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云纱努力稳定着自己的情绪。
虽说找不到凶手,但觊觎她稻子的人无非就是云海等人,极有可能是自知抢稻无望,故意找人来报复她。
她离开熙源楼前一天,杨白羽告诉她,京州府不会再开堂了,此案算是结案了,云海虽是她的父亲,但她种的是官田,司农处拿着户部文书合理接手。
另外杨白羽还告诉她,云海要被暂时关押了。
“以什么罪名?”云纱有些惊讶。
“行贿。”
云纱对此事感到很意外,因为这离开堂没过去多久,京州府有这个效率吗?
杨白羽道:“是刑部,这等小案子刑部随便一查就有证据。”
“可是,刑部又怎么会插手这样的小案子?”
云纱望着他。
那时杨白羽双手抱臂,眉头微挑,露出得意之色。
“我是不是很厉害?”
李鹏出声,颤抖着声音问:“云娘子,现在怎么办?”
云纱回过神,冷静下来。
“稻种还有备份,重新种就是。”
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云纱特意出钱雇人看管这一亩田,日夜巡视,总算没有再出岔子。
他们重新种下去的稻种也再次开始抽穗。
等到其他人的稻子都已经收割完的了时候,云纱的试验田也长得很茂盛了。
秋风里尚无寒意,仍充满了夏季的炎热。
杨白羽与云纱还是保持着写信的习惯,只是送信的人又从夏鸣换成了秋冬。
云纱还特意给他补了一份新婚贺礼,弄得他十分不好意思,不过提起自己在老家新娶的娘子时,脸上的笑收也收不住。
云纱坐在田埂间,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赵言和李鹏从田间查看了一圈回来。
“云娘子,你写的是什么字体呢?”
赵言好奇地问。
他原本不认得字,现在认得不少了,便也知云纱写的不是临朝字。
云纱向他们展示了厚厚的笔记本。
“这个全是种稻研究相关笔记,临朝字我也认不全,所以写不来,就用我自己认识的字写的。”
李鹏哇了一声:“是你自己编造的字吗?这么厉害!”
“不是。”云纱笑了下,没有过多解释。
赵言问:“云娘子,这批稻种算稳定育种了吗?”
“算。”
云纱抱着笔记本回去认真写了封信,并附上黎盛黎大人给的信物一并交给了春草,让其送到司农处,托杨白羽转交给黎大人。
原本是三年时间,但现在她打算提前一年就让他验收成果。
第125章 第 125 章
云纱距离上一次与黎大人的会面,已过去了两年时间。
时间就是过的这样快,只有让人回首来路时,才觉时光漫长。
黎大人只身前来的,没有带侍从,也没有穿官服。
他穿了一身粗布常服,像个普通的教书先生。
云纱行了礼,恭敬道:“大人,好久不见,您方才走过来时,我差点没认出来。”
黎盛双手叉腰,视线环视了一圈附近的田地。
“怎么?没见过当官的这么打扮的?”
“见过,从前我与颖昌府知府林大人也相识,第一次见到林大人时,他打扮地像个普通稻农,大热天里随意坐在田间,我也是后来才知道他是那么大官。”
“林阳鸿?”
“是。”
黎盛笑了声:“怪不得你跟他儿子在一起,原来是他撮合的。”
“啊,并不是——”
黎盛摆手,打断了她的话。
“你知道吗?我跟林阳鸿曾经是同窗,一起在京城读过书,后来也是一同中的进士,不过后来他外调,我留京,也就不联系了。”
“林大人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大人也是,小女子有幸能接触到二位大人,才能将育稻一事推进的如此顺利。”
黎盛笑了声。
“才两年不见,你这个小姑娘也圆滑了,懂得说好听话了。”
“你的稻田是哪一亩?”他问。
云纱引他前去,稻田间,赵言李鹏还有穆伯三人都已准备妥当,见云纱带着一中年男人过来,当即心下一凛,有些紧张。
云纱刚要开口介绍黎盛的身份,被他抬手阻止了。
在众人的视线中,他绕着这亩试验田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边走边去伸手查看稻穗。
云纱也看不出这位黎大人的表情。
显然他和林大人并非一种性子的人。
黎盛看完之后才慢悠悠走过来,对云纱道:“都已熟了,收割吧。”
云纱深呼吸,冲赵言等人点头。
几人当即拿起镰刀,当着黎盛的面将一亩田都收割完成,按照不同品种分开摆放。
收割好的稻子又拨粒留种,当着黎盛的面称重。
黎盛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操作,中途一个字都没说,直到称重之后,他亲自上手核实了数据。
“一百一十五。”
“一百零八。”
“一百三十八。”
“一百一十三。”
赵言和李鹏激动地不行,穆伯还算稳得住,但看到这个比去年还要优秀多的数据,显然也心潮澎湃。
只是当着黎大人的面,他们都不敢表现地太过。
黎盛问云纱:“这是四种不同的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