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850章

第850章

  这个考生在考卷的最后一句做了暗记,誊写试卷的抄完觉得这一句有些突兀,就报到了董尚书这里。
  董尚书在礼部二十多年,什么花招没见识过。看了之后冷笑一声,令人将这个改卷官“请”了过来,载将这个做了暗记的举子也“请”进了礼部衙门里。分开问过,再当面对质。那个举子支撑不住,哭着跪下求饶。
  改卷官是礼部官员,白着脸跪下,苦苦求情:“尚书大人,下官一时鬼迷心窍,收了三千两银子。下官这就将银子都退回去,求尚书大人饶下官这一回……”
  董尚书冷笑不已:“现在说这些,已经迟了。本尚书要将此事禀报皇上,请皇上圣心独断。本尚书救不了你,你自求多福吧!”
  当日下午,董尚书便捧着这份卷子进宫,将此事原委一五一十地禀报天子。
  姜韶华淡淡道:“直接罢黜,朝廷永不起用。三族近支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没有抄家砍头,已经是对礼部格外优容了。也是给董尚书脸面。要知道,礼部闹出舞弊的事情,对董尚书终归不是什么体面愉快的事。
  去年户部接连出事,皇上可半点都没手软过。纪尚书也跟着颜面无光。
  董尚书心中有数,一脸感激:“臣多谢皇上。”
  姜韶华看着董尚书,缓缓说道:“科考是国朝选仕的大事。朕信得过董尚书,朕也相信,董尚书能管束住礼部官员,不让朕为之操心。”
  这番话,温和中带着提醒,也算是不轻不重地敲打了。
  董尚书心里一凛,正色应道:“请皇上放心,臣定当殚精竭虑,为皇上管好礼部。”
  六部衙门,油水最丰厚的当然是户部吏部,兵部工部刑部各有“来源”,礼部难道就没有了?
  当然有。
  三年一次的乡试会试,就是礼部官员们的舞台。往年科举,私下为人押题的官员大有人在。至于说考前搜查考试中夹带考后改卷,每一个环节当然都有些许可以“操作”的空间。
  礼部官员们明面上都是清廉忠臣,个个自诩文臣清流,论家底,可是一个赛一个的厚实。
  就是董尚书自己,董家原本是不起眼的书香门第,这十几年来,也逐渐发展壮大。在京城也可跻身二流。董尚书及时站队,立下了从龙之功,如今更是一部尚书天子心腹。政治上的飞速提升,带来的必然是家族势力的迅速壮大。
  现在的董家,在京城也是排得上字号的。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几年十几年里,只要董尚书稳坐礼部尚书之位,董家就能继续风光下去。
  董尚书甚至都不必去贪污索贿。每年衙门的冰炭孝敬,还有地方官员送来的年节礼,便极丰厚了。而且完全合理合法合规矩。天子还不至于苛刻到连这点油水都不准的地步。
  董尚书出了昭和殿后,用袖子抹了抹额头,然后快步回了礼部衙门。
  那个倒霉的礼部官员,当晚就被摘了乌纱帽,撵出了京城。
  礼部官员们改卷的热情和效率陡然高涨。
  男子参加恩科两千人,最终取一百人,二十取一。
  女科的卷子少,且是单独批阅,第二日就批阅出来了。
  董尚书亲力亲为,亲自复核,从一百零四份中选出了二十份。再将二十份考卷分了三等,第一等三份,第二等五份,第三等十二份。
  五中取一。
  第756章 登天(一)
  不得不说,董尚书在揣摩圣心圣意上,颇有独到之处。
  天子下定决心要开女科选拔女官,第一届的女科考试格外重要。这一回的录取比例,就是在为今后的女科考试定一个基调。
  五中取一,确实远胜过男子的二十取一。不过,女子自幼读书的少之又少。能进礼部报名走进考场的,更是寥寥无几。从这一点来说,五中取一又很合适了。
  果然,董尚书捧着二十份取中的考卷进昭和殿后,姜韶华笑着赞了一句:“董尚书办差果然利索。”
  董尚书正色应道:“臣深蒙皇恩,为皇上分忧,是理所应当。”
  “朝廷开设女科考试,选拔女官,是有利国朝的大事。臣事事亲力亲为,就是为皇上选出真正得用的人才。”
  “臣选出二十份,还请皇上一一过目。真正的名次,要等日后殿试过后,由皇上亲自定夺。”
  一般而言,会试取中的,殿试不会罢落,只决定最后的名次。天子亲自阅卷定名次,所有新科进士也就成了天子门生。
  姜韶华含笑道:“殿试是在十日后。等开考那一日,朕来做主考官,董尚书给朕做个副考官。”
  其实,差事还得董尚书去做,姜韶华担个主考官的名头罢了。这本来也是礼部尚书的职责。
  董尚书忙笑着应下。
  待董尚书离去后,姜韶华将二十份女科考卷仔细看了一回。
  考题都是董尚书亲自出的,题量比男子考卷少了三分之一,难度降了许多,且侧重点也不同。这也是考虑到女子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定下的。大族千金闺秀们读书,多是读些诗词歌赋怡情养性。科考需要读经史子集,要写时文国策。让女子们来考这些,确实有些为难。
  董尚书便将重点放在了默写经史子集上,时文国策只有两道。
  能来参加女科选拔的女子们,人数确实不多,也是都有真才实学的。李颖和崔文秀都毫无疑问地被取中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