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400章

第400章

  汤有银却道:“汤家现在为郡主做事,日后家主之位要传给谁,要看郡主的心意。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
  其实,就是想一直留在王府,瞧不上做汤家家主了是吧!
  汤老太爷心中有数,也不说穿,顺着汤有银的话音笑道:“说的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众人少不得又要说起汤氏粮铺一事。
  “这大半年来,汤家分了三路,在北方开了十二家粮铺。”
  “新粮的粮种推广得还算顺利,有六郡的百姓今年试种了新粮。现在玉米已经收成了,到底产量有多少,现在还不清楚。应该很快就会统计数据送回来。”
  “不必高三倍四倍,就是有两倍的亩产量,也足够了。说得再多,也不及百姓自己亲自耕种一茬。等红薯收成了,粮铺的生意就更好做了。”
  “现在都是往里赔银子,等新粮推广开了,买粮种的百姓多了,就该有些收益了。”
  听到这儿,汤有银笑道:“郡主设立粮铺的用意,本来就是推广新粮,并不是要借此来赚银子。不然,就是派出去的亲卫营,每个月的军饷花销就是一大笔数目。”
  可不是么?就凭卖粮种那点银子,够做什么的?
  更不用说,亲卫营还一直在暗中收容饥民,这更是耗粮耗银子的事。
  汤老太爷压低声音道:“西鄂县今年已经多了一千多饥民。邹县令乐得嘴都要笑歪了。以你看,郡主到底打算招多少饥民充实人口?”
  汤有银看汤老太爷一眼:“那就得看今年各县到底能收多少粮食了。”
  也就是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了。
  汤老太爷心中有数,低声道:“郡主胸怀天下,有大志向。”
  汤有银说道:“我们汤家的男丁有半数在外奔波,冒着乱民暴动的危险做事,郡主都看在眼底。以后,郡主绝不会薄待我们汤家。请大伯父安心。”
  汤老太爷点点头,忽然长叹一声:“以前我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竟敢小瞧怠慢郡主,被换了家主之位,真是半点都不冤。还是你父亲眼光独到,为汤家选了一条更好的路。”
  汤老太爷如今对郡主心服口服,在人前不止一次流露过悔意。
  汤有银这就不便接话茬了。
  汤老太爷唏嘘几句,很快打起精神道:“你这次回来,在家里好好住几天。你早些去歇着,明天早些去郡主身边当差。”
  汤有银笑着应下。
  说起来,上一次回家,还是年前。汤有银回了院子,和妻儿相聚,心中喜悦,不必细述。
  汤有银的妻子朱氏,相貌寻常,温柔贤惠,主动对汤有银道:“你在王府里当差,身边总得有人照顾你衣食起居。我给你挑一个年轻貌美的丫鬟,开了脸去伺候你……”
  “不可,万万不可。”话没说完,汤有银就连连摆手:“王府里的属官,上到陈长史,下到普通小吏,就没有纳妾的。听说以前那个邱典膳,倒是很风流,有两个美妾。结果就被郡主打发走了。”
  其实,邱远尚辞官离去另有原因。不过,众人私下里闲话,都觉得郡主看邱典膳不顺眼,这也是其中一条重要原因。
  看看杨审理,以前吃喝玩乐逍遥自在,这两年不也老实多了?
  郡主不喜奢华,崇尚简朴,身为臣子的,自然要有学有样。
  朱氏见丈夫坚持,也就罢了,其实心里欢喜得很。便是老夫老妻,也舍不得将丈夫分给别的女子。不过是贤惠二字迫着,不得不做样子。
  汤有银笑着握住妻子的手,柔声低语:“我在王府当差,儿女们都要靠你管教,你还要操持家务,替我孝敬亲娘,辛苦得很。”
  “再有外心,我还算人吗?”
  “等这回随郡主巡查过十四县,我就接你和孩子们去王府。”
  朱氏既惊又喜:“真的么?我也能带孩子去王府?”
  “当然能。”汤有银挺直胸膛,在妻子面前终于露出几分骄傲自得:“你相公我现在是户房能吏,在王府里不大不小也算有名号了。郡主赏了配院给我,你只管跟着我去。”
  第354章 问题(一)
  隔日一早,天还没亮,汤有银便起身去了县衙。
  郡主已经在练武场里了。
  这一处练武场,是衙役们平日集中操练的地方,不算大,约有二十米见方。远远地就见一团银光骤亮,吞吐闪动,势如惊鸿。
  “郡主真是好身手。”汤有银自动自发地去寻马耀宗。
  马耀宗笑着附和:“是啊!外人只知南阳王府的亲卫个个是高手,却不知郡主一人能敌十个亲卫。”
  所以,这才是郡主出行巡查的最大底气。自己一身能耐本事,还有什么可惧的?
  汤有银目不转睛地看了片刻,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我年少时不喜读书,也不爱习武,现在文不成武也不成,实在可惜。”
  “汤大哥也太过谦虚了。”马耀宗低声笑道:“你出身商贾世家,自小就会跑路行商,打得一手好算盘,精于账目。这能耐本事,整个南阳郡也寻不出几个来。比什么文武双全强多了!”
  这倒也是。
  看郡主不拘一格的用人就知道了,郡主不看重科举,也不在意出身,用的都是有实在本事的人。
  汤有银还待自谦几句,马耀宗将头凑近,低声打趣:“衣锦还乡,感觉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