二,满头银丝,面色倒是红润康健,走路不用人搀扶,步伐甚至称得上矫健。不然,也禁不起每个月来礼佛烧香的折腾。
  “大师说,南阳郡主要来白云寺?”薛老夫人笑着追问。
  普善大师说话前,照例双掌合什,念一句哦弥陀佛:“正是。郡主两日前说过此话,今日又打发人送口信来,说正午前就到。”
  薛老夫人心里舒泰,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矜持:“当年王妃在世的时候,老身经常和王妃一同来烧香。自王妃走后,老身无人做伴,确实有些寂寥。郡主来了正好,老身可以和郡主一同念佛。”
  郡主其实不信佛,不过,这等话普善大师是不会说出口的。他顺着薛老夫人的话音笑道:“郡主天资聪颖,悟性过人。老夫人见了郡主,一定十分投缘。”
  薛老夫人呵呵一笑,心里有些遗憾。
  早知道南阳郡主会来白云寺,她真该将孙子薛林带来。
  薛刺史有五子一女,五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各自娶妻成家,幼女薛六娘尚且待字闺中。薛老夫人十分疼爱这个孙女,每次礼佛都带着薛六娘。
  薛林是薛刺史的侄儿,也是薛老夫人最年幼的孙子,今年十三岁。
  薛刺史胞弟早逝,弟妹在十年前改嫁,薛林自三岁起就跟着祖母生活,说是薛老夫人的眼珠子也不为过。
  薛林一日日长大,眼看着读书平平,科举怕是没多大指望了。薛老夫人便开始琢磨着给孙子谋一门好亲事。
  薛林养在刺史府,却不是薛刺史的儿子。能继承的家业也就是二房留下的那些。没功名没前程,想娶高门贵女,着实不易。门第低一些的,薛老夫人又不乐意。
  最好娶一个荆州境内的贵女,嫁妆丰厚的,以后就在她眼皮底下过日子。她这个祖母还能照拂一二。便是她闭眼走了,还有薛刺史这个嫡亲的大伯父看顾。
  看来看去,一直没有特别合意的。今日普善大师一提南阳郡主,薛老夫人霍然开朗。
  这位南阳郡主,年方十一,亲娘姜嫣是南阳第一美人。南阳郡主相貌定然不差。论嫁妆,整个荆州,有哪家的姑娘能比得上姜韶华?
  更妙的是,南阳王已经去世。王府里只剩一个声名不显的卢郡马……这要是亲事成了,南阳王府以后不就是薛林的了?
  薛老夫人越盘算越心动,立刻叫人过来:“回刺史府传个口信,让七郎来白云寺。”
  薛林随着堂兄堂姐们排行,排行第七。
  长随正要应声退下,一旁的薛六娘忽地轻声道:“祖母,来一趟白云寺,路上就要三四日功夫。七弟在府学读书,告加多有不便,何必让他来回奔波。”
  薛老夫人笑着瞥一眼薛六娘:“我自有打算,你就不用管了。”
  薛六娘也就不吭声了。
  就在此刻,一个丫鬟进来禀报:“启禀老夫人,南阳郡主驾临。”
  薛老夫人先起身,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坐慢悠悠坐了回去:“六娘,你去迎一迎郡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