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是。”思南领命,身形很快消失在窗前。
颜知原地静候了片刻,又喊了一声“思南?”,见无人回应,才放心离开房间,朝着季立春所在的厢房走去。
厢房的窗大开着,透过窗便看见房里蓝衫的男子正伏在案前写着什么,神情无比专注。
颜知本不愿打扰,可如今实在是不知还能做什么,于是只能敲了敲窗。
季立春抬头,见来人是他,便搁笔,拢了拢书案上晾干了墨迹的纸张:“颜大人有事?”
颜知认真想了想,方开口:“季太医,我都听陛下说了……”
季立春的神色立时变得紧张起来,细看眼神中还有几分愧疚与歉意。
见他这副表情,颜知便已猜到七八,瞬间面如死灰:“我娘的病……究竟如何了?”
季立春反应了过来,瞬间暴跳如雷:“你诈我?!”
颜知不否认,反正他已经试出了方向,便索性固执追问下去:“季太医若是不肯说,我便去寻雍京的大夫来为我娘诊治。”
“……”季立春沉默着开了房门,示意颜知进去,然后将大开的窗合上,这才绕到书案前,隔着很远表情凝重地问他,“你先告诉我,你是从哪里知晓的?张公公?还是……”
他竟想不到第二种可能,如果不是皇帝,那便只可能是那个叫张礼的老太监了。
“有什么差别?”颜知不解。
“当然有,若陛下以为是我这先泄了密,我总得有个为自己开脱的说辞吧?”
“……”颜知在脑海里可选的人名中搜罗了一圈,却也不愿害人,于是如实道,“无人泄密,是我自己猜到的。”
“猜到?怎么猜到?”
“具体的,你就别问了。”颜知露出痛苦神色,他对母亲的病情心急如焚,实在无心作答,“你先告诉我,我娘的身体究竟如何了?”
“无可奉告。”季立春忿忿道,“你既然要从我口中问出事来,总得给我条活路吧?”
第53章 都得认命
颜知见他神色坚定,便知他绝不会轻易开口。
季立春奉皇命行事,自然不敢随意违背,颜知对此倒并不是不能理解。
为了问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事,他努力平复了些许心情,解释道:“是前些日子……我发现宫里备了我的衣物。”
“……?那又如何?”季立春差点脱口而出:你不是皇帝的男宠?
既然如此,扯坏几件衣衫,备着几件用来更换不是很正常?
颜知心知对方没说出口的台词是什么,难堪极了,却只能压抑下那些无用的情绪,继续说道:“不是常服,而是一件礼制的官服。我府里有一身,是七八年前的,基本上我每年也仅仅穿两三回。而宫里的礼服,比府上这一身更合身,也就是说,是近来新制的。”
季立春想了想,道:“我还是不懂。”
“宫里从没有备过我的衣物。即便要备,也不该是这种款式繁复,又不常穿的……”颜知深吸了口气,继续说了下去,“我猜宫里近来开始准备我的衣物,且不止我看见的这一身。而究其原因……大概是为了将我软禁在宫中做的准备吧。”
这些年来,颜知曾反反复复的回想过一件事——
七年前,长丰县,若他没有找出凶犯,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
那对银环绝不仅仅是赵珩一时兴起而临时用在他身上的小玩意。
以他的性子,一旦穿上,便一定不会再取下。
穿上那种东西,便是穿着衣物也很难掩饰,几乎是要把颜知仅剩不多的体面也完全剥夺了。
届时他将无法再人前做什么新科进士,大理寺少卿,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进宫,全天候的做赵珩的禁脔。
也就是说,赵珩那时便起了软禁他的心思,反倒是提出三日之约,才不过是他一时起了玩心。
只是不料颜知真的在三日之内找到了凶犯,他才不得已,只得信守承诺。
接下来赏赐的府邸也好,下人也好,若颜知七年前就被关进宫中,原都不是必要的。
细想来,早在青麓书院,赵珩便曾经限制过他的行动。
至今未动手,才是叫人惊奇。
而这身礼服之所以会让颜知后脊发寒,正是因为它是新制的。
赵珩让尚衣监为他定制了衣衫,颜知看见的只是一身,未见的更不知几数。
有什么事让赵珩重新起了当年的念头,在皇宫中,为他准备的牢笼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搭建了起来。
可颜知想来想去,自己近来都没有违逆赵珩,甚至近来因为亲近薛王的原因,赵珩正心情大好,又何至于忽然在七年后再次动了软禁他的念头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赵珩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而凭借着自己对赵珩的了解,和心底的直觉,颜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母亲,因此,才直接找上了季立春。
没想到稍一诈,就诈出了真相。
“你是说,圣上准备幽禁你?”季立春像听懂又像没听懂,“可这和你母亲的病有什么关系?”
“具体的,我解释不清。不过是与那人互相提防了那么多年,累积下的一些经验,培养出的一些直觉罢了。那都不重要……季太医,求你告诉我,我娘的病……”
季立春不安的看了看已经紧闭的窗,压低声音道:“可是颜大人,即便知道真相,您又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