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度韶华> 第879章

第879章

  姜韶华看王瑾一眼:“出什么事了?”
  王瑾拱手道:“回皇上,陈长史出发在即,臣代表王家献些钱粮,尽绵薄之力。这是臣列好的清单,请皇上过目。”
  说着,从袖中拿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
  陈舍人不在,年少的陆真上前,从王中书令手中接过,呈到天子面前。
  姜韶华打开一看,眉头微微一动,深深看了王瑾一眼:“这是王丞相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私产?”
  纸张上的数字,自然丰厚得很。
  不过,和庞大的王氏家族一比,又不算什么了。以王丞相的脾气,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就不该是这个数字。
  王瑾沉默片刻,低声答道:“是臣自己的私产。”
  果然如此。
  王丞相憋着一口气,直至现在都没退。王瑾劝不动亲爹,便将自己存了多年的私房都拿了出来。
  姜韶华淡淡道:“王中书令,朕这里有十几张这样的清单。他们以前都是太皇太后党羽,如今眼见着宫中情势变动,他们心中惊惧不安,便献出些钱粮来,希望朕心软饶过他们。说这些是赎罪钱粮也不为过。”
  “王丞相并无过错。至于你,立了从龙之功,这一年来当差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朕心里都清楚。你的私产,你自己留着。朕虽然心急赈灾一事,还不至于连忠臣的私产也要拿。”
  “这份清单,你拿回去。”
  陆真将那张纸捧了回去。
  王瑾一脸诚恳地说道:“臣没有别的意思,只想为受灾百姓尽一份心。恳请皇上收下。”
  “如果皇上执意不要,那臣自己就多费些时间,让家中随从去买粮,再送去遭了水灾的地方,给饥民们放粮施粥。”
  王瑾看着温和,实则外柔内刚,极有主见。
  姜韶华挑了挑眉:“也罢。只此一回,下不为例。”然后示意陈长史收下清单。
  陈长史倒是半点不见外,立刻将王中书令的“心意”收下了。
  王瑾和王丞相在家中如何争执分歧,都是家事,外人不清楚。丞相党们眼见着王瑾献了钱粮,掂量一二,也就纷纷去寻陈长史,要献一份心力。
  陈长史来者不拒,通通收了。
  朝廷这里筹到的钱粮越多,遭了水灾的百姓就能多分一些,多吃一口进嘴里也是好的。
  三日后,陈长史领着五十多个专司赈灾的官员出了京城。刘将军带着一万精兵随行。
  姜韶华领着百官,亲自出城相送。
  “陈长史,替朕救下所有受灾的百姓。”姜韶华沉声嘱托:“能救的一个都别错过。”
  陈长史一脸肃穆,拱手应道:“臣定当竭尽全力。”
  姜韶华又特意对刘将军道:“朕将陈长史他们的安危,就托付给刘将军了。希望他们能平平安安地去,安然无事地回来。”
  刘将军肃容应道:“请皇上放心,末将绝不容任何宵小之辈伤了陈长史。”
  很显然,在天子的心中,陈长史的分量远胜过其余官员总和。
  姜韶华点点头,挥手示意。
  陈长史等人再次行礼,然后坐上马车或骑上骏马远去。一万精兵策马前行,烟尘滚滚,大地被马蹄震动,不停战栗。
  姜韶华目送众人远去,直至消失不见,才转身策马进城。
  自从进宫坐上龙椅,她还是第一次骑马出宫。在风中策马前行,仿佛肩上的千钧重担也在风中消散了。
  姜韶华在旭日暖风中微笑。
  京城的百姓们,早已闻讯挤到城门两侧。高大强壮的御林侍卫拿着明晃晃的刀枪维持道路,百姓们无法靠得太近。不过,隔着重重人头,能隐约瞧见女帝陛下的身影。
  这已经值得百姓们夸耀一辈子了。
  “皇上万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起来。
  很快,一声接着一声,皇上万岁四个字汇聚出的声浪,震耳欲聋。
  第782章 后续(二)
  龙椅上的皇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十分遥远。
  住在京城里的百姓们,只知几年内换了三个皇帝。皇位更迭引起的人心浮动,很快就会平复。
  姜韶华以郡主之身继承皇位,这一桩稀奇事,令百姓们津津乐道了一段时日。之后,便是达官贵人们纷纷被砍头抄家的热闹。百姓们其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不过,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对豪奢的高官们天然有着愤然不满的情绪。眼见着贪官们倒了大霉,他们少不得拍手称快。
  昭平女帝的名讳,也就反复被提起。近来黄河水灾泛滥,被淹没了六个县,这样的大事,早已传遍了街头巷尾。换在以前,遇到这样的天灾大祸,朝廷也是要派人赈济的。只是,这一回朝廷的动作格外迅捷。女帝陛下还亲自来为赈济的官员们送行,可见十分重视。
  在百姓们心中,这就是大梁明君。
  呼喊声如海浪,滔滔不绝。姜韶华听在耳中,不由得微微一笑。
  这样的情景,让她想起了昔日在南阳郡的时候。每次出府,常有百姓夹道围观欢呼。
  时隔一年,她又体会到了久违的轻松愉悦。
  大梁朝的龙椅,她也算勉强坐安稳了。
  丞相府里的王丞相,心情就没那么美妙了。
  焦幕僚出去打探了几回,每一次报回来的消息,都令王丞相心烦意乱:“丞相大人,皇上亲自去送陈长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