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89章

第289章

  姜韶华拆了信,看完后并未展颜,反而露出一个讥讽的笑意。
  陈瑾瑜和马耀宗都在一旁。马耀宗不便多言,陈瑾瑜却没什么顾虑,张口便问:“太后娘娘在信中说了什么?玉米红薯到底还推不推广了?”
  姜韶华淡淡道:“太后娘娘在信中说,王丞相百般阻挠,推广新粮一事,怕是不能进行。”
  陈瑾瑜气得俏脸发白,恨恨不已地发了一通牢骚。
  马耀宗斟酌了片刻,低声进言:“郡主,臣有一言,不知该不该说。”
  姜韶华瞥他一眼:“有什么想法,只管道来。”
  马耀宗应了一声是:“朝廷不肯推广新粮,那这件事我们自己来做便是。”
  “不妥!”陈瑾瑜第一个反对:“朝中已有人指责郡主流言惑众,再加这一桩,就成了邀买人心。”
  “陈舍人说的没错。”姜韶华轻叹一声:“这件事,本郡主确实不能出面。”
  马耀宗显然早就在琢磨此事,低声道:“臣是这么想的。郡主不必出面,让人将玉米红薯运出南阳郡,到北方受灾的郡县去贩卖。”
  “玉米红薯产量高,价格大可定得低廉一些,比麦种粟米低五成。有这样的低价粮种,总会有百姓买去试种。”
  “只要种一年,百姓就能尝到好处,来年种的人就会更多。这般推广,当然远不及朝廷推广耕种来得迅捷,不过,这样做也有不少好处。”
  “第一,玉米红薯卖出去,可以换回大笔银子。我们南阳郡的玉米红薯也不是平白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百姓们辛苦耕种收获而来,是郡主用粮食换进的粮仓。之前郡主要献给朝廷,朝廷最多嘉奖几句,其实南阳郡大大吃了亏。现在是朝廷不肯要,不是我们不愿给。索性就卖出去。”
  “这两年,郡主要买粮要养兵,王府里银子如流水般的花出去。冯长史整日为银子发愁。有了进项,这问题便迎刃而解。郡主还能多养些兵。”
  “其次,白给的东西,未必能得到重视。百姓花了银子买粮种,反而会更珍惜更在意。说不定,比官府推广新粮还要顺利。”
  陈瑾瑜听得双目熠熠闪光,用刮目相看的眼神看了过去。
  姜韶华略一点头,黑眸中也闪出了笑意:“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马耀宗全身舒畅,继续说道:“不过,做这件事,也有许多困难。北方诸郡民匪众多。运粮出去,只怕会惹来民匪抢粮。”
  “所以,要运粮卖粮种,不但要有内行又靠谱的人组织车队,还得有骁勇厉害的骑兵充做家丁随行。”姜韶华挑眉一笑:“还好,本郡主都有。”
  送粮卖粮用汤家人正合适。
  亲卫营里的亲卫们,正好轮流出去“操练”,在实战中淬炼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精锐。
  姜韶华思虑了一回,笑着对马耀宗道:“这件事既是你提出来的,你去写一个章程来。本郡主要召所有属官来议一议此事。”
  马耀宗立刻从袖中抽出一个条陈,恭敬奉上。
  感情是早有准备。
  姜韶华失笑,接过条陈,细细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内卷的动力极其强大。陈瑾瑜占着身份之便利,最得郡主信任器重。卢琮这一年多来在田庄里忙碌,南阳郡推广新粮一事,卢琮居功至伟。
  马耀宗心里憋着一口闷气,一直希望做出点事情来,让郡主刮目相看,也能让陈舍人看看他的能耐。
  姜韶华看后笑道:“这条陈十分细致,写得不错。陈舍人,你立刻传本郡主口谕,让所有属官都来书房。”
  陈瑾瑜应是,迅速去传郡主口谕。
  小半个时辰后,所有属官都来了书房。就连在工房里忙碌的沈工正,也放下手中活计过来了。
  陈长史去了荆州,姜韶华很自然地将条陈给了冯长史过目。冯长史看后,眼睛一亮,尤其是对玉米红薯换银子大为赞许。
  紧接着,宋渊也看了条陈。宋统领表示,亲卫营新招募了不少亲卫,确实应该真刀真枪上阵见一见血了。
  姜韶华双目熠熠:“宋统领,你立刻派人去西鄂县,将汤五请来王府,就说本郡主有要紧差事给他。”
  ……
  第255章 提携(一)
  三日后,西鄂县汤家大宅里,汤五太爷听到郡主口谕后,想也不想地应道:“我这就走!”
  来传口谕的孟三宝笑道:“郡主特意交代,请汤五太爷带上汤家能干的子侄后辈一同前去。”
  汤五太爷忙笑着应下,转头就去找汤老太爷。
  汤家买粮的队伍在路途中遭了乱匪,损伤惨重。郡主悍然出兵,将那伙民匪剿灭得干干净净,俘虏的活口都送进了矿山,这辈子休想再见天日。
  汤家血海深仇得报,上下都对郡主感恩戴德。便是汤老太爷,如今提起郡主,也只有满心敬重。
  听闻郡主有要紧差事派给汤家,汤老太爷立刻道:“多带些人手前去。”
  汤五太爷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汤启也一并随我去。”
  汤家孙辈中,十九岁的汤启是最能干的。从去岁,就开始独自领一队人马去买粮。
  大事当前,兄弟两个心里那点龌龊不提也罢。
  汤老太爷到底做了几十年家主,对汤家的前程未来格外在意,低声道道:“如今北方大旱,朝廷一直在南方征粮。我们汤家原来的买粮渠道只剩不足三成,已经支撑不住这么多粮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