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于崇点点头应下。
论官职,于崇是正四品武将,是南阳军主将。刘恒昌只是亲卫三营的统领,官职不过六品。
不过,于崇对刘恒昌十分服气,自动自发的愿意听从刘恒昌号令。
刘恒昌道:“我一会儿写信,将此事禀报郡主。”
说完正事,刘恒昌叹道:“此次夜袭,陶大立了大功,斩杀了阿伏罗。”
“不过,陶大腰腹中了一刀,受了重伤。带回来的时候,就剩一口气了。”
陶大是亲卫营年轻一辈里的高手,性情粗莽憨直,郡主十分喜爱他。这次陶大立了泼天之功,却也受了重伤,不知能不能从阎王手中抢回一条命。
于崇也听过陶大的赫赫大名,闻言长叹一声:“当兵打仗,干的就是刀头舔血。在战场上,保不准一支箭过来就交代了。希望陶大命长,能活下来。”
这一次,南阳军折损了许多将士。于崇躺在床榻上养伤,每每想到战死的兄弟,都会痛彻心扉,夜里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
刘恒昌看着于崇泛红的眼,心中恻然,低声安慰道:“等这一仗打完了,我们将战死的兄弟骨灰带回南阳郡安葬。”
“南阳军战损颇多,日后定要招募兵力练兵。放心,郡主不会薄待南阳军。”
于崇点点头。
刘恒昌探望过于崇后,回军帐写信,令人立刻送去南阳郡。然后,便去了伤兵营。
伤兵营里,躺了一百多个伤兵,伤势轻重不等。有被砍了一条胳膊的,有断了腿的,还有满身伤痕的,个个面色苍白。不过,他们的伤势大多经过了初步处理,衣服也都换了干净的,血腥气没那么浓。
“陶大在最里面的军帐里。”一个面色秀丽的女子轻声道:“孙神医正为他救治。”
这个女子,和林慧娘一样从山窝里下山,一直随孙泽兰学医。林慧娘被留在亲卫营,孙泽兰带了三个徒弟前来。
刘恒昌略一点头:“我在这里等着,等孙神医忙完了,我再进军帐。”
……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
孙泽兰一脸疲惫地走了出来,对军帐外的刘恒昌说道:“陶大被伤了腰腹,内脏也被刺穿。我将他伤处都缝了起来。能不能熬过去,就要看老天肯不肯留他一命了。”
刘恒昌叹道:“孙军医辛苦了。”
孙泽兰医术精妙,擅长治外伤。这几年里,不知救了多少亲卫的命。在亲卫营里,声望极高,被誉为孙神医。
连孙泽兰也没把握救活陶大,只能期盼陶大命大福大了。
第574章 退兵(一)
刘恒昌这一战,终于击垮了柔然蛮子的军心士气。
几日后,柔然蛮子开始撤兵了。
柔然号称十万骑兵精锐,此次进犯边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折损。打了几个月的仗,有正面交锋被杀的,有病死的,有伤重不治的,更多的,则死在两次夜袭军营中。
第一次夜袭,被烧毁大批粮草,马厩被烧跑走了数千匹战马。第二次夜袭,阿伏罗被斩首,在睡梦中被砍杀踩踏而死的多达几千。最可恨的是,柔然骑兵骁勇无匹的自信被摧毁了。
于崇!刘恒昌!南阳军!南阳郡主!
柔然可汗伏名敦骑着骏马奔向北方草原,心里反复默念着这几个词。眼中闪过狠戾和残酷。
这笔血仇,他一一记下了。
无数战马驰骋向前,庞大的队伍后方是难以计数的大梁百姓。
没有孩童没有老人,全是青壮年,男女各半。他们衣衫褴褛,被绳索一连串地捆缚住手腕,蹒跚绝望地哭泣着向陌生的地方走去。
他们是司州城外的县城百姓,被柔然蛮子们烧毁了家宅,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儿女被杀,有勇气反抗的,都被当场杀了。被吓破了胆的,便成了柔然蛮子的奴隶。
柔然蛮子退兵,他们就成了柔然蛮子的战利品。
“快走!”
“不准哭!”
几百个柔然蛮子来回穿梭,只要听到哭泣声,长鞭便如疾风骤雨一般,毫不留情地落下。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被一鞭抽倒在地,脸上火辣辣的刺痛令他生出最后一丝勇气,他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扑向那个持着长鞭的柔然蛮子。
“我跟你拼了!”
那个柔然蛮子身量极高,膀大腰圆,力气惊人。见男子挣扎反抗,狞笑一声,一甩长鞭,紧紧缠绕住男子的脖子,用力一扯。
那男子面露痛苦,很快窒息而死。
附近的百姓被吓得瑟瑟发抖,目中露出绝望。
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只会种地,碰过的刀只有菜刀。眼见着反抗的人像被鸡鸭一般随意宰割,他们哪里还敢动弹。
那个柔然蛮子杀了一个奴隶,毫不心疼,哈哈大笑起来。继续挥舞鞭子,催促奴隶们快些走。
走了半日,才有一次休息的时间。柔然蛮子们有晒干的马肉可吃。被掳为奴隶们的大梁百姓们,只有一些黑乎乎臭烘烘的野菜团子。每天一个,会不会饿死,能不能撑到草原,根本没人在乎。
吃饱的柔然蛮子们,来了兴致,便从奴隶中拉走生得有姿色的女子肆意取乐。光天化日之下,数个女子被蹂躏,惨呼声不绝于耳。
“别碰我妹妹!”
一个十五六岁的瘦弱少年,奋力想拦住柔然蛮子,却被柔然蛮子一刀劈了头颅。少年头颅落地骨碌滚了一圈,眼睛依旧睁得老大,脸上还维持着被砍头刹那的愤怒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