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辛苦咱们春草了,走吧,回家了。”
  -
  不出云纱所料,没几个人来集合。
  一直等到吃午饭的时辰,也不过来了三个人,两个少年,一个昨日答话说种了半辈子田的老人。
  两个少年一个十九岁,一个十六岁,均形容精瘦,面庞黝黑,说话不多,云纱仔细问了几人的身份,才知这几人都是种官田的。
  司农处的田都是租出去给人种,租田者又雇人来种,给的工钱不高,但胜在不拖欠,也算是一份稳定工作。
  昨日那两个中年人便是承包良田的人,其他人则大部分是普通百姓。
  老人也不算老,五十二岁,姓穆,年纪大了,正面临被辞退的风险,恰好听闻这个谁都不愿来的差事,就赶紧凑上了。
  另外两个少年,大的姓赵,小的姓李,他们说云纱接管的这亩田原先是他们家人在种,现在给云纱接管了,自然就听云纱的吩咐。
  云纱请他们三人吃了饭,又等了一会儿,确认没有人来了,就将三人召集到院里。
  “你们谁认识字?”
  三人面面相觑,均摇头。
  云纱心底叹了口气,三人虽多多少少有种田的经验,但这么点经验完全不够的,他们需要胜任系统知识的学习。
  穆伯迟疑开口:“小娘子,没听说种地还需要认字啊,话说回来,能认字的人也不会来种地的。”
  “万事万物都需要学习,没谁天生就会,而文字是知识最好的载体之一……”
  “云纱!”
  门口响起一道熟悉清亮的声音。
  云纱惊喜:“看见我给你的信了?”
  信里有她的新住址。
  杨白羽吩咐小厮看好门外的马车,只身走进来。
  “看见了……这些人是谁?”
  “是司农处派给我帮忙的人,我等会跟你说。”
  云纱给他们安排了落脚点,让他们先喝茶休息,自己则领着杨白羽去了后院,后院清静,是一方小池塘,视线越过小池塘,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
  后院摆放着许多瓶瓶罐罐,其中栽种了长势不一的水稻秧苗。
  每个瓶身上都用纸写了标签,字勉强算是清秀,一眼能认出是云纱的笔迹。
  “……我昨日进宫赴宴,宴后皇上还招我单独去书房说话。”
  “真的?皇上长什么样子啊。”
  “嗯……方脸,有胡子,大概……这么长。”
  杨白羽给他比划着,“穿着长衫,不开口时一点也不像皇上,我差点都没认出来。”
  云纱笑道:“我还没见过皇帝呢,在我们那里没有皇帝,只在电视里见过。”
  “你一定想不到,皇上自己也种稻子,还拿稻种给我看,想听我的评价。”
  云纱好奇:“那你怎么评价的?”
  “我实话实说的,我说我不了解稻子,我写的会试文章中,有关于水稻的部分,是一个小女子教我的。”
  “啊——”
  云纱掩嘴,明亮的双眼露出意外的笑,“你不会在皇上面前提我了吧?”
  “对啊,皇上说,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你,看看我口中心怀天下的小女子是个什么人物。”
  “哈哈……”
  两人就此事聊了一番,云纱才问起:“如今你中了状元,是要去京城做官还是外地做官呢?”
  “状元不是官身,算是待选官,我朝还没有状元直接外派做官的先例,按照惯例,我大约是先进翰林院做六品修撰,不过在委任下来之前,我有十日休沐。”
  “翰林院修撰,是修书吗?”
  “算是。”
  云纱想到什么,有些兴奋。
  “那我有事需要你帮忙。”
  第113章 第 113 章
  杨白羽说他有十日的假期,但他这天离去后,再未来云纱这里。
  云纱忙着自己的事,也没空去打听,只得让春草去打听一下。
  春草去了熙源楼,但人家不认识她,见她打听自家私事,不但没有告知,还恶语相向地给她赶了出来。
  但她又悄悄溜回去,从食客只言片语的八卦中听说好像是杨家曾经出嫁的姑娘出了事。
  “杨月华?”
  云纱只见过她一次,她挺着孕肚从外间走来,笑意盈盈。
  那天是良州的第一场雪。
  “她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跟她夫家有关,说什么的都有。”
  云纱想了想:“明日我去一趟熙源楼问问。”
  熙源楼不知为何门前冷落,倒是对面的嵊楼生意又更上一筹了。
  云纱穿过街道,正要往熙源楼去,路过巷口时猛地被人伸手一拽,攥着胳膊拉进了巷子里。
  云纱吓得要命,差点叫出声,又被人捂住嘴压在墙面上。
  她瞪大眼睛,惊恐地望着眼前之人。
  “真巧啊。”
  王晖盯着她好一会儿,打完招呼才松开手。
  云纱惊魂未定,脑袋空白了几秒钟,才勉强冷静下来。
  “王晖?”
  王晖轻拂衣袖,又作出一副正经样子:“别装这般惊讶,你不就是跟着我来京城的吗?我知道。”
  “?”
  云纱皱眉,“你在说什么?”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在良州时对我当众示爱你都能做得出来,追着我进京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你就这么喜欢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