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颜知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季立春头皮发麻,皇帝实在是脸皮够厚,颜知三句不搭理一句,换了一般人早就自讨没趣闭嘴了,他却依旧可以安然自若地想问就问,想说就说。
这脑子里大概是少根筋的。
“对了。”赵珩从怀里掏出一个宝蓝色的香袋,道,“这个,你忘在客栈了。”
颜知无动于衷:“你留着吧。我不需要。”
“收着吧。”赵珩将香袋往颜知手里塞,“这个对我没用,对你却很有好处。你看你昨夜睡得那样好,衣裳被人脱了都不知道。”
真是大大的好处啊。只不过,对谁而言?季立春在旁憋着,只怕自己这张嘴乱说出什么,惹来杀身之祸。
颜知胸膛起伏了两下,显然是被气得不轻,碍于旁人在场,闭了闭眼,没有发作。
“别生气,我没做什么。只是觉得你那样穿着衣裳睡得不会舒服,就帮你脱掉了外袍。”
赵珩前半句话还算无辜纯良,后面便开始故态复萌,“其实,许久没与你欢好,脱到一半时,是想要做点什么的……但我怕你病情加重……”
“我再说一遍。”见他开始乱说话,颜知出声打断了他,“我没有病。”
“那今晚我们……”
“不是那个意思!”颜知终于发出火来,将那香袋扔回赵珩的怀里。
季立春脸上快要挂不住了,他一定要坐在这里听这种虎狼之词吗?
如果是陆辰那个呆瓜脑子坐在这听,可能还不会如此敏锐。可他毕竟是个好男色的人啊……这画面感也太强了吧。
“……陛下,卑职先出去吧。”季立春弱声道。话音刚落,便感觉颜知的目光在他身上戳了两个窟窿。
季立春这才想到,原来颜知送走车夫,是不愿和圣上单独在那小马车里挤挤挨挨。
既然圣上必然要跟他同车,他便索性找第三个人横在他和皇帝中间。
饶是被拿来挡枪,季立春都忍不住要给他竖个大拇指。
高招。真是高招。
天地良心,他真是因为担心颜知,加上想写完那本医典,才甘愿踏上这趟泾阳县之行的。
可出发时,没人告诉他这一路会看见皇帝割人头这种画面,更不要说圣上临幸宠臣可能需要拿自己当垫背这种事了。
季立春讪讪坐了回去,一路看天,叫苦不迭。
第107章 白塔村
思南一边赶车一边看天,越看越觉得不对。
果然,马车刚过乾县,天上便忽然下起鹅毛大雪。虽然天色还没暗,但路上白茫茫一片,车马难行。
瑞雪兆丰年,本是吉兆。可不管来年地里什么收成,反正眼下赶路是赶不了了。
思南看了看地图上有个小村落,于是小心驱车前行,在入夜前赶到了那个名叫白塔村的地方。
那村子看上去还挺富庶的,官道旁是大片的良田,村民的屋子都依山而建,一眼望过去鳞次栉比,起码有上百户人。
尽管如此,那毕竟只是个小村落,里面没有像模像样的客栈,只有村口一个农户家留着几间客房,给逗留的旅人商客充作半个驿馆。
思南将马车赶到农户院子前,说明了来意又给了银钱,主人见这一行人出手阔绰,不似普通贩夫走卒,急忙去后厨杀鸡煮食用来招待。
这户农家在前院搭了个避风的暖棚,以供打尖的客人坐着用餐。里面已经坐了两个商贩模样的男人。
刚安顿下来,思南和季立春便又在那鞍前马后的伺候赵珩煮药。
颜知独自在暖棚里坐着发呆,忽然,在他背后一左一右地探出了两颗小脑袋。
两个扎着小髻的女孩好奇的看着这个不寻常的客人,大一些的六七岁,小一些的只有三四岁,两人都不大,却看出颜知身上的衣衫素净却好看,与寻常客人不同。
年纪较小的那个女孩还在吃着手指,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伸出黏糊糊的手摸了摸颜知衣袖上绣的流水曲纹。
“厚厚看。”
她年纪小,说话还有些含糊,另一侧年长些的小姑娘却已经懂事许多,托腮笑眯眯的,声音清脆:“嗯,真好看!”
颜知垂眼看着两个小姑娘亮亮的眼睛,心生怜爱,拿出袖中的手帕,确认了上面绣着同样的流水曲纹,才递给女孩们:“送给你们,拿去吧。”
姐姐露怯不敢接,颜知便给了一旁的妹妹。
妹妹捏在手里看不够,还要盖在自己脸上,姐妹俩正笑得开心,一个农妇从后院端了两盆菜过来:“阿云,阿雪,别烦着客人。”
农妇走近,将两盆菜摆在颜知面前的桌上,拿了妹妹手里的帕子放在颜知面前,然后不好意思的在围裙上搓着手:“客人,实在不好意思,孩子小,不懂事。”
“无妨,这是我送给她们的。”颜知温声道,重新将帕子给了年幼的女孩。
说话间,他留意到农妇的围裙下小腹隆起,看上去已快要临盆。
农妇推辞不过,只能道:“阿雪,还不谢谢客人。”
失而复得,名叫阿雪的女孩非常高兴:“谢谢。”她身后的姐姐阿云也跟着道了谢。
远处药炉子前的赵珩在人堆里伸长了脖子。
颜知全身上上下下的行头都是他命人置办的,这衣衫这帕子都不例外是属于他的东西,可见颜知拿去送人,他竟然有些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