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381章

第381章

  崔渡耸耸肩:“这也没办法。整日在田里忙碌,少不得风吹日晒,再如何保养也会慢慢变黑。”
  想当年,他的同窗们个个黝黑,女同学们也不例外。
  姜韶华听的有趣,笑了起来:“晒黑了也无妨,黑一些更显男儿气概。”
  崔渡理直气壮地接受了郡主的安抚和赞美:“我也是这么想的。”
  一旁的陈瑾瑜嘴角微微抽了一抽,悄悄冲马耀宗使了个眼色。马耀宗心领神会,和陈瑾瑜悄然退开。
  至于秦虎孟三宝等一众亲卫,早已各自散开。维持着既能守护主子安危又不影响主子说话的距离。
  姜韶华从不在意这等细枝末节。崔渡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几年下来,早就习惯姜韶华身后有一堆亲卫相随。
  亲卫们不出声不靠近,就如远处的庄稼一样,可以忽略不计。
  周围都是人,在崔渡的眼里,都是一片灰暗。唯有眼前的姜韶华,生动鲜活,占据了他所有的视线:“郡主去京城这么久,一定发生了很多事。”
  姜韶华平日时常写信回王府,不过,多是写给陈冯两位长史,还有亲卫营三位统领和南阳军的于将军。说起来,倒是从未写过信给崔渡。
  崔渡也没什么怨怼不满。他是王府属官,是郡主的臣子,论私人情谊也有那么一些。不过,离他真正想要的还隔着遥远的距离哪!
  “确实发生了不少事。”姜韶华挑一些能说的说了,譬如和王丞相的数次较量,譬如和郑太皇太后的亲近,再譬如得了天子信任等等。
  崔渡听得专注,不时赞叹一声:“郡主真是厉害!”
  “郡主好生凌厉威武!”
  姜韶华被赞得笑了起来:“也算不得如何厉害。说到底,无非是仗势欺人借力打力左右周旋。更重要的是,南阳郡粮多兵多,我有足够的资格和底气。”
  “燕郡第一个报蝗灾,我二话不说敬献新粮粮种。后来又有两个郡报蝗灾至朝廷,户部来向我借调粮食,户部尚书亲自给我开了两张白条。如此一来,我的腰杆可不就挺得笔直了?”
  “这其中,至少有一半是你的功劳。”
  崔渡听得美滋滋的,咧嘴笑道:“我就算有些许功劳,也没郡主说得这么多。最多就是十之二三。南阳郡政通人和,郡主高瞻远瞩,胸襟宽厚,怜惜百姓,不遗余力地推广新粮。有郡主,才有南阳郡今时今日。”
  姜韶华失笑:“几个月没见,你怎么学会逢迎拍马了。”
  崔渡伸手,做了一个掏心掏肺的手势:“臣恨不得将心掏出来,让郡主瞧一瞧,臣的心里只有郡主。”
  姜韶华被逗得笑出了声:“这般浮夸,到底是和谁学的。”
  “天天和卢舍人在一起,或多或少学了一点为臣之道。”崔渡低声笑道。
  姜韶华又是一笑。
  卢舍人混迹官场数年,沉寂再起,愈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差事和机会。当差做事之用心,在三位舍人中也是数得着的。
  以卢舍人的眼力,自然知道崔渡的可贵之处和份量。平日里竭力示好交好。崔渡也不是什么硬心肠,一开始防备,时日久了,也就和卢舍人亲近多了。
  “还有一个月,就能收玉米了。”姜韶华问:“今年收成能比去年多多少?”
  崔渡用十分笃定的语气答道:“每一亩的产量至少能多两成。”
  姜韶华眼眸骤然一亮,忽然握住崔渡的手:“真能有两成?”
  崔渡心头一热,再看到姜韶华黑眸绚烂的光芒时,又迅速平静下来。
  在郡主眼中,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臣子,会种新粮能提高粮食产量能让百姓们填饱肚子。有了更多的粮食,郡主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
  她握他的手,就如握陈长史冯长史或是蔡县令陈县令马县令的手一样。没什么男女情思,也没有半点羞涩。
  “至少两成。”
  崔渡认真答道:“红薯今年的长势也好,产量也一定比去年高。今年南阳郡全郡都种了玉米红薯,还开了许多荒地。等到秋收的时候,郡主就等着瞧吧,家家户户的粮囤都是满的。十四县的太平粮仓也装不下。”
  第337章 萌芽(一)
  这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比这番话更美妙更动人了。
  姜韶华听得心花怒放,攥着崔渡的手笑着叹道:“我何等何能,竟能有你。”
  崔渡不假思索地应道:“是我有福气,才能遇到郡主。”顿了顿,又笑道:“等今年秋收过后,郡主就不必为粮食发愁,可以再多招纳收容北方流民,充实南阳郡人口。”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你这话可算说到我心坎里了。我就是这般打算的。”
  “北方大乱,百姓挨饿受苦。我救不了所有人,至少能尽一份心力,多救一些算一些。”
  还能趁机扩充人口增加实力,日后想征兵也容易得多。正是一举数得的美事!
  崔渡忽然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平州也受了旱灾,那个叫潭胜的,到底是怎么养活军队和百姓的?”
  姜韶华神色有些微妙,看着崔渡道:“你真想知道?”
  崔渡从这几个字品味出了什么,震惊得瞪大了眼:“该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
  “就是你想的那样。”姜韶华难得长叹一声:“平州一直在打仗,根本没时间种粮食。平州乱军的军粮,一半是抢来的,另一半是人肉做出的肉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