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701章

第701章

  姜韶华将昏睡的平王给了魏公公。魏公公感激得快哭出来了:“多谢郡主!多谢郡主!平王殿下自宫变那一日受了惊吓,听不得刀枪杀伐声。便是有人将刀抽出刀鞘的声响,殿下听到了也会大哭大闹。奴才实在是没法子。”
  一个心智不全的八岁孩童,亲眼目睹了臣子们被杀的血腥场景,自己还被当成肉盾,差一点就命丧贼人之手,心里留下了浓厚的阴影,也是难免。平日还不明显,到了这等关键时候,便露了出来。
  臣子们没有同情平王,只为大梁朝的凄凉未来唏嘘不已。
  太和帝虽然手段温软些,到底经历了十几年帝王正统教育,勉强算是合格的少年天子。
  眼前的平王,除了血脉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然而,皇位继承,最重的就是血脉。
  武安郡王重重咳嗽一声,有意无意扬高了音量:“平王还是个顽童,什么都不懂,别说现在,就是过个十年八年长大成人了,也未必当用。高凉王就是最好的先例。”
  高凉王年少聪慧,是成年后重病烧坏了脑子。反应慢说话也不利索,不过,平日不吭声的时候,还是颇能唬人的。
  平王还不及高凉王哪!一个智力不全连辨别是非能力都没有的傻子,怎么做天子?
  武安郡王别有用意的一番话,揭开了这一个众人不愿面对的事实,更流露出了意欲取而代之的野心。
  淮阳王心思沉重,本不愿多言。不过,眼看着武安郡王大出风头,他不能被这般比下去。
  于是,淮阳王也上前一步,在众臣面前亮了个相:“皇位更迭传承,不仅是天家之事,更关乎国朝江山安稳,万千黎民百姓。应该由众臣推举商议出真正合宜之人,接掌大梁江山。”
  武安郡王此时和淮阳王同一阵线,大声附和:“淮阳王所言极是。待众人回去之后,便可进行朝议了。”
  所谓朝议,指的是三品以上的重臣进行投票表决。这么一来,很自然地就将郑太皇太后排除在外。
  武安郡王和淮阳王的野心,也就此表露无疑。
  这些时日,他们两人私下小动作频频,各自说服拉拢了一些臣子支持自己。此时便有人陆续站出来赞成这一提议。有四五品的中等官员,也有三品以上的重臣。至于五品以下的低品级官员,根本没资格说话或表态。
  张尚书也出人意料地张口表示赞成:“两位藩王言之有理。”
  姜韶华冷眼看着这一幕,竟未出言讥讽,任凭众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话。直至张尚书表态,姜韶华才淡淡道:“等回宫之后,先问过太皇太后娘娘,再行朝议不迟。”
  张尚书不对着郑太皇太后的时候胆量还是有的,立刻挺直腰杆傲然道:“朝堂大事,本就该由朝臣们朝议决定。太皇太后娘娘虽身份尊贵,到底是女流之辈,不该插手政事。”
  姜韶华冷笑一声:“本郡主也是女流之辈,张尚书是不是打算将本郡主也撵出朝堂?”
  张尚书:“……”
  对着姜韶华冷厉肃杀的眉眼,张尚书心里直冒凉气,脑海中油然闪过姜韶华持枪杀人时的英姿,态度立刻就软了下来:“臣不敢,郡主请息怒。”
  姜韶华冷然道:“那就闭上你的嘴。”
  张尚书在众人看热闹的眼光下羞臊难当,不得不闭上嘴。
  姜韶华又看向武安郡王和淮阳王:“淮阳王叔和武安郡王说的,确实有些道理。”
  姜韶华的态度实在出乎意料。
  武安郡王喜出望外,如果不是时机不对,怕是当场就要许诺“只要你支持我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了。
  马将军大步过来,拱手回禀:“启禀郡主,有逆贼招认了。”
  第623章 手段(二)
  众臣皆是一愣。
  这叛乱来得快平息得快,招认主谋的速度更快。让人生出一丝近乎荒谬之感。
  姜韶华不动声色:“哦?将招认主谋的逆贼押过来,当众说一说。”
  马将军沉声应是。
  顷刻间,几个高壮的御林侍卫押着两个逆贼过来了。那两个逆贼,一个身量颇高,头比寻常人大了一圈。另一个满脸凶相,下巴处有条刀疤。
  大头的逆贼被砍了一条胳膊,惨呼不绝。
  刀疤逆贼伤在右腹,鲜血染了半边衣服,眼看着进气少出气多。
  淮阳王一见这两人,面色霍然变了。
  姜韶华冷然喝问:“你们二人自报身份来路,给你们一个痛快的死法。”
  大头逆贼只求速死,忍着疼痛高呼:“我叫吴为,是淮阳王亲卫……”
  另一个刀疤脸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颓然倒在地上,声音微弱:“我姓司,在兄弟中排行第五,也是淮阳王府的人。”
  众人惊愕不已,齐齐看向淮阳王。
  淮阳王面色铁青,难看至极。众目睽睽之下,他没有否认这两个逆贼是自己亲卫……有名有姓,一查淮阳王府的兵册就知道确实有这两个人。而且也确实是他带进京城的。
  宫中有严苛的规矩,任何人不得领兵进宫,亲卫最多能带五个。他便挑了五个心腹带上,其余亲兵都留在了宫外的淮阳王府。吴为和司五都在其中。
  他有五百亲卫,真正能近身保护他安危的,也就数十人。吴为和司五都算是得用的心腹。
  谁能想到,在这关键时刻,这两个亲卫竟然出现在绝不该出现的地方!将他置于百口莫辩之困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