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众臣:“……”
谁说不在乎?
他们可以不在意金银,但是都在乎这张老脸啊!
王丞相眉头动了一动,看向姜韶华:“排在前面有奖赏,若是排在最后,又当如何?”
姜韶华淡淡道:“每月差事考核排在最后,可见做事懈怠,敷衍了事,或是能力不济,经常办砸差事。朝堂里容不下尸位素餐之人。每个月倒数第一的,要写奏折自辨。连续三个月倒数第一的,便可自请离任或告老还乡了。”
王丞相眉头又动了一动:“这样的惩罚,有些过重了。”
张尚书目中闪过怒容,语气生硬:“郡主,百官考核升迁掉任是吏部的事。”
姜韶华点点头表示自己清楚:“三品以下的官员考核,都归吏部。这样的考核表格,只有三品以上的重臣才有。而且,考核表由皇上亲自定夺。”
也就是说,这样的考核,是专门为眼前的二十多位重臣而设。
就像在重臣们的头顶,都悬了铡刀。
王丞相心中最为恼怒。这么一来,他这个丞相的权柄会被大大削弱,权利会慢慢集中到天子手中。
可这份私心,不能诉之于口,更不宜现在表露出来。
也罢,反正姜韶华就在京城待三个月。忍过这三个月,熬到她走了便是。
王丞相没有出言反对,其余重臣,心里各自腹诽一番,想到的和王丞相差不多,也就没吭声。
姜韶华亲自将考核表一一送到众臣手中。
出人意料的是,王丞相竟然没有。
“丞相是百官之首,是三朝老臣,为官的才干有目共睹。”姜韶华含笑道:“本郡主和丞相政见偶有不同,对丞相却极为钦佩。皇上对丞相更是器重信任。”
“如果丞相也要考核,那就成笑话了。”
“希望丞相不负皇上的信任厚望。”
这一刻,王丞相寒毛直竖,心中警铃大作。
第488章 覆手(一)
王丞相忽然发现,自己一直都小看了眼前少女。
他一直以为,她想做郑太皇太后手中最锋利的刀刃。现在看来,她的目标不是郑太皇太后,而是龙椅上的太和帝。
太和帝才干平庸眼光平平,却年轻气盛,热血冲动。简而言之,能力远远配不上位置,所以驾驭不住群臣。被党争朝斗气得直接昏厥,血脉中遗传自先帝的疾病也随之爆发,不得不卧榻养病。
原本照这么下去,他这个丞相理所当然地回归朝堂,主持大局,顺理成章地将权势紧紧攫住。
偏偏姜韶华来了,来得十分及时。在短短几天内,便连施手段弹压住众臣,稳住局势,也稳住了人心。现在,更是频出妙计,将皇权慢慢收拢至太和帝手中。
万幸她只是个女子。如果她是男子,真正该忧心忡忡的人,就不是他这个丞相,而是龙榻上的太和帝了……
一连串的念头从心底掠过。
王丞相面上已露出感激的笑容:“皇上如此信任老臣,老臣一定不负皇上厚望,殚精竭虑为皇上分忧。”
姜韶华微微一笑,亲自送王丞相出昭和殿。那殷勤有礼的姿态,就如一个晚辈对着值得敬重的长辈一般。
张尚书手中拿着考核表,看着姜韶华远去的身影,心情复杂难言,半晌才憋出一句:“我们也走吧!”
身后戴尚书附和一声:“还有半日时间,正好去坐衙当差。”
戴尚书年近七旬,是六部尚书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平日里刑部事务大多交给两位侍郎操持,并不怎么操心。现在手中握着那张烫人的考核表,就连戴尚书也闲不住了。
众臣心情不一,各自寒暄数句,便匆匆出宫回各自的衙门。
……
姜韶华送王丞相出宫后,并未回转,坐着马车去了安国公府。
倒霉的安国公一直在闭门自省,请罪的折子上了一道又一道。奈何太和帝卧榻养病要倚重王丞相,一时顾不上他。郑太皇太后也不便在这么敏感的时刻为他求情。
安国公府并未封府,宫里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进郑府。
安国公很清楚这几日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里团团转。
他不在朝中,太皇太后一党就没了领头之人。姜韶华一来,正好顶上这个空缺。而且,姜韶华显然更得天子信任,施展的一应手段,都得建立在太和帝全力支持的基础上。
说得直白些,太和帝默许姜韶华以皇权的名义来压制众臣。身为天子,肯将皇权分出一部分,这是个令人心惊的信号。
安国公焉能不急?
再这么下去,他日后回朝堂,影响力会大幅减退。便是对郑太皇太后的影响力,也会大大减弱。
“启禀国公爷,郡主前来探望。”
安国公一惊,倏忽转头:“姜韶华来了?”
不知从何时起,众人提起姜韶华,连封号都不带了。这是因姜韶华光芒太盛,早已盖过宫中的宝华公主等人,便是大梁权臣们,提起郡主也格外恭敬。
“正是,不知国公爷见是不见?”幕僚小心翼翼地观察安国公的脸色。
安国公迅速做出决断:“她既然特意前来,我岂能避而不见。快请进书房来……算了,我还是亲自去迎一迎。”
如今的姜韶华,便是王丞相见了,也要客气三分。安国公心里有嫌隙,面上也得热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