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天子御刑> 第104章

第104章

  赵珩不杀他,也不放他,那么他再找机会下手便是。
  无非再屠一回龙罢了。
  但是……如果赵珩愿意放他走,颜知想,那就互相放过吧,他也累了。
  “陛下若真有歉意,便允臣回乡吧。”
  “……”赵珩沉默了很久,始终没有回答。
  颜知挣动了几下,赵珩这次倒没再拦阻,翻身下马后,伸手去扶颜知。
  颜知却不握他的手,从黑马的另一侧跃下,略显狼狈的摔了下来,他踉跄了几步,稳住脚步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赵珩看着他的身影远走越远,眼神也越来越黯。
  他曾不止一次地想过,颜知若是不在了,他反正活着也没劲,不如随颜知一起去了。
  只是眼下,他私心还想和颜知多缱绻几年。
  且不论有没有下辈子,就是有,他自知杀孽重,下辈子他投生猪狗都难说。
  而颜知和他不同,颜知的双手太干净了,他的眼睛,他的心,他整个人都太干净了。
  自己每次杀完人后,别说血,连血腥味都不会沾染,颜知则没有那样的本事,每次出现在现场,没动手,却总把自己搞的很狼狈。
  可他们若一同死去,一同站在地府判官的面前,保管颜知才是那个身上一滴血都没有的人。
  赵珩很清楚,这一生纠缠结束之后,他便会撇下自己,去更好的地方了。
  死后如何他也顾不到,人生在世,横竖就这么几十年,既然如此,他自然一刻都不能浪费。
  都是那季立春的馊主意,说什么“要想治好颜知的心疾,原来的陛下就必须死。”,害他一个多月见不着颜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季立春是大夫,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治病,赵珩也差点被绕进去了,忘了自己只是想要留住颜知。
  仔细想想,哪有那么麻烦?如果他要逃,就把他锁在深宫中,找几百个人盯死了;如果他想寻死,便挑断他的手筋脚筋,或毁了他的神智,让他变成一个傻子。
  只是颜知永远不会对他露出那种笑容罢了。
  但那是更奢侈的追求。
  一个温饱都不能满足的人,如何敢肖想更多呢?
  第88章 追寻真相
  “陆大人!”
  陆辰回头,见到昔日同僚宋融向他走来:“真是许久未见!”
  他俩上一次见还是在大理寺,傍晚刚离开长乐宫的陆辰,来找宋融打听[判官案]近况。
  得知判官已有数月不曾作案,陆辰喃喃说了一句:“或许将来……都不再有判官案了。”
  他这么说是因为听说皇帝虽然醒了,却把一切都忘了干净,如果[判官]真的是当今圣上,那么将来不会再有判官案也是合理的推测。
  这本是好事,只是这样一来,判官案恐怕再无真相大白的一天,恩师的死也不再有定论,他难免感到遗憾。
  不过宋融听完就笑了:“这才三个月不到,这才哪跟哪?”
  陆辰一怔,当即反应过来对方言下之意:“怎么?判官案先前也停过么?”
  “你接手此案不过几月就调去了翰林院,只怕连卷宗都还没翻完吧。”宋融抱着手故作高深道,“那[判官]那可是在我们雍京为祸十余年,我记得很久之前,就我刚入朝那会儿,案件也曾中断过三个月。”
  陆辰急忙追问是何时,宋融也记不清了,于是带着陆辰去找了管理库房的杨主簿,两人在堆积如山的卷宗里翻找了一晚上,终于,宋融那边出了声。
  “呐,找着了。丰平二十八年……八月至……”宋融一边翻一边道,“十月。”
  “丰平年间……”陆辰探头去看,同时在心中略微算了算,“也就是,大约十年前么?”
  “是啊。还是先皇在位的时期呢。”宋融摸了摸下巴,陷入回忆的同时,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伤感。
  他忆起了曾经的大理寺卿。
  当年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寺丞,有幸跟着足智多谋的司马大人,着实受教不少。他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司马大人没有出事,判官案会不会早有定论了?
  颜大人虽然也是恪尽职守,心细如尘,各种疑难案件都难不倒他,唯独这桩判官案,好似天生来克他似的。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已经十年了,那么多人来来去去,如今,听说颜大人也要走了,他却还在大理寺坚守。
  宋融如何不唏嘘呢?
  陆辰完全没有意识到身边的人陷入了情绪,只是低着头在卷宗上翻来覆去的看,又自己在那反反复复地想。
  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站起来就往外走,留下旧同僚坐在一地要收拾的卷宗里目瞪口呆。
  那日一别,便有半月未见。
  宋融只听说陆辰连日告假,既不去翰林院,也不去长乐宫,整个人消失的无影无踪,再见面,便已是今日的狩猎大会。
  陆辰回身,脸色有些不太自然:“宋大人。”
  宋融见他有些魂不守舍,将马拴好,走近了几步,关切地问:“陆大人这是……病了?”
  陆辰揉了揉自己的脸,强打起精神一般露出一丝笑来:“没有。只是近来没有睡好罢了。”
  “那这半个多月……”
  “哦,我没在雍京。”陆辰道,“去了一趟外地。”
  “外地?”
  陆辰像是想了想,随口说了句:“呃……回了一趟老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