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又或许,在白清晖决定再婚的时候,白意就已经成了那枚弃子,而现在,也谈不上什么牺牲不牺牲的。
  理智上很清楚这个道理,但心中还是难免觉得难过。其实她很少去想这些事情,但这次的经历就像是一根导火索,把从前那些痛苦的遭遇统统引了出来,就像是被吸入了某个黑洞,让她难以从那样的情绪中脱身。
  痛苦之时,一双充满岁月痕迹的手覆在她的肩膀上,“姑娘。”
  那一声轻唤像是这段痛苦回忆的终结,白意的思绪被拉了回来。她寻着声音看过去,是一个面容和蔼慈祥的老妇人。
  老人手上拿着一本书,朝她示意,“这本书上的字太小了,有些看不清楚,能不能帮我读一下?”
  老人慈眉善目的脸颊上堆砌着岁月的皱纹,即便是有些苍老,仍能看出年轻时姣好的容颜。白意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她的外婆也是一个大美人,比眼前的老人丝毫不差。
  听说人老了之后视力都会变差,只是外婆那时走得太早,甚至都还没有到垂垂老矣的年纪。如果她还在世的话,大概也快到这个年岁,看着身旁的老人,白意瞬间卸下了防备。
  白意从秋千上下来,随老人一同走到书桌旁,两人并肩而坐。老人把书递给她,摊开到原本读到的位置。
  白意看了一眼,那是一本有关于亲情的书,书上面贴着然后书房的标签,想来应该是书房的藏书。
  “姑娘,读这一页就可以了,我年纪大了,眼睛不中用啦。”
  白意听话地读着书,她的声音本就温软,读起书来更加轻柔。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书上的内容与她此刻的心境竟很契合,读完之后,心情也随之开阔许多。
  读完后,老人会心一笑,“今天就读到这里吧,谢谢你。”
  白意冲她笑笑,“我也学到很多。”
  大约是心情的缘故,白意觉得有些疲惫,回到病房之后就睡下了。
  接下来的几天,白意没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去然后书房,有时看书,有时就坐在秋千上发呆。
  老人也经常来书房,某天,白意倒水的时候顺便给老人接了一杯,两人就打开了话匣子。
  “姑娘,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老人的笑容如春风和煦。
  “白意,”顿了顿,担心自己的名字不好记,又或是想起家里的长辈对自己的称呼,她又补充了一句,“您也可以叫我一一。”
  “一一,是个好名字呢,万物归一,你会有好的福气的。”老人慈祥和善,那模样与其他的长辈无异,总是希望小辈能过得好。
  白意笑笑,想起自己刚刚经历过的事情,没有说话。
  听出白意失落的心情,老太太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以前没见你来过这里。”
  “我最近才住进来,一个人闲着没事,就来书房转一转。”
  “如果你有时间,白天也可以过来这里。我在这家医院住了有段时间了,白天会来书房打络子,你感兴趣话我可以教你。”
  “打络子?”
  “是我们上了年纪的叫法,你们年轻人应该叫编绳。”说着,老人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小荷包,是用蓝青色的绳子编成的,像是小荷包一样的物件,“你看,这是我前些日子做的。”
  白意的目光被那小荷包吸引了去,上面的绳结非常繁复又漂亮,她想拿过来仔细看看,又生怕给碰坏了,就这么隔空看着,“好漂亮。”
  老太太将那小袋子递到白意手里,笑道,“用来装些小东西很方便,最重要的是,做这个能打发时间。”
  白意将这小荷包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试图看清编法,但老人的手工太细致,她甚至连线头都找不到,不禁感叹道,“您手真巧。”
  显然,白意的爱不释手让老人很受用,老太太慈祥地笑了笑,“这个看起来复杂,其实不难的,你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
  白意犯了难,“可我还没准备绳子。”
  且不说她根本没有闲钱去买这些,就算是现在从网上买,明天也是来不及用的。
  “你不用买,用我的吧,我孙子知道我爱弄这些,特意买了很多,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的。”嘴上虽说是在埋怨,白意却还是能从老太太的语气中感觉到一种炫耀。
  确实,隔辈,尤其是男生,还能这样细致地照顾老人家,是值得炫耀的。
  白意便也没再推脱,“那我明天上午查完房后过来,不会打扰您休息吧?”
  “当然不会,你来正好还能陪我解解闷,我一个老太太在这里,怪无聊的。”老太太将白意还回的荷包收好,又装回到口袋里,“我那刚好还有很多其他颜色的彩绳,你们年轻人应该会喜欢,刚好给你用。”
  “好。”
  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恍然间,白意好像回到了小时候,老太太就像她的外婆一样。两个人在书房待很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打络子,有时白意会给老太太读书,累了就去外面走走。
  日子过得很平静,但此刻的白意觉得,在起起伏伏的人世间,能够平静便是最好。
  不过,因为白清晖再一次打来电话,将白意原本平静的状态完全打乱。
  第9章 撤销·报案
  这天上午,白意正在和老太太学习一种新的络子,当看到微信电话显示的备注时,原本不想接,可白清晖却锲而不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