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298章

第298章

  皇权要平稳过渡,朝堂要安稳,就得先稳住王丞相。所以,太康帝对王丞相处处优容。明知左大将军索要军费是趁火打劫,也忍了这口闷气。
  王丞相一脸慨然,对着天子表了一通忠心。转头退出去的时候,嘴角得意地扬了一扬。
  太康帝下了圣旨,兵部尚书安国公不得不捏着鼻子照做。这一道公文一下,众驻军自然要将安国公骂个狗血淋头。
  倒霉的安国公,在朝中焦头烂额,进了后宫又要被郑太后迁怒责骂,可谓到处受气。
  此消彼长,王丞相在朝中气焰愈盛。百官们争相逢迎示好。
  王四公子在太子身边行走,也格外受器重。
  太康七年冬,在一片混乱动荡中悄然到来。这一日,朝廷又接到了一封加急奏折。
  “父皇!大事不妙!”
  面色惨淡的太子殿下几乎是冲进了天子寝室。
  憔悴消瘦了许多的李贵妃,正为太康帝按揉麻木无力的腿脚。听到太子急促慌乱的呼喊,李贵妃皱了皱眉头,抬眼看去:“什么事这般大呼小叫?你是太子,要有一国储君的气度!”
  太子心急如焚,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气度,将手中的奏折递到龙榻边:“父皇,平州反了!”
  什么?
  太康帝一惊,不知哪来的力气,竟支起了半边龙体:“平州为何会反?”
  太子面色难看,咬牙切齿地说道:“平州驻军统领扣留军费,三个月没发军饷。士兵们在军营里哗变了!”
  太康帝的脸色也难看起来。
  说一千道一万,有再充足的心理准备,等军营哗变真的来临的这一刻,依旧愤怒难当。
  不过是三个月没发军饷,怎么就闹到哗变的地步了?
  还有平州驻军统领,平日里喝一喝兵血也就罢了,这等关键时候,怎么能这般压迫士兵?
  这些个混账东西,根本就没将朝廷放在心上,没将他这个九五之尊放在眼底。一个个只顾着往怀中楼银子。
  “驻军统领被杀了!军营里的大小武将,都被杀了。领头的是一个叫潭胜的,现在潭胜领着五千士兵,冲进平州府,杀了平州刺史一家上下。平州府里的官员,都被关押在牢里。”
  太子眼里冒着火苗,迅速道来:“潭胜这个大逆不道的混账,还自立为平州王。这等逆贼,必要铲除!”
  这和民乱民匪不同。平州军是一支正规军队,现在这么一支军队造~反,大喇喇地自立为王,分疆裂土,可以说是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必须要尽快镇压铲除,决不能容忍!
  太康帝龙体颤了一颤,脸上涌过愤怒的潮红,愤怒张口:“传朕之意,立刻宣召王丞相和三位大将军,还有六部尚书……”
  话没说完,两眼一白,昏迷了过去。
  李贵妃和太子也白了脸:“皇上!”
  “父皇!”
  ……
  平州军谋反,太康帝大怒昏厥,卒中再次发作。这次发作被救醒后,太康帝话都说不出来了。
  郑太后悲恸难当,也跟着病了一场。
  太子殿下强忍悲痛,和王丞相等人商议出兵一事。朝廷对军队造反绝不能容,出兵一事无人反对。不过,在派谁出征的问题上,太子殿下和王丞相意见不同。
  王丞相想让卫将军领兵平乱,太子殿下意欲派宋将军前去。
  卫将军统领五万英卫营,宋将军的勇威营同样有五万精兵。论兵力,两位将军不相上下。区别只在于,卫将军是王丞相的人。宋将军和安国公府走动密切。
  暗流涌动一番角力后,还是卫将军领兵出了京城。
  年少气盛的太子殿下大失颜面,心中十分恼火。面上还得装着若无其事,对王丞相依旧敬重有加。
  郑宸看似劝慰,实则火上浇油:“如今朝堂都要靠王丞相撑着,为了朝堂安稳,殿下还是忍一忍吧!”
  太子冷笑连连:“这样下去,大梁哪里还是姜氏天下,分明成了王氏天下。”
  郑宸面色凝重,低声道:“这样的气话,殿下万万不可再说了。万一传到王丞相耳中,惹得王丞相不快,给殿下明里暗里使绊子就不妙了。”
  这番暗暗拱火的话,令太子面色铁青。虽然太子殿下住口不语,心中对王丞相的不满却越积越深。
  郑宸看在眼中,心里颇为快意。
  就在此时,景阳宫的赵公公来了,恭声道:“太后娘娘请太子殿下前去说话。”
  第263章 动乱(二)
  太子按捺下心里的怒气,和郑宸一同去了景阳宫。
  郑太后病了一场,元气大伤,显出苍老疲惫之态。在宫女们的伺候下勉强坐了起来。一张口,就问起了出兵平乱之事。
  “皇祖母还在病中,只管好生歇着,不必为了朝事操心。”太子心情阴郁糟乱,实在没什么心情说话,强打起精神安慰郑太后:“朝廷已经派了卫将军领两万精兵前去平乱,皇祖母等着卫将军的好消息便是。”
  郑太后目中闪过愠怒:“这个王荣,以前提携心腹,还稍微做做样子。现在简直是明目昭彰,半点都不遮掩。”
  “真论领兵打仗,宋将军比卫将军强得多。他为了一己私心,坚持让卫将军领兵前去。万一出什么岔子,这后果他哪里担待得起。”
  说着拉起太子的手,殷切嘱咐:“太子,这朝中众臣,谁忠谁奸,你可得好好看着。有些人满口忠义,其实心怀鬼胎。有些臣子,不善言辞,其实是一等一的忠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