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郡主私下和我说了,如果薛刺史对你态度温和,过些日子就登门提亲。”
陈浩然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半晌才憋出一句:“以后,我一定全力当差,为郡主效力。”
“这是当然。”陈瑾瑜笑道:“祖父在王府做长史,父亲在博望县做县令,我是郡主舍人。以后再加大哥你,我们陈家上下都是郡主心腹。”
陈浩然重重点头,想了想,压低声音道:“祖父一直想和冯家结亲。现在郡主为我保媒,不知祖父会如何作想。”
陈瑾瑜挑眉笑道:“这你就别操心了。从你来荆州府学开始,祖父就知道和冯家的亲事不成了,早就私下和冯长史道歉赔礼了。冯姑娘在两个月前就定了亲事。”
“这次我来荆州的真正用意,祖父也心知肚明。祖父什么都没说,可见是默许了。”
陈浩然亢奋的劲头一过,略一咂摸,品味出些许不对劲来:“你的意思是,郡主不希望陈冯两家结亲?祖父和冯长史都是一等一的忠臣,郡主为何还有防备疑虑?”
陈瑾瑜当差两年有余,眼界见识都远胜从前:“忠心是一回事,防备是另一回事。一码归一码。”
“祖父管着朝廷往来和王府人事,冯长史掌控王府税赋和内务。陈冯两家本来就是世交,再结了亲事,也太过密切了。一旦生了异心,私下勾连,对郡主对王府都是一桩大麻烦。”
“换了我是郡主,我也一样提防。”
陈浩然震惊地看着陈瑾瑜,半晌没吭声。
陈瑾瑜笑了一笑:“大哥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冷酷无情?我在郡主身边两年,看到的学到的委实不少。等以后大哥也当差做事了,就会慢慢懂了。”
陈浩然沉默许久,才叹道:“我整日埋头读书,庶务和世情都不及你。”
陈瑾瑜笑着白他一眼:“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就问你,你愿不愿意求娶薛六姑娘?”
那还用问!
一百个一千个乐意啊!
陈浩然咧嘴笑了起来:“你回去之后,代我向郡主谢恩。”
……
刺史府里,薛刺史正陪着老母亲用晚膳。
五个成年的儿子,各自娶妻生子在外当差,真正养在膝下眼前的,就是薛六娘,还有一个侄儿薛林。
此时的饭桌前,正好是四人。
薛林替大伯父斟茶倒酒,薛六娘替祖母布菜。饭桌的气氛十分和睦。
用完晚膳,薛刺史使个眼色,薛六娘和薛林都退了出去。
“我有一件事,要和母亲商议。”薛刺史低声笑道:“今日的陈公子,母亲也亲自瞧了,我想将六娘许配给他,母亲意下如何?”
薛老夫人瞥薛刺史一眼:“那个陈公子,我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这一年来,陈县令夫人来了三回信,都是陈公子送来的。”
薛刺史有些惊讶:“这件事,母亲怎么从来没提过?”
第253章 议亲
薛老夫人咂了咂嘴道:“要说这陈浩然,相貌俊秀,读书上进,说话行事瞧着也稳重,是个好儿郎。”
“就是门第低了些。来求娶我们六娘的,都是名门大族子弟。陈家看着不错,就是缺了些底蕴。”
真怪不得薛老夫人挑剔。
薛家在大梁世家里,比不得王崔卢郑李五姓,也跻身一流世家之列。
而陈家,最多算二三流家族,从陈长史这辈才算发迹。和陈家结亲,委实算是低嫁了。
薛刺史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低嫁也有低嫁的好处。”
“有我这个做荆州刺史的父亲在,六娘嫁去陈家,陈家上下都得敬着捧着。日后不受半点闲气。”
“实在舍不得六娘,以后就给陈家小子在荆州谋个差事。这么一来,六娘就能住得近些,可以时常回来。”
薛老夫人骤然心动了。
薛刺史又压低声音道:“还有,南阳郡主有意保媒,我们和陈家结亲,就等于是和南阳王府联姻。”
“如今北方旱灾连连,传闻明年还有可能闹蝗灾,民乱频频,边关也不太平。这样的世道,有兵有粮才是最要紧的。粮食还可以慢慢种花银子买,万一有什么乱子,荆州境内要太平,只能靠郡主的南阳军和亲卫营了。”
薛老夫人听得倒抽一口凉气:“局势已经坏到这等地步了?”
薛刺史目光闪动,低声道:“皇上卒中不起,太子年轻气盛城府手段不足,弹压不住王丞相。郑太后安国公一派都被压得抬不起头。朝堂一片混乱,我们荆州地处北方,想保太平,就得和南阳王府交好。”
“说来也怪我。王爷故去后,我和王府来往就淡了。也是我实在小瞧了郡主,郡主行事低调,不显山不露水。这几个月我开始留心,才惊觉南阳王府实力何等惊人。”
“现在结交,为时不晚。郡主只有同父的弟弟妹妹,年龄都还小。倒是陈氏兄妹,和郡主感情亲密。我们六娘嫁去陈家,薛家日后和郡主自然就亲近了。”
薛老夫人眼睛一亮,声音里有一丝抑制不住的激动:“薛家既然要和王府联姻,何必拐这么一道弯。不如直接就和郡主结亲。”
薛刺史:“……”
薛刺史不愧是最了解自家老娘的人,瞬间就会意过来:“母亲该不是想让七郎入赘吧!”
薛老夫人一听不乐意了:“成亲就成亲,怎么就是入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