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张礼立刻领命退下,传旨去了。
想到将来要成日面对季立春那张臭脸,颜知一脸苦闷,无声地叹了口气,一下子变得胃口全无。
见他放下筷子,赵珩往他碗里夹了一块鱼,凑近他耳边意味深长地压低声音道:“不是见了朕,便连饭都吃不下了吧?”
“……”
“长乐宫的饭菜若是不合卿口味,便改日来喝甘泉宫的茶吧?”
颜知脸色发白了一阵,他看了看赵珩,又往薛王的方向瞥去一眼,空无一物的眼中总算透出几分紧张感来。
薛王天真地歪头问:“父皇说的茶是什么茶?先生若是喜欢,长乐宫也可以备着些。”
赵珩随手抚上孩子的头,却仍看着颜知:“不然,下次朕带些过来,叫珏儿也看看他先生品茶的仪态?”
“陛下说笑了。”颜知无奈重新拿起筷子,将赵珩夹到碗里的东西塞进嘴里。
赵珩看起来满意了一些,往他碗里又添了几筷子,然后给一旁的薛王也夹了菜。
如此看上去,坐在餐桌前的三人当真是和睦美满,连一旁的宫人们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来。
平日里面色偏冷的赵珩此时微笑着,一脸的怡然自得,似乎非常享受这难得的时刻。
哪怕揭开虚伪表象,底下藏着的只是权力做基底,靠着威胁构筑的恐怖内核。
他当然知道颜知厌恶他,惧怕他,甚至憎恨他。
可那又怎样?
拥有才是最重要的事。总归他想要的,都到手了。
吃完了赵珩为他添的食物后,颜知才放了筷子,起身道:“臣已用完,大理寺还有事务,臣求请先行告退。”
赵珩只觉得自己凳子都还没坐热,那边便起身要走,顿时一脸的扫兴。
只是如今毕竟是当着孩子的面,他不便发作,只能冷声道:“既然颜卿公事繁忙,朕就不留你了。”
颜知谢过皇帝,然后便倒退几步,转身离开了内殿。
留下父子俩坐在餐桌前,对着一桌菜大眼对小眼。
许久,薛王才讷讷开口:“父皇,先生一定是不喜欢季太医。”
赵珩一边吃一边道:“确实如此。”
他又不瞎。刚才听到自己下旨时,颜知脸上生无可恋的程度都翻了一番。
薛王不解的挠了挠头:“……父皇既然知道,为何不换一个太医去呢?”
“这件事无关先生是否喜欢。”赵珩道,“朕安排的是太医院里最好的太医。”
赵珩再次抚上幼子的额顶,语重心长道:“珏儿只需知道,若不是那个‘赛华佗’,你先生恐怕早就弃朕而去了。”
薛王吃了一惊:“先生去哪里……?”
赵珩没回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颜知能去哪,想去哪,他再清楚不过。
只是有些话不能和一个七岁的天真孩童说。
“父皇说笑而已。放心好了,你先生对旁人大度着呢。”赵珩道。
他从思南口中听说过,那姓季的太医嘴毒,抱负施展不开,便成日的拿话羞辱颜知。
起初他还隐约期待着颜知有天会受不了,开口求他。
若是颜知开了口,他不介意动手摘个脑袋。
可颜知却是毫不在意,只字未提。
想来,他自始至终最憎恶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年青麓书院的岑玉行、坐在天子位置上的赵珩。
哪有和最憎恶的人撒娇抱怨其他人的道理?
说样想着,赵珩脸上的表情却相当自得。
薛王定定看着他父皇,忽然脑子里冒出个奇怪的念头。
或许,一直渴望能与先生亲近的人,并不止自己一个吧。
第49章 大材小用
深夜颜知回府时,刚进门,下人便告知,季立春已经在客房中住下了。
在大理寺忙碌了一阵子,他都几乎快要忘了这件事了,这忽然一想起来,便又觉得头疼。
“夫人呢?睡了吗?”
下人道:“没有,季大夫正在为老夫人施针。想来应该快结束了。”
颜知想了想,最终脚步还是朝着母亲的卧房走去。
母亲的卧房安排在东院,这一路回廊都掌着灯,亮堂的仿佛白日,却反而显得空荡荡的,在夜里格外诡谲。
白日活的人不像人,夜里归的家不像家,颜知每天过得就是这样的日子。
到了母亲卧房,颜知轻轻叩门,里面的婢女开了门。
母亲林氏微微蹙眉,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季立春坐在床头,正一根一根的将长长的细针回收进针囊。
季立春一身蓝衫,为他人诊治时,脸上尚有几分医者的温润与从容,只是回头一见到他来,顿时一对白眼都快要翻到后脑勺。
颜知知他不快,也并不理睬,只上前问候母亲:“娘。”
林氏闻言立刻睁眼,虽然碍于面上针灸无法动弹,眉目间却已难得流露出喜色来:“知儿来了。”
“娘今日可还安好?”
“好。季大夫方才为娘施了针,头疼便好了许多。”
林氏素来并不知情季立春是宫中的太医,只当对方是个医术高明的年轻大夫。
颜知对季立春微微颔首:“有劳季大夫了。”
“谈不上。”季立春冷淡道,收了最后的几根针,便拿着针囊一并去一旁火上烤。
林氏没察觉异样,只是坐起身来,拉了儿子的手:“知儿,娘给你找的那些姑娘的生辰八字,你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