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天子御刑> 第149章

第149章

  “无论如何,在季大人介入之后,陛下的心性似乎的确转变了许多。”
  颜知并不知更多的事,在他看来,就是在重阳日之后,皇帝亲近了季太医,随后心性才发生了一些转变。
  “昨夜,我与陛下长谈,陛下愿意放我十年自由,这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十年……”陆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陛下忽然愿意回雍京。”
  “十年之后呢?”季立春立刻问。
  “……我没想好。不过……十年时间,也够我慢慢想了。我与他之间的事……恐怕的确要花十年时间琢磨吧。不过,好在有了这段时间的自由,我会仔细考虑清楚的。”
  陆辰听他这么说,顿时放心许多,也打心底为颜知柳暗花明的境遇感到高兴。
  季立春眼中却仍旧有隐隐的不安。
  眼前的颜知,潇洒豁达,从一个受伤的少年,经历了巨大的磨难,蜕变成一个看透尘世的智者。
  而他这等世俗庸人,又如何能揣度那历经风霜之人的想法呢?
  “好了。就说到这吧。”颜知理理衣袖,对着二人拱手道,“山高水长,恕不远送。”
  “我祝二位,前程似锦,壮志得酬。”
  “但愿来日,有缘再见。”
  第126章 十年后
  十年后,雍城。
  衡朝的百姓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又一年的除夕夜。
  大衡正国力鼎盛之时,国都雍城自是彩灯高悬,灯火辉煌。繁华街道上,满是庆祝新春的祭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西直门外一座茶楼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连里边最靠南的雅间中也避不开那些喧闹。
  年过半百的杨思南为眼前的二人各沏了一杯茶。
  “陆尚书,季神医,请用茶。”
  坐在他对面的二人,一位是曾经的太子少傅,如今的吏部尚书,不到而立之年便入内阁,前途无量,地位清贵的陆辰陆大人;另一位,是早已辞去太医院官职,云游四海,颇有盛名的神医季立春。
  季立春适才回到雍京,先前还未与陆辰见过面,今日来赴杨统领的约,倒没想到会在这里与对方不期而遇,一时恍惚。
  自己年岁见长,两鬓已有白发,而对方仍是丰神俊朗,褪去了青涩样貌,却只见稳重,不见沧桑。
  “季大夫是何时回来的,怎不去陆府通知一声?”陆辰道。
  “这几日才到。也不准备久住,便不打算去叨扰了。”
  “说什么叨扰?”陆辰不知对方何以如此生疏,虽然六年未见,他仍当对方是交心之人,“你还不如就住我府上。小女五岁了,自幼便念叨要做女医,一直想见见赛华佗。我说,赛华佗是爹爹的朋友,她竟然说我吹牛不知羞。”
  “……”季立春喝了口茶,笑笑没有回答。
  “咳咳。”杨思南打断了叙旧,点明了正题,“趁着今日休沐,特将二位请到这来的用意,想必二位也明白。”
  季立春抬了抬眉毛,提起精神,顺水推舟地转移了话题:“是为了十年前大理寺卿的事?”
  “正是。”杨思南道,“我已老态龙钟,在卸任之前,唯愿替陛下完成这一件差事。两位若有什么线索,还望提点一二。”
  他口中的陛下,便是前不久刚刚退位,当上了太上皇的赵珩。
  十年之期还剩三个月的时候,那人便迫不及待的将皇位传给十七岁的太子赵珏,突然之间再不理会朝政。
  好在太子殿下谦逊而宽厚,十年来又都以储君身份教养在长乐宫,顺利继位后,在百官的协理下,便慢慢的开始对朝政得心应手起来。
  好好的皇帝说不当就不当了。赵珩存的什么心思,百姓不知,百官不知,在座的三人却都知道。
  这十年来,赵珩度日如年,每天每夜都在盼着时间能快点过去,无非是等着十年之期一到,那人能守约到他跟前,从此一生一世,双宿双栖。
  陆辰道:“爱莫能助。”
  竟四个字把杨统领回绝了,也是不怕得罪人。
  季立春汗颜看向他,还想替他润色几分,他竟又开口添了把火:“别说陆某毫无头绪,就是知道颜大人的去向,若非颜大人亲自现身,陆某也不会将他的去向透露出去。”
  这句话真的有说的必要吗?啊?
  季立春扶额,继而沉默苦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哪怕在官场十余年,榆木脑袋还是那颗榆木脑袋。
  思南直来直往,倒是没怎么往心里去,只看向另一人:“季大夫呢?”
  “我很想帮忙,可实在也是不知情。”季立春道,“这十年来,我也未曾收到过颜大人一封信。云游至咸阳时,我还去泾阳县打听过,据说颜大人早在十年前便已不在那里了。这些,杨统领应当也查到过了吧。”
  思南点点头,又问:“那依二位之见,颜大人可能会去什么地方?再小的可能性都可以提一提,我可以派人一一排查过去。”
  陆辰眼神有些黯淡,道:“十年前,我与颜大人私交有限,远观只觉得他像一叶扁舟,漂泊无依,实不知他的根系连在什么地方。”
  “何止是你……我与颜大人相识八年。也不知他除了泾阳县还有什么别的去处。”季立春说完,问道,“杨统领调查过整个咸阳了?除此之外,还调查过什么地方?”
  “调查了雍京,咸阳……”思南道,“还发了告示,重金悬赏,举国寻找一柄短剑,那柄短剑是十年之约的信物,颜大人曾答应陛下会随身携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