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至于其他的,什么喝兵血在军中独裁跋扈之类的,都算是不值一提的毛病了。
要用这样的人,得用手段花心思。该给的给,该敲打时半点不能客气。
策马进军营后,姜韶华翻身下马。
孟三宝上前一步,牵过宝马去安顿。秦虎则去安排众亲卫住宿事宜。
秦虎伤愈之后,练了两年左手刀,亲卫不能做了,负责内勤内务安排。
左大将军恭敬地说道:“末将已经为皇上备好了军帐,请皇上先去军帐安歇。”
姜韶华精神奕奕,不见半点倦色:“朕一点都不累,威远侯陪朕在军营里转一转。”
左大将军笑着应是,叫心腹亲兵过来,准备让军汉们回避。
耳畔又响起女帝陛下的声音:“不用避让,也不要惊扰他们。朕就随处看看。”
左大将军心想女帝陛下这脾气确实和常人不同。就不说男女有别了,尊卑也该分明。女帝陛下进军营,也不嫌弃粗糙的军汉们,真就这么慢悠悠地闲转起来。
“朕去年来的时候,军营里有七万人,今年就有八万了。”
左大将军目中闪过傲然,沉声应道:“是,兵册上正好八万。”
姜韶华看左大将军一眼:“京城四支军队,原本兵力相差不大。现在英卫营兵强马壮兵力最多,其余几位将军心里都不大服气。此次朕巡查军营,特意先去了御林军神武营和勇威营,温言安抚住了他们。”
左大将军挑了挑眉:“他们有什么可不服的?包大将军镇守京城,基本没打过硬仗。司马将军领兵能耐平平,宋将军倒是领兵平过乱,结果吃了败仗。”
“八万精兵给他们,他们也领不明白。”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总之,他们心里不服,闹着要和英卫营比试。”
“朕想着,左大将军练了两年兵,也该亮一亮锋芒。也免得个个都觉得朕偏袒左大将军。索性就替左大将军应下了。”
“怎么样?左大将军可有必胜的信心和把握?”
请将不如激将。
左大将军不假思索,一口就应下了:“要怎么比试,请皇上定夺。”
第812章 番外之军营(二)
姜韶华从不来遮遮掩掩那一套,直接了当地说道:“军中演武自有惯例和章程,就照以前的规矩来。”
“朕此次还打算让朕的亲卫营也一并下场,请左大将军指点一二。”
左大将军挑了挑眉:“皇上说的是南阳亲卫营?”
姜韶华点点头:“正是。”
她登基之后,从亲卫营调拨了不少人手进宫。不过,更多的亲卫依然留在了亲卫营。而且,这几年从未停止过招募练兵。现在的南阳亲卫营,兵力到底有多少,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外人不知就里。
不过,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女帝陛下真正的底牌,就是这一支亲卫军。
左大将军半点不怵,张口就应:“好,末将早就听闻刘统领擅长练兵,到时候好好切磋一回。”
左大将军口中的刘统领,正是当年领兵冲垮过柔然军营的刘恒昌。至于秦战孟大山这样的猛将,于左大将军来说,倒不算稀奇。军中从不缺勇猛的武夫。像刘恒昌这般将门出身深谙兵法擅长练兵的,才是稀缺的将才。
姜韶华微微一笑:“朕决定巡查军营的那一日,就令人送信去了南阳。他们早已启程,算一算路程,最多五六日就能到京城。”
左大将军也不是没心眼,张口笑道:“不知亲卫营来多少人?御林军神威营勇武营那边安置不下,末将这里可以安置一部分。”
“都来了。”姜韶华轻描淡写地说道:“总兵力在三万左右。”
左大将军的眉头重重跳了几下,心里倒抽一口凉气。
三万亲卫?
这可是闻名天下能以一当十的精锐!
就拿他自己来说,亲卫约有五百个。上了战场,这五百亲卫会自始至终地跟随在他身边,保护他的安危。到了关键无人可用的时候,五百亲卫还能用来冲锋杀敌。
这样的心腹亲卫,当然是多多益善。不过,朝廷对武将们豢养亲卫有严格的规定,他这个威远侯兼大将军,只能有五百亲卫而已。
女帝陛下昔日是南阳郡主,按着朝廷规矩,也最多只能有五百亲卫。当然了,南阳郡主没守过这个规矩,亲卫的人数早就翻了几番。
五年前,女帝陛下领着亲卫进宫,在宫变中诛杀逆贼,如杀神一般的悍然英姿深深烙印在众臣心头。左大将军对女帝陛下的尊敬,也有大半都因为当年这一战,他是真正亲眼目睹过女帝陛下是怎么杀人的。
那一战,女帝陛下的亲卫死伤极重。亲卫营派了一千人来京城,之后女帝陛下陆陆续续地召亲卫前来。手下的亲卫仿佛用之不尽。
南阳亲卫营到底有多少人?
众武将都在背地里讨论过这个问题。左大将军也私自揣摩过,养亲卫和养普通士兵截然不同。一个亲卫一年的军饷,是普通士兵的几倍,且亲卫都有马,养马又是一笔极大的支出。靠着一个南阳王府,能养一万亲卫,就顶天了。
三万?
三万!
怎么能有这么多!
怎么会有这么多!
怎么养得起这么多!
姜韶华看着满脸震惊的左大将军,徐徐笑道:“朕令兵部选了一处地方,工部派工匠去围了一圈栅栏,搭些军帐。等亲卫营来了,自有地方安顿。就不必左大将军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