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分界 第42节
“以前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大家都看婆婆的面不跟他计较罢了,现在婆婆可已经没了。”
“不听话,给他撵出寨子去!”
“……”
“……”
屋里,守着婆婆的胡麻,听了小红棠爬来爬去的转叙,已经怒从心头起。
二世为人,又怎么会听不懂弦外之音?
那群人,尤其是崔家,哪是考虑什么其他,这是担心婆婆进了老火塘子,会影响了老火塘子对他们的庇佑?
来到这里时间已经不短,他也明白了一些这世界的常识,虽只是一个寨子里的人,先人们也葬在了一处,但是寨子里这四姓诸人,暗地里较劲争执,可也不少呢!
不少人都相信,老火塘子是有灵的。
不光是帮后人辟邪袪病,还保佑自家安稳,多子多福,哪一姓在老火塘子里埋的先人更多,老火塘子的赐福便更向着哪家的后人更多一点。
便如崔家五个兄弟,再加上偌干崔姓旁族,可算是寨子里的一个大户。
但老族长所在的周家,却是在寨子里生活时间更久,葬的先人多,所以族长是周家出来的。
按理说胡家只一个婆婆,葬进去无关紧要,无非是胡麻受些庇佑。
但崔家人却担心,婆婆本事大,一个顶十个百个,生怕她帮胡麻抢去了寨子里的福分。
自己无意于这些,也知道婆婆根本不在这里,只是照她吩咐行事。
可饶是如此,听得了这些人如此算计,心里的火,也有些腾腾的按捺不住了。
“撵出寨子去?”
正当胡麻心里暗想着对策,却忽听得外面一个响亮的怒喝:“我看谁敢?”
灵堂内外,众人齐齐看去,就见是二爷。
他刚打了一捆烧尸木,背着回来了,年龄已是不小,却耳聪目明,再加上崔家老三刚刚嗓门不小,二爷远远听见,便已经怒不可遏。
柴都不卸,便大声吼着道:“你们崔家如今霸道的狠,来来来,让我瞧瞧你们崔家兄弟的本事。”
“啊?”
一见二爷来了,一群人顿时犯了难。
尤其是崔家兄弟,平时仗着族人兄弟多,做事也颇蛮横,不仅他们家在寨子里凡事拔尖,就连崔蝎儿在小孩子群里,那也是一呼百应的,换了其他人,早一个耳光甩了过去。
但偏偏见着了二爷,心里发虚,这位老人不仅辈分高,而且一身的武艺,那也是十里八寨最有名声的。
崔家五个兄弟,加起来,都没把握够二爷打。
况且二爷割了一辈子太岁,与血食帮的管事人也都认识,最是寨子里招惹不起的类型。
崔家人一时噤声,不敢接话,而二爷则已大步走到了跟前,向老族长喝道:
“哥,你也老糊涂了,由着他们说这些混账话!”
“咱们大羊寨子,能在老阴山里活命,只是靠了祖宗们的庇佑?”
“那活人就光供着祖宗们就行,不用自己积阴德了?”
“……”
边说,边扫向了其他人,他眼神明亮,如火炉熊熊燃烧:“咱们大羊寨子里,多少人家受了婆婆的恩惠,外面十里八寨,受她老人家恩惠的可也不少。”
“你们真办了这么缺德的事,让别的寨子怎么看我们?”
“以后咱们大羊寨子,还有脸在这老阴山里立足?还有脸出寨子?”
“……”
这一番话说的刚刚还颇活跃,心思也有些动摇的老族长,皆是心头一震。
老族长也扫了崔家几兄弟一眼,摇了摇头,叹道:“这话说的在理,无论怎样,婆婆都是要请进咱们老火塘子里面的,这跟结没结亲没关系,胡家,就是咱们大羊寨子里的人呀!”
其他几位辈分高的老人,也跟着点头附和。
崔家几兄弟明显是不太服气的,但见二爷真动了怒,却也不敢再多说话。
悄悄过去跟崔家太奶奶说了些话,这太奶奶也阴着脸被扶回去了。
丧事继续举办,仿佛这悄声的议论没有发生,到了晚上,二爷并寨子里的一众小年轻,都陪着胡麻为婆婆守了灵。
第二天天才刚蒙蒙亮时,寨子外面,便有人忙忙地赶了过来说着:“蟒村,狸子寨,还有八里铺子的老刘家,听说了大羊寨子婆婆没了,都赶来吊唁了……”
老族长惊的忙穿衣过来迎,想起了昨天二爷的话,倒是冷汗涔涔。
亏得昨个没听崔家的,否则今天大羊寨子可不好收场!
……
……
而这整个过程中,胡麻都只是冷眼旁观,并没有轮到他说些话,或是做些什么。
只是经了这件事,也算了解了这寨子里的人情冷暖。
婆婆在那些人眼里,可是真的已经没了。
而面对这么个帮扶过寨子里这么多人的老人,才刚刚去世,便有人对她不尊重,甚至还想着欺负她留下的小孙子?
