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化肥的确能在提高作物产量上发挥极大的作用,这就是不争的事实。
  就这一点,她与林乔等人商谈了很多次,始终没有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林乔等人跟她提出了很多种类的肥料,但他们对于肥料中元素的认知十分有限,只是经验之谈,而云纱又对古法肥料制作方法认知不够,所以双方沟通还存在一定的壁垒。
  例如人畜粪便。
  在她小时候,农村的厕所是那种用土砖搭建的小屋,里面有个装粪便的缸,和一个装尿的桶。
  奶奶会定期将那些挪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堆肥”,放很长时间,自然发酵再稀释之后才会拿来施肥。
  她以前不明白,还问过奶奶,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奶奶说,那会“烧根”。
  她长大了才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
  因为没有经过发酵的人畜粪便会携带很多病原菌等有害物质,“堆肥”就是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高温,杀死这些有害病菌,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病害,也不会让发酵产生的热量“烧死”幼嫩的秧苗。
  但她对于古法肥料的制作了解也仅限于此了,现代社会已能大规模生产化肥,所以不需要这种“笨办法”,她也就了解的不太多。
  还是跟林乔等人交谈之后,才受益匪浅。
  云纱想到什么,问:“有豆科植物制作的肥料吗?”
  林乔沉吟。
  “有,你说的就是豆饼肥。”
  “豆饼?”
  云纱怔了怔。
  豆饼在她的认知中是大豆榨油之后的副产品,一般可以用来喂猪什么的。
  不过她没在这里用过大豆油,她不是很清楚这边的榨油水平。
  例如在良州采购米面粮油时,油以菜籽油和猪油为主,其他油她还没见过。
  林乔解释道:“我曾在其他地区见过他们将大豆榨油,榨油之后剩下的油炸压城饼状,可以进行二次售卖,便有粮商买回来堆在一起像寻常那样发酵,再加足够的水,然后用肥水浇田。”
  “不过在咱们颖昌府,榨油主要靠油菜籽,豆饼肥是豆腐坊磨完豆腐之后剩下来的豆腐渣做成的,方法差不多,据我所知,效果也是差不多的。”他补充道。
  云纱露出了然的神情。
  “原来如此,真是受教了。”
  林乔说有办法寻来豆饼肥,便带着赵越暂时离开了几天。
  云纱丝毫不怀疑他的能力,便没太在意这事。
  林乔一走,田间暂时就没了事,云纱也不用日日去田间看,便在院子里打理打理菜以及逗逗小狼。
  小狼长得很快,一个多月就已经长大了不少,每日在田野间撒丫子跑,到晚上才会回来,不知多快乐。
  期间她还采了青椒,做了青椒炒肉丝,青椒炒蛋,虎皮青椒等,给春草露了几手,春草很喜欢,本着兴趣就是动力,她不但学会了,还会举一反三自己研究菜式。
  日子貌似平静了下来,直到这日牛竹忽然带着人上门了。
  之前这二十亩田算他管的,当时农忙收稻他还上门了,直到见了田契才罢休。
  之后还按照云纱的要求给云纱送了大米来,态度也不错。
  这次却一改常态,态度十分生硬。
  “云娘子,咱们也是按要求办事,你虽有这二十亩的田契,但到底不属于你,上面也没改名,也没签字画押,你光拿着却是不行的,如今咱米行要把这二十亩田收回,还是老爷亲自下了命令,你体谅体谅,早些离开这儿吧。”
  云纱心一沉,云海果然没有善罢甘休。
  她那日从云家逃出来,还是狼狈地钻了狗洞才避开守门小厮的视线的,出来之后云家一直没找她,她心里却也知道,此事大概没有这么容易算了。
  “如果我不呢?”
  “那就没办法了,这二十亩田米行打算跟其他田一样,种上小麦,算算时间,下个月就可以开始了,要是你不还,咱们只能撕破脸皮来硬的了,不管你田里种的什么,都只能拔了。”
  云纱眼神淡漠。
  “你知道这二十亩田现下种的什么吗?”
  “我管你种的什么,都不重要。”
  “那我告诉你,种的稻子。”
  “稻子?”牛竹一愣,反应过来之后看云纱的眼神却似看一个傻子。
  云纱道:“你大可去田里看看那些稻子的长势如何,就知我是不是疯了,你回去告诉云海,就说如果二季稻培育成功,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一年能种两次的稻子,对于米行来说,收成就可以翻倍,你让他自己掂量掂量,这意味着什么。”
  牛竹半信半疑地走了,去田里转了一圈,差点惊掉下巴。
  这些稻子长势确实不错。
  不过他仍是不信云纱口中的“二季稻”说法,种两次稻子一直都有人在尝试,但几乎无法成功。
  入秋之后气温还算高,但很快会随着一场场秋雨降下来,到时候稻子根本就长不好的,种了就是白种。
  只不过这二十亩田的稻子长势比他所见的要更好些罢了。
  但想了想,他还是把这事如实带回了良州。
  云纱也有些忐忑。
  她在赌云海不会那么没有远见,但她又怕云海根本不信凭她能种什么二季稻,从而做事不管不顾,一心只想维护自己一家之主的权威。
  但她没想到,这事才过了两日,有一个人找到了这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