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卢玹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会格外关注的,唯有卢家。
梅姨娘哭了一会儿,抹了眼泪,低声道:“我是担心卢家会起疑心。”
卢颖在府学读书两年,眼界认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闻言安抚道:“父亲做了二十年南阳王府赘婿,维系住了卢家和南阳王府的来往。现在伯父已经做了平州刺史,卢家和南阳王府的关系牢不可破。父亲得了急病一事,卢家哪里敢起什么疑心。”
“娘只管放宽心,好好过日子。”
梅姨娘最听儿子的话,悄然舒展眉头。
卢颖思虑片刻,问了最后一句要紧的:“父亲中了这等慢性剧毒,能活多久?”
梅姨娘低声道:“快则十天半月,慢的话,能熬几个月。”
卢颖略一点头:“倒是快些得好。”
按着正常速度传信,卢家人闻讯再派人前来,就得一个月时间。若是卢家人来的时候,南阳王府已经办了丧事,那就最好不过。
……
在卢颖的劝慰下,梅姨娘迅速镇定冷静。她照着卢颖的吩咐,每日去床榻边伺候卢玹,做足了贤惠姿态。
孙太医每日都来为卢郡马诊脉,面色越来越凝重,时不时地摇头长叹。
冯长史也每日都过来探病,一边派人去卢家送信,让卢家人有随时奔丧的准备。
没有人来问梅姨娘,卢玹在突发急病前吃过什么喝过什么。
整个南阳王府,都沉浸在自家郡主要登基做天子的喜讯中,没有谁真正关心卢郡马的死活。
梅姨娘从一开始的“我必死无疑”,到后来的“多活一日也是好的”,现在已是“除了碍眼的人我们母子三人安生过日子”。
躺在床榻上的卢玹,一开始还能挤出口型,奈何被所有人漠视。两个心腹随从,精明能干的方同被打发去卢氏送信,卞东也被支开去办差。剩余的都是王府的人。
卢玹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眼睁睁看着梅姨娘母子三人在眼前晃悠,气急攻心,昏迷的时候越来越多。
冯长史为人耿直,最厌恶装模作样。奈何陈长史随郡主去了京城,王府里能做主的人就剩他了。他每日忙于内务,还要抽空去探望卢郡马,在人前更做出唏嘘不已的难过模样来。
“郡主大业将成,算一算日子,还有十几日就登基了。可惜,卢郡马生了怪病急症,孙太医也束手无策,只是开些汤药,勉强为卢郡马续命罢了。”
“希望卢郡马能多熬些日子,好歹撑过郡主登基的大喜日子。”
说着,还红了眼圈,抹了抹眼角。
演技之精湛,已经突破了冯长史的极限。
沈木闻安等人纷纷叹息:“卢郡马实在运道不佳,令人惋惜。”
“孙太医尽了力,冯长史也尽到了为人臣子的一片心,也别太难过了。郡主成就大业,卢郡马便是立时合眼,也该安心了。”
……
卢郡马根本不安心,死都不能瞑目。
他全身肌肉僵硬,已经无法进食,每日全靠着灌些流食续命。进食的时候,狼狈不堪。
梅姨娘温柔细致,半点不嫌弃腌臜,每次都是亲自喂他,再细细为他擦拭嘴角耳边,顺便在他耳边低语。
“你活不了几日,且安心闭目走吧!”
“我会好好照顾颖儿和若华,郡主也会照拂他们兄妹。等他们长大了,都为郡主当差做事。郡主心胸宽广,不会介意他们是庶出的弟妹。等日后,孩子们长大有出息了,我带着他们去你的坟前烧纸,让你在九泉之下安心。”
卢玹龇目欲裂,死死盯着梅姨娘。
如果他现在还有一丝力气,定会从床榻上跳起来,双手狠狠掐住梅姨娘的脖子,亲生掐死她才能解恨。
梅姨娘习惯性地瑟缩了一下,很快释然:“我不必怕你了。你再没力气骂我打我了。你就快死了。”
卢玹眼睛几乎瞪出眼眶,额上青筋毕露,脸上满是红潮。
然后,就这么咽了气。
第649章 丧信(一)
卢家人赶到南阳王府的时候,正好赶上卢玹的丧事。
冯长史做主,将灵堂设在了前院。王府里到处悬挂着白色灯笼,丫鬟家丁都换了白衣。
梅姨娘的眼睛都哭肿了,满面哀戚,站在那儿颤颤巍巍,随时都会昏倒一般。
卢若华也哭得不成样子,和梅姨娘依偎在一起。
卢颖也是满脸悲戚伤心,不过,比起梅姨娘卢若华母女两个倒是镇定一些。毕竟是十一岁的少年郎,在这等时候,就该担起属于男子的责任来,出面招呼卢家人。
来奔丧的,是卢玹的几个堂兄弟,另有些子侄后辈。卢氏家主有更重要的事情,已经奔去京城,为女帝登基一事贺喜了。
这么一来,卢家人的态度也就很明朗了。卢玹突然急病而死,确实令人扼腕遗憾。不过,卢家人绝没有追根问底或是质疑卢玹死因的意思。
有卢颖兄妹在,卢家和南阳王府就是牢不可破的姻亲。做着平州刺史的卢琮,更是卢家的骄傲。卢玹既然急病而死,可见是命中无福。
卢家人一一在棺木前作揖行礼祭拜,然后纷纷上前安抚卢颖母子三人。暗暗提心吊胆的梅姨娘,暗暗呼出一口气,在白色袖袍的遮掩下,嘴角悄悄扬了一扬。
卢玹死了,再没人会随意打骂她。一双儿女,以后可以各自读书,奔向美好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