真是朴素实在的可爱啊……
倒也因着以崔家为代表的那些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想到了婆婆之前对自己的好,这心里的悲痛,却是渐渐变成了真的了。
而在整个丧礼期间,因着寨子里人都觉得胡麻大病初愈,也不怎么认人,对于寨子外来的人,都不熟悉。
再加上他年龄小,也不懂这些规矩,于是呵斥了崔家人后,便以二爷和老族长为主,一帮左邻右舍帮衬着,守灵,治饭,布置灵堂,熙熙攘攘一整天。
到了晚上,胡麻亲自背了婆婆,送进了老火塘子。
烧尸木点上,火光四起,烟尘烈烈。
胡麻跪在了老火塘子前,他如今炉火旺盛,已经不那么容易见鬼了。
但恍惚之间抬头,也隐约看到了那片黑烟里,婆婆身影依稀出现,向着自己温和微笑。
背后一群虚幻的大羊寨子先人,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明明知道婆婆只是暂时离开办点事,又牵扯到了遗蜕等事,但看着她的尸身被焚烧,心里却也莫名的割痛,一时烟气熏了眼,眼眶微微发红。
旁边的人见了,都暗暗的点头,感慨着:“这胡家小子,还是长大了呀。”
“知道心疼婆婆了,也算婆婆没白疼他……”
第39章 镇岁书
抓一把粗粝阴冷的塘灰,放进了粗布荷包里,扎口系紧,随身携带,胡麻便有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第一个护身符。
而有了这护身符,他也就有了安眠一整晚的资格……
而按照寨子里的规矩,婆婆去世了,有人在家里住着比较好,表示这个家里还有人,所以二爷也没急着叫胡麻回庄子里,而是留下来住了几天。
而胡麻也并不着急,他同样需要时间与空间,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事情,了解一些事情。
前往庄子里见二爷之前,胡麻在寨子里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夜里甚至要靠了婆婆的念咒声,才可以不受邪祟侵扰。
但这一次回来,身体里点了炉子,又有了护身符,倒解决了这个时时被邪祟侵扰的问题。
他独自一人住在了婆婆留下的草屋里睡了一夜,无事发生。
只不过,没人帮着做早饭了。
但早先抢着干活,好好表现的胡麻,倒也不是那种娇贵性子。
哪里打水,哪里磨面,屋里哪个罐罐是粗盐,哪个罐罐是酱菜,还是知道的。
喂饱自己没问题。
在送走了婆婆的初几天,寨子里的人对一下子孤单了下来的胡麻,也颇多照顾,给几张饼,挑两担水。
当然不是看胡麻的面子,都是记了婆婆的恩情,或是觉得胡麻十五六岁年纪便只剩了孤零零一个可怜他罢了。
可过了几天,大家也就渐渐习以为常,仿佛无事发生过。
而胡麻安稳住在了婆婆留下的小屋里,也默默地把婆婆留下来的东西清点了一下。
不知道婆婆是不是早就做好了与孟家那只鬼同归于尽的准备,她仿佛提前就安顿好了胡麻的一切,小红棠,她托付给了胡麻,八字帖留在胡麻身边,小红棠便跟定了胡麻。
这小丫头平时贪玩,也经常跑的没影了,但胡麻只要烧上一枝香,她就知道回家来了。
按婆婆的说法,小红棠这样就变成了自己的小使鬼?
不知道使鬼是用来做什么的,但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小丫头,能做的事情应该很多?
起码去崔家偷块腊肉,应该没人发现吧?
婆婆留下来的第二件东西,便是那一个黑瓷罐子了。
胡麻清楚自己身上的问题,婆婆应该也清楚,所以才给自己留了这一罐子。
里面,居然是一颗一颗的药丸,塞得满满。
药丸鲜红,捏在手里,会有血丝渗出来,一颗有玻璃珠大小。
“这都是血太岁?”
胡麻嗅了一下,便觉得气味熟悉,应该差不离。
自从外出去找婆婆,足有三四天没吃过任何一点太岁的他,在为婆婆办完了丧事之后,便吃了一颗,立刻就觉得自己的身体,热烘烘了起来。
此前消耗了不少的炉火,也随着这一颗血药丸的吞下,渐渐得到了补充。
他暗自叹着:这都是婆婆给自己特意留下来的,救小命的东西啊!
只不过,这一颗,并不足以让自己像之前大口吃肉一样,获得那么大的进益。
但是每两天吃一颗,却也足够支撑着自己身体不出问题,而且这一身炉火,保持一种正向的增长了。
早先看过,自己的道行,已经有了一炷半香,也不知这罐子里的血食丸,全部吃完之后,能不能达到三炷香的程度。
当然,胡麻心里也不由得想着:“婆婆临走之前,倒没跟自己说,这血太岁哪里来的,只说这老阴山里的血太岁,快被她割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