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宋常悦在院子里晃悠一圈,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见陆风守在门口,就回了房间,坐在圆桌旁等着红果拿早膳来。
  刚坐下,宋常悦就听见院子外面似乎有争执声,她走到门口,院子里进来一个风姿绰约、富贵堂盈的贵妇人,后面跟着两个侍卫和一个嬷嬷。在国公府,连陆易安的侍卫都拦不住,她知道了来人是谁,待那妇人走到门前,宋常悦端庄行礼道:“陆夫人。”
  陆夫人见宋常悦脸若桃花,眉目如画,盈盈立于门内,婀娜多姿,果然是人间绝色。她心中嗤到:狐媚妖女,凭着一副好皮囊,嫁了人还勾着务之,想必是以色侍人,务之只是当下被迷了眼,应该也不会长情。
  但陆夫人脸上还是端着笑,自顾自坐到圆桌主位,对着宋常悦点了点头,十足的主人姿态:“段小夫人,不必见外,坐下说吧。”
  陆夫人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刘嬷嬷,后者将一碗汤药放在了桌上:“段小夫人,夏日暑热,早上本来给你准备了一碗汤药,但是下人手脚不利落给打翻了,现在我特意给你再送一碗过来。”
  宋常悦当然知道那是什么汤药,她不知道早上发生了什么,没想到竟然还有避子汤在等着她。她跟陆易安什么都没发生,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也用不着喝避子汤。
  但是昨天晚上陆易安要了水,宋常悦也不知道该怎么给陆夫人解释,不可能照实说。而且看陆夫人这阵势,不管她解不解释,昨天晚上有没有发生什么,这碗避子汤陆夫人都会让她喝下去。
  宋常悦看着陆夫人笑盈盈的脸,又看向那碗汤药,眸中微动,陆夫人亲自送来,肯定不是普通的避子汤。她想起之前阿娘讲的,太宗曾经赐了一碗绝子药给陆夫人,保证陆易安是陆天立唯一的儿子,这样他被压在长安当质子,太宗才能拿捏陆天立。
  宋常悦眼中浮上若有似无的冷意,大多数人都是自己淋过雨,就想替别人撑伞,而有的人却是自己淋过雨,还要把别人的伞撕烂。
  不过,宋常悦现在也没心思悲春伤秋,她没想过生儿育女的事情,之前和段嘉沐婚姻幸福都没考虑过,更不要说动荡的眼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陆易安现在不会放她走,但是陆夫人应该想要她离开。反正都逃不开,比起被捏着鼻子灌药,不如顺水推舟。
  她不知道在这个时代,将军府的女眷该怎么处置,但是宋府是可以回的,昨天晚上陆易安说了阿耶和哥哥的官职都在,那就说明他们是安全的,先保住自己才能从长计议。
  “陆夫人,还是您想的周到,我已嫁做人妇,留在国公府本就不便。我喝下这碗汤药后,麻烦陆夫人差人送我回城北辅兴坊的宋府。”宋常悦对着陆夫人粲然一笑,抬手端起来了那个青釉龙纹瓷碗。
  第48章 眼泪
  ◎宋常悦一个巴掌就打了过去◎
  陆夫人抬眼望向宋常悦,没想到她会这么说,而且直接就拿起药碗喝了。
  宋常悦几口喝完了那碗汤药。好苦…再没有人在她喝完药后,剥一颗饴糖放在她嘴里,宋常悦鼻子一酸,登时红了眼睛,有一股温热涌上眼底。
  她用空着的碗掩住脸,用力眨了一下眼,将快要涌出眼眶的泪水收了回去。
  宋常悦轻咳了两声,掩饰嘶哑的嗓音:“陆夫人,现在我可以走了吗?”
  “行,既然段小夫人想回娘家,那我就不留客了。”陆夫人没站起来,还在圆桌旁坐着,仰头对宋常悦笑道,语气听着和善极了,又对着身后的下人说到:“陆七,你去准备马车送段小夫人回去。刘嬷嬷,送段小夫人出府。”
  宋常悦屈膝冲陆夫人行了一礼,就随刘嬷嬷走了。她不用回头都感受得到陆夫人那带着不善的审视目光,像一根根冷箭穿透她的身体,一丝丝寒意也从宋常悦的小腹隐隐晕开,这么快就有反应了,这药可真狠!
  宋常悦躺在马车里,长安的夏天,才巳时就开始像个蒸笼一样。她却觉得很冷,自己身体也开始绵软。她默数着马车的行驶轨迹,宋常悦合计着,快到宋府了。
  陆易安马上是太子,会顾忌脸面,肯定不会狂妄到去宋府去要人。宋常悦绷紧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些,靠在了马车的软垫上。
  早市的时间已经过了,又还没到晌午,大街上没有太多喧嚣声,从远处传来的马蹄哒哒声格外响亮。
  “小哥,我身子有些不适,麻烦你赶快些。”宋常悦坐了起来,隔着帘子对陆七说到。
  “诶。”陆七应了声,扬起鞭子打在了头马身上。哒哒哒……套在车辕上拉车的四匹马步伐也快了起来。仿佛响在宋常悦耳边的马蹄声让她的心跳也随着加速。
  “能再快些吗?”帘子后面传来段小夫人悦耳却有些虚弱的声音,陆七还听到她似乎干呕了几声,担心她是得了急症。陆七也慌张了起来,生怕因为自己赶车太慢误了事,引得段小夫人和陆夫人怪罪,又一鞭子抽在了马身上。
  宋常悦身子往后一扬,明显感觉到了马车的速度加快了,她撩开帘子,看了看外面。已经到辅兴坊的南街了,再拐过弯就是东街了,宋府就在东街的第三户。
  她往后侧目,还看不到陆易安的马,算了算速度差和距离,她的马车应该能先到宋府门口。
  放下了帘子,宋常悦已经有些虚脱,她刚刚已经打了几个寒颤,肚子隐隐作痛,就像痛经一样。头无力的靠在软垫上,马车开始转弯,随着离心力,宋常悦的背紧紧抵在车壁上,一想到马上要见到阿耶阿娘,她刚才没发出来的委屈,又涌了上来,鼻腔发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