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654章

第654章

  天子驾崩的噩耗,以京城为圆心,已迅速散播开来。众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皆换上了素服白衣,个个满脸沉痛。
  太康帝三年前驾崩,年轻的太和帝才坐了三年龙椅。还没大婚生子嗣,这就撒手西去了。
  皇位更迭频繁,对朝堂来说绝非好事。更何况,太和帝膝下无子,宫里只有一个年仅八岁的姜颢,隐约还听闻是个傻子。
  大梁的皇帝,难道就要由一个傻乎乎的男童来做吗?强大的外敌虎视眈眈,权臣们勾心斗角,再来一个不能问政理事的少年天子。这大梁的江山,还能安稳吗?
  有些见识的人,都因大梁的未来忧心忡忡。没有这等见识的普通百姓,也纷纷为天子忽然驾崩而悲恸难过。
  各地官员闻噩耗进京奔丧,姜韶华一行人在途中便遇到了两拨。不过,姜韶华没有下马和他们结交或寒暄的心情,最多派陈长史去和他们打个招呼。
  还有更多的官员,都在收到消息准备来京城的途中。姜韶华要尽力争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京,每日快马行路百里。
  就这还是顾及了陈长史和崔渡,不然,速度还能更快些。
  前些日子刚研制出来的新式军粮,此次正好派上了大用场。天气渐渐炎热,吃些冷食也无妨。得了空闲便烧些热水,泡一碗热腾腾的面糊,对疾行赶路的人来说,也算一顿美食了。
  就这么埋头赶路,十日后,熟悉的城门终于遥遥在望。
  “郡主,我们终于到京城了。”
  这一路骨头都快被颠散架的陈长史,长长叹了口气,看着阔别了几十年的京城,心绪飘飞,久久不能自已。
  姜韶华在城门外策马停下,遥望城门。
  京城,我姜韶华又来了。
  第581章 天崩(四)
  从太和帝驾崩送出丧信,到今时今日,已过去了大半个月。
  闻丧信进京奔丧的官员臣子,每日都有。守城门的将士们,也过了最震惊悲痛的时候,虽穿着丧服白衣,脸上却没太多悲痛之色。
  宋渊持着南阳王府的腰牌上前,将腰牌递送到守城官手中。
  守城官原本有些倨傲,见了腰牌后,立刻弯腰,语气恭敬得很:“原来是郡主进京,末将这就去拜见郡主。”
  南阳郡主在军队中的声望,比在朝堂中还要大一些。朝中重臣们争权夺势勾心斗角,武将们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对全力出粮出兵帮助边军打了大胜仗的南阳郡主都很有好感。
  宋渊略一点头,领着守城官上前。
  姜韶华已下了马,她在女子中高挑,和成年男子尤其是武夫们相比,便显得纤细且娇小了。
  她穿着白衣,面容悲戚,因赶路露出些倦色:“王将军免礼。今日本郡主急着进宫,日后得了空闲,再和王将军闲话。”
  守城武将受宠若惊,连连应是,转头挥手,令人立刻开城门,让这一行两百多人进城。
  嘚嘚!嘚嘚!
  马蹄声骤然从城门内响起,由远至近迅疾而来。
  姜韶华眉头微动,凝目望去。
  只见十数匹快马疾驰而来,为首的一个,面容清俊,满目憔悴。正是中书舍人王瑾。
  “郡主,”王瑾下马,拱手行礼:“臣奉令来迎郡主入宫。”
  王瑾这些日子显然哭了不少回,一张口声音嘶哑晦涩。
  姜韶华进京奔丧,特意派人提前进宫送信。只是,她没料到宫中会派王瑾来相迎。
  以郑宸的脾气为人,竟没有先来城门见她一面。
  姜韶华看着王瑾,轻声问道:“现在宫中情势如何了?”
  她连着数日赶路,一路不曾好吃好睡,心情一片阴霾。此时张口,声音也有些沙哑。
  王瑾低声叹道:“一片慌乱,郡主进宫便知道了。”
  姜韶华眉头动了一动,直截了当地问:“皇上丧事由谁负责?朝政可有人操心?宫中由谁主事?”
  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难以回答。
  王瑾深深看一眼姜韶华:“丧事由礼部和内务府宗人府一同负责。朝堂政事暂时由王丞相和安国公撑着,宫中主事之人是太皇太后娘娘。”
  怪不得说一片混乱。
  太和帝刚闭眼不久,还在停灵办丧事期间,宗人府便联合内务府跳出来,与礼部唱对台戏。执掌宗人府的宗正,正是姜颐的父亲高凉王。
  朝堂要务,本该由王丞相这个百官之首撑着,现在安国公也掺和其中,可见权势争斗之激烈。
  至于后宫,一直都在郑太皇太后的掌控之下,李太后之前靠着儿子,勉强还有些还手之力。现在太和帝死了,李太后的天也塌了,哪里还是郑太皇太后对手?
  姜韶华继续问道:“郑宸李博元姜颐在做什么?”
  王瑾长叹一声:“郑舍人李舍人一直守在灵堂里,高凉王世子也在宫中。”
  顿了片刻,压低声音说了下去:“近来宫中有传言,说皇上忽然发病驾崩,是因为服用的汤药里被加了一味猛药。为皇上开药方的季太医被关进宫中地牢,严刑审问。季太医熬不过严刑拷问,交代确实受人指使,在熬药时候动了手脚。”
  姜韶华面色沉凝:“幕后主使者是谁?”
  王瑾低声应道:“季太医招供,说是受东平王指使。”
  “太皇太后娘娘愤怒至极,已经下严令封锁消息,一边暗中派人去捉拿东平王父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