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734章

第734章

  崔渡立刻生出了同仇敌忾之心:“怪不得你对他一直冷淡疏远。也从不给他任何接触政务的机会。”
  “这样看来,他走得早,倒是一件好事。”
  姜韶华看了崔渡一眼。
  崔渡心里一动,脑海中陡然闪过一个骇人的念头。
  等等!
  卢玹死得这么凑巧,该不会是……
  然而,这样的话,便是亲如夫妻,也不能问出口。
  崔渡没有追根问底,柔声低语道:“死者不能复生。我们为他守孝,也算尽了孝道。”
  第652章 赴死(一)
  隔日小朝会,众臣纷纷进言,劝慰面有悲戚的郡主。
  姜韶华近来并未展露铁血手段,也未大肆提拔自己人,对朝臣们堪称和风细雨。朝会上的气氛肉眼可见地一日日宽松下来。
  虽然知道这是郡主笼络人心之举,众臣心中也踏实不少。至少,郡主还肯用他们。在新君面前,他们自也要好生表现。这一个月来政务运转十分通畅,效率极高。
  郡主的赘婿父亲忽然急病离世,对朝臣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卢玹从未来过京城。一个在官场上毫无分量的陌生人病逝,众臣何来的伤心难过?
  如果不是因为郡主,这等小事都不值得在朝会上提一嘴。
  姜韶华在众臣的劝慰下,勉强振作精神,对众臣表示谢意。至于朝会议事,自然要如常进行。
  国事要紧,天又没塌,该做什么做什么。
  朝会后,众臣各自要回去坐衙。唯有杨侍郎留在了宫里。
  东平王父子淮阳王父子,还有武安郡王父子,都被关在宫中天牢里。杨侍郎这一个月里,一直在审问此案搜寻证据。
  此案已经办得差不多了。一直拖着没正式结案,是要等郡主登基后,以新帝的身份下旨处置一众藩王。
  杨政身为郡主麾下属官,也参与了谋逆大案的审问和查证。今日随着杨侍郎再次去了天牢。
  “大伯,”杨政低声道:“东平王父子谋逆证据确凿,肯定要抄家灭族了。这武安郡王和淮阳王又该如何处置?”
  逆贼吴为和司五的口供是这样的。他们是武安郡王安插在淮阳王身边的死士,受武安郡王指使刺杀平王,栽赃到淮阳王的身上。
  按着这个口供,淮阳王是清白无辜的,武安郡王应该被论处。
  不过,除了这两人的口供之外,并无其他实证。所以,这一案到底要怎么办,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杨侍郎淡淡瞥一眼过来:“我将案子审清楚,再将案宗呈给郡主便可。至于要如何处置一众藩王,那就是郡主登基后的事了。”
  杨政心领神会,略一点头。
  通通杀了,斩草除根一劳永逸。这是最狠辣也最稳妥的做法,却也容易为人诟病。东平王父子必死无疑没什么可说的,武安郡王和淮阳王要如何处置,就得仔细斟酌权衡利弊了。
  事关三个藩王府数百人的性命,区区一个刑部侍郎做不了主。必然也只能由姜韶华来做决定。
  郡主心思深沉莫测,杨侍郎和杨政也拿不准郡主到底会怎么选。
  杨侍郎照例先提审东平王父子。
  东平王世子在日复一日的等死中,已经彻底摆烂,不管问什么,都不吭声。
  相较之下,东平王就镇定多了,有问有答,十分配合。还反复确认:“后日就要举行正式的登基典礼了?”
  杨侍郎略一点头:“正是。”
  东平王竟畅快地笑了起来:“好!好!姜颂死了,姜颐也死了,平王那个傻子不堪大用,我等都身陷牢狱。合该是姜韶华坐龙椅!”
  “可惜,本王过几日就要赴死,不能亲眼看着姜韶华大展拳脚治理江山了。”
  言语中,竟流露出真切的遗憾。
  杨侍郎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杨政一个没忍住,张口道:“东平王,你谋害天子,罪大恶极。怎么笑得出来!”
  东平王被捆缚住手脚,坐在椅子上姿势别扭且狼狈,却依然有藩王的睥睨雄姿:“姜颂性情软弱,轻信他人,手段平庸,被轻易地谋害了性命,是他无能。皇位有能者居之,本王不过是欠了些运道。”
  “什么罪大恶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如果当日不是姜韶华及时杀进宫,姜颐早已将碍眼碍事的杀了个精光。皇位就在我和他之间了。”
  杨政冷笑一声:“世上没有如果。我们郡主就是及时赶到了,诛杀逆贼拨乱反正,得了众臣拥护。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都支持我们郡主登基。”
  东平王哈哈长笑:“本王也一样心服口服。便是立刻合了眼,也无遗憾了。”
  身陷绝境,还能有这样的心态,东平王确实是真正的枭雄。
  杨侍郎心里也隐隐生出了几分佩服,挥挥手,令人将东平王父子送回牢狱。
  提审淮阳王和武安郡王,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淮阳王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不停地哀求杨侍郎:“我是清白的,从未做过任何谋逆举动。请杨侍郎为我在新天子面前美言几句。”
  武安郡王被关了一个月,也瘦了许多,性情却愈发暴躁,张口便是一连串脏污不堪的粗话。先骂郑太皇太后,再骂李太后,紧接着骂东平王和死去的高凉王世子野心太大,然后骂淮阳王。
  骂了一大圈,愣是没敢骂姜韶华半个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