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这位黎大人的眼神很少在云纱身上停留,仅有的几次对视云纱也未察觉出他的欣赏,即便林乔几次主动提及她,也会被他岔开话题。
彼时云纱头脑一热,上前一步高声道:“若是亩产提高到了五百斤,还会什么都改变不了吗?”
房内的交谈声戛然而止。
第一次,这位京城户部的黎大人将眼神正视了过来。
“你说什么,小姑娘?”
第99章 第 99 章
云纱再次回到良州,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她也没想到这次出行会耽误这么久,主要还是路途上的不便。
上次与林乔去见了那位黎大人,她一时热血上脑当着他的面立下了个flag,然后话刚说完,接触到黎盛眼神的那一刻,她就隐隐有些后悔了。
纵使站在前人先辈的肩上,她也不一定能走得更远。
她总是在这种事上,对自己缺乏信心。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时那位黎大人几乎没有给她圆话反悔的机会。
他说:“好,这可是你说的,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妇道人家,虽出身粮商,我听林乔说你在水稻一事上颇有独特的见解,若你真能造出神迹,我黎盛今日将话放在这里,必然亲自为你面圣求名,建碑立着。”
他说罢停顿了片刻,轻笑了声,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请抿了一口。
“只怕,你心思不在此处。”
黎大人这话是在暗讽云纱大约是别有目的才走这一趟的,或许是为了其背后的云家,或许是为了其他。
但云纱是跟着林乔来的,他表面上说云纱,实则也在敲打林乔或者其父。
林乔面色微变,便要解释。
但云纱先开口道:“没问题,君子一言九鼎,希望大人届时莫要失信,再以我女子身份推诿。”
黎大人当即笑了声,解下腰间一杯刻有其名字的玉牌搁在桌上。
“若我失信,你拿此物去京州府告我。”
-
寒风卷起枯叶,飘飘扬扬,落在窗框上。
云纱被一阵凉意拽回思绪。
她的目光从手中玉牌上收回,将其收了起来,起身将窗户关紧了些。
冬天已经到了。
昨天她起床,见客栈的院里覆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只是很快被初升的朝阳融化成了水珠,再消失不见。
“云娘子。”
林乔敲了敲门,声音在门外响起。
云纱拉开门:“林公子。”
“你何时出城?”林乔问。
云纱道:“已经收拾好了,过会儿走。”
“不如再等一天?”
“嗯?”
林乔笑了笑:“我们这趟行程我父亲也知道了,他特意差人送来一封信,想请云娘子你过去一叙。”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封递给云纱。
云纱有些意外,脑中又浮现出那位中年人的样子。
她接过信阅毕,有些感动。
虽然这位林先生贵为知府,又比她年长许多,是他长辈,但措辞恳切谦逊,几乎是平辈相交的口吻,称她为小友。
信中提了之前他们之前在稻田的两次交谈,林大人说他受益颇多,也见到了林乔带回来的二季稻种,惊叹不已,但还有许多问题尚未释惑,真诚希望云纱可以见面一叙。
云纱实在无法拒绝这样的君子邀请,便答应了,简单收拾了下包袱,同林乔一道出了良州,在良州与陈州交界的一家客栈见到了便衣出行的林先生。
林阳鸿身着洗的略有些发白的灰蓝色棉质长袍立在窗户前,目光透过窗户望着后院。
不知看什么太入神,以至于云纱跟着林乔进来他都没有第一时间察觉。
“见过林大人。”
云纱躬身行礼。
林阳鸿乍然转身,脸上掠过一丝微讶,随即转为和善的笑。
“云小友,不必多礼,所谓达者为师,上次我们见面,你可是教了我许多,算半个老师都不为过,何必跟我行礼,我更喜欢你不卑不亢,眼里只有水稻的样子。”
云纱怔然,讪笑了下,不自禁看向林乔。
她既与林乔平辈相交,又怎能与其父也平辈相交呢……多少有些尴尬。
林乔与平时不同,在父亲面前显得有些拘谨,除了行礼之外并未出声,察觉到云纱的眼神,他只是不自然地弯了弯嘴角,没说什么。
林阳鸿道:“你先出去,我与云娘子单独聊聊。”
林乔只是微顿了下,点头行礼出去了。
当屋里只剩下云纱与林阳鸿二人时,她仿佛见到的又是那个顶着烈日坐在田间,与普通农民无异的中年人。
林阳鸿收起了他身上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朝云纱招了招手:“过来看。”
云纱快步上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见到了一抹绿意。
她当即愣了愣,瞳孔微张。
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电流般从头到脚走了一遍,让她鸡皮疙瘩都有些泛起。
甚至没有多想,她快步打开门来到后院,近距离观察着眼前这株被单独栽种在花盆里的——水稻。
林阳鸿亦跟着她后面缓步走了过来。
云纱转头看向他,眼眶微红。
“这是——”
林阳鸿微微一笑:“用你的话说,这是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云纱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