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398章

第398章

  陈瑾瑜和马耀宗都习惯了郡主的做派。汤有银是第一次随郡主巡查军营,大开眼界。
  陈舍人是芳龄正盛的少女,不便凑得太近,汤有银便私下寻马舍人说话。
  “郡主以前出来巡查军营,也是这样吗?”
  马耀宗笑着嗯一声:“一直都这样。一开始我也震惊得很,时日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郡主本该在王府里娇养。可他们的郡主,进了军营就和大头兵们吃一样的饭菜,一同训练。
  有这样的郡主,何愁军心不可用?
  汤有银忍不住叹道:“我以前在西鄂县衙里当差,汤家是西鄂县里的大户。我自己也算有几分本事,在衙门里混得不错,走到哪儿都有人敬着捧着。”
  “不瞒马舍人,我以往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算个人物。现在进了王府当差,随在郡主左右,才知道自己以前就是个井底之蛙,可笑至极。”
  马耀宗低声笑道:“你这样的心情,我深有体会。我到郡主身边也有三年了。跟着郡主巡查军营和十四县,随郡主去京城进宫,眼界格局哪里是以前能比的。”
  “郡主重用你我,不是因为你我有多大能耐本事,而是因为我祖父是比阳县令,因为你父亲是汤家家主。”
  “正因如此,我们更得用心当差做事。让大家知道,郡主没看错人。也让家中长辈踏实安心。”
  这番话,可算是说进汤有银心坎里了:“说得没错,我也是这般打算的。论眼光论决断,马家都是南阳郡里的独一份。我们汤家,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土财主。以后还得多向马舍人请教。”
  马耀宗立刻笑道:“汤大哥这么说,可就令我汗颜了。马家靠的是我祖父,我不过是承长辈遗泽。哪有资格指点汤大哥。”
  “我其实很配服汤大哥。户房最是忙碌,冯长史的脾气也不太好。能在户房里当差,得冯长史夸赞,也就是汤大哥了。”
  汤有银连连笑道:“马兄弟年少有为,为人伶俐,当差谨慎,深得郡主器重。是我楷模才对。”
  两人称兄道弟,互相吹捧了一番,各自心满意足。
  有了这一番掏心置腹,接下来几日,马耀宗和汤有银亲近了许多。
  陈瑾瑜看在眼里,心里颇有些唏嘘。
  女子做官,实在不易。她是郡主少时玩伴好友,身后有做王府长史的祖父,有孜孜不倦做县令掌铁矿银矿的亲爹,有即将做刺史女婿的兄长。最重要的是,有郡主的全力支持和青睐,就是这样,王府属官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和她保持距离。
  也怪不得他们。到底男女有别,她青春年少正当妙龄,男子们靠近了多有不便。
  好在她也有旁人不及的优势,可以天天伴在郡主身边。
  姜韶华细心敏锐,张口问询:“你是不是有心事?”
  第352章 衣锦(一)
  两人既是君臣,更是好友。每日朝夕相伴,亲密至极。
  陈瑾瑜也不隐瞒,将心里的唏嘘一一说了:“……女子当差做事,真是不易。不管他们有意无意,我总是容易被忽略被无视,甚至被孤立。”
  “想想当日在京城的时候,郡主只身一人进朝堂,面对龙椅上的天子和满朝文武百官,泰然自若。这等毅力勇气,我实在不及。”
  姜韶华默然片刻道:“官场素来是男子天下,身为女子,要跻身立足,确实难之又难。每走一步,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心血。”
  “譬如我,总比其余藩王要艰难得多。东平王淮阳王武安郡王拍拍屁股就离京回藩地,到了我这儿,就要费心思让太皇太后点头让我归来。为此,南阳郡要源源不断向朝廷进献粮种和大批新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实力不够,不能掀桌翻脸,就得暂且隐忍不发,按捺周旋。”
  陈瑾瑜低声道:“献粮确实让人心痛。不过,也有许多看不见的好处。在皇上和太皇太后眼里,郡主贴心且忠心。在百官们眼底,郡主胸襟宽广仁厚。得了好处的百姓们,都会念郡主的好处。”
  名声这等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比重要。
  姜韶华微微一笑:“是啊!用些粮食邀买一个好名声,颇为划算值得。不然,真当我是冤大头不成!”
  两人对视一笑,气氛陡然轻松了许多。
  陈瑾瑜笑着叹道:“郡主麾下有我这个舍人,有孔姑娘孙姑娘,还有叶县的崔夫人李颖,可谓人才济济。我只盼着,以后会有更多能干女子到郡主麾下当差做事。”
  姜韶华笑道:“放心,一定会有这一天。”
  ……
  在南阳军里住了数日,姜韶华启程离开军营,没去最近的宛县,而是去了西鄂县。
  西鄂县的邹县令大喜,领着县衙众人前来相迎。西鄂县里的几家大户也都来了,其中就有汤家人。
  姜韶华笑着让众人免礼起身,又特意当着众人的面叫了汤有银过来:“汤司吏在王府户房里当差,做事勤勉仔细,本郡主十分欣赏。此次巡查诸县,本郡主特意令他随行。”
  邹县令立刻将汤有银赞了一通,县衙其余人也纷纷附和。在他们口中,汤有银几乎成了通晓户房事务精明干练的天才。
  汤有银三十岁的人了,没想到还能出这样的风头,一张还算厚实的脸皮也有些发烫。眼角余光扫到汤氏族人羡慕的眼光时,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