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天子御刑> 第154章

第154章

  走到那五重塔下,发黑的血迹触目惊心,陈旧的腐臭令人作呕,赵珩却仿佛没看见也没闻见,扶着塔壁踩着石阶往塔顶走。
  想到十年前,颜知也曾经踏上这些肮脏的石阶,他便觉得自己走在一条通向对方的路上。
  爬到塔顶时,赵珩已精疲力尽,吃力的靠着塔壁坐了下来。
  他左手扔握着短剑,单臂抱着膝盖,另一侧右臂不自然地垂着,不停涌出的鲜血沿着石阶,溪涧水似的,一点点往塔下流。
  塔顶的景色很美,透过石洞能看见天际的云卷云舒,还有山下的大片水田。
  颜知临去前,是否也看见了这样的景色?
  想想真不甘心。
  这十年里,自己做了那么多事,又改律法,又兴学堂,赈灾救民,平定叛乱,推行改革,安定民生。
  这十年里,珏儿也褪去青涩,长成了那样英武的君王。
  而颜知一件都没有看到。
  他在这里睡了十年,睡过了头,都忘了要守约来找自己了。
  难道从提出十年之约的最初,他便已经做好了失约的打算,自己期盼了十年的阔别重逢,从一开始便不可能发生么?
  赵珩仰着头靠在冰冷的塔壁上,没有被血污染的那一侧黑色眸子,半睁着看着空无一物的塔顶。
  眼帘越来越重,眼瞳渐渐涣散,恍惚间,他好像看见一个人影在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那人穿着干干净净的麻布青衫,黑发拿一支木簪挽着,对着他躬下身,露出亲切的笑。
  好像青麓书院山下,第一次见面的模样。
  他就知道,颜知不会骗他。
  他们是彼此的知己,颜知不会这样待他。
  赵珩定定看着对方,忽然感觉全身又有力气了,自己好像也变回了少年时的模样,两腮赛雪,乌发玉冠,一袭白衣,滴血不沾。
  “颜知……”赵珩手里的短剑“当啷”一声落地,“拴着我……”
  他呢喃着说道,
  “别让我……再来人间了……”
  这人间,太苦了。
  第130章 那位客人
  季用带着人走进书房时,少年天子立刻从成堆的奏疏中抬起头来。
  他天生浓眉大眼,如今脸上虽稚气未脱,却已依稀可见将来剑眉星目的相貌。
  “陛下……”季用道,“人带来了。”
  在大太监身后,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举止局促地跪了下去。她身穿一袭绿色襦裙,是民间寻常人家的打扮,但看上去生活上还算比较富足。
  少年天子端坐在宽大的御案前,注视着前来的少女。
  “起来吧。”
  他身穿玄色龙袍,帝王的威仪自然散发,但眼中却透露着几分好奇,几分悲伤。
  “你叫什么名字?”
  少女起身抬头:“我叫荣——”
  “大胆——”季用声音尖利喝停了少女,“刚教过你怎么回话,都忘干净了?回陛下的话!”
  少女吓了一跳,慌忙跪了回去,改口道:“回、回陛下的话!民女荣秀云。”
  “季用。”赵珏见少女惊骇不已,便朝大太监偏了偏头,温声道,“你先出去吧。”
  大太监应声退下后,赵珏再次对少女开口:“荣秀云,起身吧。”
  “……”那个叫荣秀云的少女被方才那一吓,还没缓过神来,在地上瑟瑟发抖。
  “你不要怕,朕传召你,只是想问一些事。你只管照实回答,无论答案是什么,朕都不会为难你。”
  荣秀云这才从地上爬起来,却仍旧深深低着头。
  “听说,你们家曾经是白塔村的一个农户。十年前,拿着礼泉县下发的路引,举家搬去了凤阳县?”
  荣秀云仔仔细细的听清了问题,然后有些含糊地“嗯”了一声。
  “能和朕说说么?”赵珏的句末有些发颤,“那个给你们家路引的人……”
  白塔村的血案已过去了半年,皇考早已顺利下葬皇陵,尽管陆尚书已劝了他无数次,他却还是没法轻易放下这件事。
  自那日之后,杨统领便百般自责没能追上先皇,颓然辞去了侍卫统领一职,且郁结于心,一病不起。
  在杨思南临终前,赵珏才从他口中,得知了十年前的云天崖上发生了什么,得知了皇考与那个人的十年之约,以及皇考去往白塔村做出那些事的缘由。
  陆尚书劝他放下,不要揭开这段尘封的事。可他如何做得到呢?
  他的名字是珏,小时候,父皇和他说过,“双玉合一为一珏”。
  那时他问,他继承的是父皇的斜玉,那另一个玉是谁?父皇神秘兮兮的告诉他,另一个玉,是颜如玉,也是君子如玉。
  别说当时懵懵懂懂,就是如今也不太懂,可就像冥冥中早有注定,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两人,偏偏也是这“双玉”。
  他的双玉,先后玉碎在了那个叫白塔村的小村落,一个遍体鳞伤、声名尽毁,一个死因不明,尸骨无存。
  要他如何克制追寻真相的冲动?
  尽管有了杨思南的坦白,真正调查起来也并不容易,派出去的人费了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追寻到一条线索。
  十年前,颜大人曾托同窗卢举真的关系,向隔壁的礼泉县县令,为白塔村的一户人家要过一道路引。
  凭借这道路引,那户人家得以举家迁往了凤阳县。
  抱着微茫的希望,赵珏派人找到了那户人家,证实了十年前有人给了他们一道路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