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但明府的小姐,扶楹还是听过的。
明府上下只这一位小姐,打小就娇宠着长大的。
但明小姐性子灵动,即便身份尊贵,却不娇蛮,是个好相处的。
小九在明小姐跟前侍候,不用挨饿受冻,也不会受委屈。
但冷不丁听见小九这样说,扶楹不免吃惊。
一时竟找不出话挽留,只得静静听她讲话。
在小九提起逝去的娘时,扶楹心头涌上歉意。
原来,从遇见小九开始,再到现在的离别,已经很久了。
她心中百感交集,眼底染上湿意。
小九俯身接着道,“姐姐待小九有恩。”
“若是……”
小姑娘泪光盈盈的。
虽是感到不舍,却还是把话说完整,“若是以后还有机会与苏姐姐相见,我再来报答姐姐。”
扶楹嗓音干涩。
她知晓,小姑娘来辞别,不知下了多大的决心,挽留的话,她说不出。
她浅笑,让小九进去坐会儿,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小丫头笑着拒了,“不了。家中事情琐碎,还有好些未料理呢,我这就回去了。”
扶楹叮嘱道,“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暖光汇聚,星星点点的光亮落下。
鸟雀从头顶飞过,颤抖着羽翼,逆着风,飞往远方。
小姑娘的步子虽慢,却走得极稳。
只在刚走出三步远时,回头望了眼扶楹,之后,就未再转过身。
暖光蕴出浅金色的光晕,落在小九身上。
带着孤冷与决绝。
各人有各人的决定,非是他人能左右的。
人的这一生,总要为自己活过。
如此,才算作数。
听见盈玉轻声唤她,扶楹回过神。
盈玉听见风声,气喘地跑出来,怀里还揣着一袋碎银子。
见小九已经离开,不免失落,“姑娘,小九已经回家了吗?”
“前日,奴婢跟姐妹出去逛街,看上了一支簪子,心里念着要送给小九。”
盈玉看着手里的杏花簪子,轻轻叹了口气,“但是,恐怕再没有机会送给她了。”
扶楹抿唇,不知该作何回答。
她知道,即便小九回了家,但小九的娘亲,再也没有机会归家了。
从此之后,屋内空空荡荡,只剩下远去的,一声更比一声轻的咳嗽声,直至,最后的痕迹彻底消失。
这恐怕,也是小九答应跟明府小姐去江南的原因。
扶楹思绪转了转,心里清楚。
她伸出手,覆在盈玉肩膀上。
接着,轻轻拍了下,以示安慰。
扶楹仰头,看了眼这无尽头的苍穹和暖光洒下的盎然春意。
没关系的。
或许,在某个清晨,于某个地方,我们转过身,还会相见。
*
天气转暖之后,京城夫人小姐闲了下来。
趁着天色好,各家发出帖子,有的是宴请好友或者其他贵女们,一同去游船。
但大多是在茶楼订个包间,吟诗作赋。
扶楹对这些不感兴趣,拒了许多帖子。
但盈玉还是按部就班,把各府的宴请呈上。
这次也不例外。
扶楹正坐在条案上,手里握着毛笔,临摹着字帖。
见盈玉进来,抬眼望过去,问道,“今日是哪家的姑娘?”
盈玉笑着应声,“是嫣然小姐。”
“姑娘这些日子总闷在家里,不妨出去走走。”接着,盈玉给扶楹添置了杯茶水。
扶楹思索了一番,到底是停了笔,“行。”
扶楹想了想,又问了一句,“可有说是什么时候?”
盈玉连忙应声,“说是晚间,趁着夜色好,姑娘们一起去摘星楼聚聚,咱们赶着晚些去就好。”
扶楹心里有底,点了点头。
盈玉退下去,去交代旁的事情了。
毛笔被放置在手边,扶楹也无了再去碰的心思。
她干脆起身,至前院,找母亲说说话。
天气转暖,苏母身子也好些了。
柳姨娘月份大了,加之,上次有小产的迹象,后来也不敢多走动,整日待在自个儿的小院里。
除了顾念青时不时去那里几次,其余时间都静悄悄的,未出什么幺蛾子。
久而久之,扶楹便只留了心思,对柳姨娘生活点滴不再过度关注。
只听说,她因着月份大了,嘴也越来越刁了,什么都吃不下,想问苏母要娘家的旧方子。
苏母觉着好笑,“母亲怀你那会儿,你乖得不像话,母亲就自然没受这些苦头。”
“只不过,后来忧思过度,才落得不好的样子。”苏母咳了一下,轻笑着,却还是不显气力。
扶楹把热水递到苏母手边,顺道跟母亲提了晚上要出去的事儿。
不知想起什么,苏母神情有些不自然,却很快就掩饰了,“多出去也好。”
“只是……”
苏母话音一转,说出自己心中忧虑,“如今的局势,你也知晓,不论是民间还是朝廷,皆不太平。”
“特别是这段日子,邻国的使臣来访……”
苏母咽下想说的话,轻叹一声,“母亲总觉得心悸得慌,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似的。”
苏母也觉得自己思虑过重了。
怕扶楹心里有压力,出声宽慰着,“既然朝中还未走漏风声,如今应是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