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姜莞华心想你不会说话就别说了,没人当你是哑巴。
姜月华心里翻了个白眼。是是是,姜韶华是有封地的郡主,太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都高看重用。她们两个就是被养在后宫的窝囊废。
姜韶华微笑不语。
其实,她也有是父亲有胞弟的。只是,她的父亲是赘婿,她的弟弟姓卢。在皇室中人看来,都上不得台面。很自然地就被众人忽略了。
一番话开罪三个人而不自知,也就是范嘉宁了。
宝华公主有些无奈地张口打圆场:“自家姐妹,不必比来比去,多多亲近才是正理。”
姜韶华不动声色地接了话茬:“堂姐说的是。我难得来一回京城,等太子堂兄登基大典过了,就要回南阳郡去。日后山高水远,想再和堂姐们相聚,怕是难之有难。正该趁着这等良机,和堂姐们亲近。”
姜莞华姜月华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
姜莞华笑道:“你要上朝,哪有时间和我们说闲话。”
“大朝会半个月一回,小朝会虽然每日都有,也就只半日时间。”姜韶华随口笑道:“下午就空出来了。”
“那我们就约好了,每日这个时候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姜月华欣然道:“正好在景阳宫蹭一顿午膳。”
少女们说说笑笑,郑太后看在眼里,也很是满意:“这样就对了。你们都是姜氏宗女,彼此就该多多亲近。”
然后张口吩咐下去,令御膳房备膳。
郑太后凤体虚弱,还不能下榻。宝华公主先伺候郑太后用膳,然后领着堂妹们和伴读去用午膳。
姜韶华前世在宫中长大,对眼前四个少女的性情脾气了如指掌。一顿午膳的功夫,便和她们有说有笑熟稔了起来。
姜莞华私下对着姜月华嘀咕:“真是奇怪,我本来十分讨厌她。现在又觉得,其实她还算不错。”
“她见多识广,说话也风趣得很。”姜月华小声道:“和她说话,确实有趣。要不,以后我们就和她稍稍来往一二。免得被人看了热闹笑话。”
“也罢,谁让我们两个这般宽容大度。”
第299章 名单
对姜韶华而言,应付宝华公主几人,委实不算难事。
这一世,她已经跳出了华丽的牢笼,摆脱了金丝雀的命运。翱翔蓝天的雄鹰,岂会和金丝雀一较高低长短。
她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她们。
姜韶华在宫中待到傍晚才离去。这一回,是赵公公亲自送她出宫门。
“郡主行事,很合太后娘娘心意。”赵公公压低声音笑道:“娘娘时常在奴才面前夸赞郡主。”
姜韶华微微一笑,低声道:“有劳赵公公时常替我说话,这份情谊,我都领了,以后定会厚报。”
郡主真是敞亮人。
赵公公心里畅快,又低声吐露了一句:“娘娘十分喜爱郡主,似有将郡主留在宫里的打算。”
姜韶华眉头未动:“我肯定要回南阳郡。如果娘娘提起此事,还请公公替我周旋一二。”
赵公公殷勤笑道:“那是当然,郡主且放心,奴才一定时时在娘娘耳边为郡主说话。”
赵公公一路将姜韶华送到宫门外。此时,天已傍晚。
数十个亲兵在宫门外等候。
姜韶华舒展眉头,心情轻松了许多,转头对宋渊等人笑道:“我们回王府。”
众人轰然应诺。
一柱香后,姜韶华迈步进了南阳王府。亲兵孙安形色匆匆地过来,呈了一封书信上来:“郡主,陈长史的信来了。”
姜韶华略一点头,接了信顺手拆开。
她离开南阳郡这段时日,王府一应事宜都托付给了陈冯两位长史。尤其是陈长史,掌管人事,繁忙且压力沉重。
陈长史每隔七八日,就会写一封信送来京城。王府里大事小事都会一一在信中向她禀报。
“……今年春耕已经开始。十四县全面种新粮,并且积极开荒种田。其中郦县出力最多,开出了两万多亩荒地。臣已经代郡主发公文嘉许重赏。”
“汤五带着粮食去北方贩卖,已初见成效。据臣所知,有五个郡县已经种起了玉米红薯。不过,运粮的车队也遭了两回饥民哄抢。都被亲卫们驱赶撵走,亲卫营损伤了二十几个……”
看到这儿,姜韶华眉头皱了一皱,旋即轻叹一声。
这些都是预料中的事。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令她如鲠在喉。
“是不是亲卫营出事了?”一直留意郡主神情变化的宋渊低声问道。
姜韶华嗯了一声:“运粮途中遇到饥民,动了刀枪,杀了百余个才逼退饥民。我们的人也折损了二十多个。”
宋渊低声安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们既然做了郡主的亲卫,就有随时为郡主冲锋陷阵的准备。郡主不必内疚自责。”
姜韶华沉默片刻才道:“义不掌财慈不掌兵。这其中的道理我懂。就是心里气闷不快,在舅舅面前说一说。”
说完,打起精神继续看信。看完信后,姜韶华低声道:“陈长史给我列了一张名单,让我私下联系走动。”
这张名单里,一共有十二个人。官职最高的是从二品的吏部侍郎,官职最低的是位低权高的七品御史,其中八个文官,四个是武将。可以说,这些都是大梁朝堂里有份量的官员。
这也是南阳王府每年花费大笔金银维持的良好关系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