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一众少女出了景阳宫后,一同去宁安宫请安。
姜韶华见了憔悴消瘦的李太后,不用刻意也流露出了惊讶和心疼:“一别两年,太后娘娘怎么如此清减憔悴了?”
一来是因为李家接连被打压,她在宫中被郑太皇太后压得喘不过气来。二来,是因为太和帝的病症。
得知太和帝遗传了先帝的病症,对李太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些日子,她不知哭了多少回流了多少眼泪。
当着姜韶华的面,李太后要维持太后的尊严和傲气,张口道:“哀家心忧皇上龙体,近来茶饭不思寝食难安,难免憔悴些。”
顿了顿,又道:“哀家没料到,你会赶来京城。听闻昨日你还去了一趟王府,请王丞相回朝。你能为皇上分忧,可见是来对了。”
这对李太后来说,就算放下身段示好了。
姜韶华没有计较李太后略显生硬的语气和不够柔和的面色,微笑着应道:“这都是我分内之事,不敢当太后娘娘夸赞。”
周旋一番后,众人又一同去了昭和殿。
太和帝的病症,在宫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宝华公主满面忧色,姜韶华轻声安慰道:“堂姐不必忧虑,皇上龙体没有大碍,慢慢将养,总能好起来。”
太康帝就是劳碌操心昏厥了几回,再也没醒来。大梁眼下这样的情形,能容太和帝慢慢将养吗?
当着众人的面,宝华公主不便说这些,打起精神应道:“韶华堂妹说的是。”
今日守在昭和殿外的,是中书舍人李博元。
东平县主见了未婚夫婿,俏脸微红,眼波频频。李博元也看了她几眼,然后正色对众少女道:“皇上要静养,不宜见人,诸位都请回。”
宝华公主有些失望,却也没出声。
然后,就听李博元道:“南阳郡主请留步,皇上吩咐了,请郡主入内一见。”
众少女:“……”
昭和殿外不能喧哗。
回了公主寝宫后,淮阳县主愤愤出声:“皇上要静养,不能见人,为何姜韶华便能进昭和殿?”
东平县主也为宝华公主抱不平:“殿下可是皇上嫡亲的长姐,皇上不信公主,反倒信任姜韶华,这也太荒谬了。姜韶华是姓姜,其实就是个外姓女子。凭什么能得皇上这般信任?”
是啊!这就是姜莞华姜月华最不服气的地方。
她们才是真正的姜氏女。至于姜韶华,明明是卢氏血脉,不过是随母姓姜罢了。和她们相比,在血缘上就要差了一截。
宝华公主看着满面不平的姜莞华姜月华,轻声道:“就凭韶华堂妹每年给朝廷敬献大批军粮,凭她能为皇上分忧解难,凭她坐拥繁华安宁的南阳郡,凭她有强大的兵力和忠心的王府属官。”
“如果你们也有这等能耐,能为皇上解决难题,皇上自然也会对你们另眼相看。”
第481章 信任(二)
姜莞华姜月华被噎得哑口无言。
宝华公主淡淡道:“以后这等不知所谓的话,别再说了。皇上和皇祖母听了都不高兴,我也不乐意听这些。”
姜莞华讪讪应是。
姜月华心有不甘,低声道:“这里没有外人,我说几句掏心窝的话。她姜韶华有能耐有本事,我承认。可她的手伸得太长,野心也太重了。身为藩王,就该在南阳郡好好待着,跑到京城来做什么?”
姜莞华一个按捺不住,接了话茬:“说是担心皇上龙体,其实,她就是想趁机搏皇上信任,搏太皇太后娘娘欢心。”
“她已经是南阳郡主了,难不成还想再升一级,做公主不成!”姜月华扁扁嘴,说话愈发刻薄:“堂姐心软心善,不和她计较。换了是我,我可容忍不得。”
宝华公主蹙眉,目光微冷:“都别说了。我以前说过的话,你们都忘了不成!我们姐妹,都被娇养在宫中,对朝中大事半点不通。帮不了皇上什么忙,至少不能添乱。”
“韶华堂妹有能耐,能为皇上分忧,这是好事。我求之不得。”
“你们不得再闲言碎语。”
素来好脾气的宝华公主,沉着脸呵斥一番,拂袖而去。
留下姜莞华姜月华灰头土脸,面面相觑。
姜莞华咬着嘴唇,不知在想什么。
姜月华悄声低语:“你说,皇上对姜韶华那么好,会不会是有什么别的心思?”
姜莞华被吓了一跳:“嘘!这等话可不能乱说!”
“我这可不是乱说。”姜月华小声嘀咕:“皇上还有几个月才出孝期。姜韶华姓姜没错,其实是外姓女子。她心机深沉手段又多,说不定皇上被她迷了心窍,动了心思。”
姜莞华用帕子捂住姜月华的嘴:“别再说了。我们两个都定了亲,再熬几个月就能出嫁出宫。别乱说话惹出乱子,惹怒了皇上,我们两个哪有好果子吃。”
姜月华这才悻悻住嘴。
在精致的鸟笼里待久了,看着天空里自由翱翔的雄鹰,难免愤恨不平。嫉恨的种子,早就种到了心田里。其实姜韶华对她们没做过什么,可她们一想到她都不痛快。
……
此时,姜韶华已到了太和帝面前。
“皇上今日面色比昨日好得多。”姜韶华细细打量,笑着说道:“看来,皇上昨晚睡得好。”
太和帝舒展眉头笑道:“你一来,便解了我最大的心事难题。心情一好,吃得香睡得好,精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