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杨白羽好奇地抬起头,见皇上自顾走到一旁的矮桌上,也不拘礼,随意撩了衣袍席地而坐。
  见他发愣,皇帝还抬手朝他招了一下。
  “过来坐。”
  杨白羽微松了口气,走过去就这般坐在皇帝对面。
  皇帝似乎有些意外,掀了下眼皮,笑道:“你年纪最小,却最不怯场,这份心性最难得。”
  杨白羽抿了抿唇:“皇上过誉了,臣…也是有些紧张的。”
  “哈哈哈哈……”
  皇帝朗声,“好,赤子心性,甚得朕心,可千万别被官场那一套污染了去。”
  桌上的烛光映在少年洁净的脸庞上,他摇头:“不会的,臣心里有个人,她很善良,心里装着天下百姓,但她只是个小女子,臣便答应她,要跟她一起承担这份责任,所以臣才努力参加科举,为得是有能力与她并肩同行。”
  皇帝露出纳罕与好奇之色。
  “听你这么说,那小女子可不简单呐,朕倒是有些兴趣。”
  他咳了声,故意问:“这小女子可定了人家了?”
  “定了……没有。”
  “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杨白羽低声道:“……原先定了亲,如今和离了。”
  皇帝眼神仿佛看穿了一切,笑了几声。
  “那你还有机会嘛。”
  杨白羽瞬间挺直脊背,眼中神采奕奕:“是。”
  皇帝拿起桌上的竹筒递给他,示意他打开来看。
  “稻子?”
  杨白羽有些意外。
  皇帝被风霜浸染过的眉梢眼角有几分少年般的得意。
  “没错,这是朕亲自种的稻子。”
  他用手指缓缓拨弄那些饱满的稻种:“你那篇会试文章朕仔细看了,与其他学子的文章相比,行文虽稍显稚嫩,但胜在论点精巧,朕反覆看了几遍,大为受益,所以——这就是朕点你为状元的理由。”
  “您亲自阅的卷?”
  “朕亲自出的考题。”
  皇上捻了几粒放在他手心上。
  “朕这稻种,如何?”
  “皇上,其实臣不懂稻子。”
  “嗯?”
  “臣对稻子的理解,源于臣的心上人,也便是臣方才与皇上提及的小女子。”
  “哦?——”
  皇帝的语调上扬,注视着眼前的少年,“朕很欣赏你在文章提及的关于水稻如何推广种植的构想,其中有‘杂交’一词甚妙,既大胆又合理,莫非也是她告诉你的?”
  “是,她说她小时候做过梦,梦里至一神仙世界,稻比人高,盈车嘉穗,谷仓丰满,天下再无饥荒,在梦里,神仙曾将很多关于水稻种植的理念传授给她,她便努力记住,说将来有机会定要造福我朝子民。”
  皇帝怔了下,忽放声笑道:“杨白羽啊杨白羽,朕便知道,今日叫你来准没错,旁人若有这样的机会,早揽功于己,你倒好,将这些都干干净净地摘给他人。”
  “臣所言非虚,不敢欺君。”
  “好,按你所说,朕日后有机会,定要亲自见一见你口中的心怀天下的小女子。”
  -
  司农处总算给云纱凑齐了七个人,安排他们来见她,给她打下手。
  云纱望着眼前这参差不齐的七人,心里不禁叹了口气。
  有两人目测年过半百,身形已有些佝偻,有三人年纪轻轻,也就二十上下的模样,但气质稚嫩,看着不是很靠谱。
  还有两人倒是三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一人大腹便便,像是过来凑个热闹,还有个人面庞黝黑,正有些不屑地朝她提出质问。
  “请问这位娘子是司农处的人么?”
  “不算是。”
  “那是否有官职在身?”
  “无。”
  两位中年人对视了眼,均冷笑了声。
  那胖胖的中年人不满道:“早知如此,有什么好差事也不会派到咱头上来,叫咱来听个小女子吩咐,岂不是折辱人么。”
  云纱当作没听见,咳了声,抬高嗓门。
  “请问各位有种过田的吗?”
  无人响应,她又问了一遍。
  才有一老一少搭了话,一个说种田为生半辈子了,一个给家里帮忙也是同样插过秧割过稻子的。
  “好,有经验就好办一些,司农处的人派大家来给我帮忙呢,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了种稻子,这为了培育新型稻种,提高亩产,找到可以稳定推广种植的稻种,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云纱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道:“现在不早了,详细情况明日再详议。”
  她留下了自己现在的试验田地址,请大家明日前往集合,也不知几人听了进去。
  等她真正从司农处离开,这里也只剩下了寥寥当值之人。
  春草蹲在街对面的路边等她,见她出来立刻就兴奋地跑了过去。
  “姑娘!”
  “什么时候在这等的?”
  “没多久,信刚送完。”
  “才送吗?”
  “是啊,我一直坐在熙源楼等,杨公子今天不在家,只见到了梁公子,一直找我说话,打听这打听那,还说替我转交信,我没给他,后来见着公子身边的蜜合姐姐,就将信给她,我便赶紧来找姑娘了。”
  云纱笑了笑:“好久没见蜜合了,也不知她如今如何。”
  “蜜合姐姐见到我也很惊喜,还向我问姑娘的近况,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我就说挺好的,见太阳都下山了,急着来找姑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