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黄昏分界> 黄昏分界 第53节

黄昏分界 第53节

  也没有什么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口号,只是一堆乱石,再加上横倒的枯树拦住了去路,一帮子穿得破破烂烂的人走了出来。
  有人手里拿着粪叉,有人扛着镐头,甚至还有提溜了一根棍子的,手里拿着石头的,远远地就向着牛车上面的人作揖:“过路的乡亲,求您行行好吧……”
  “咱家寨子遭了灾,撑不到开春了,您行行好,给点粮食养活孩子。”
  “明年秋收之后有了粮,你还到这儿等着,咱们加了倍的把粮食还给您呀……”
  “……”
  牛车上的少年们都不知所已,二爷却是大手一挥,跳下了牛车。
  然后一开口就带了哭腔:“乡亲哎,咱寨子也穷啊,你看这都准备着去城里卖孩子了。”
  “不过车上带的干粮倒还有点,您不嫌弃就拿上。”
  “年头不好,咱老阴山里乡里乡亲的,全靠了彼此帮衬着才能活命呀……”
  “……”
  一口袋糙米,给对方倒了三大碗,对方明明看车上还有半袋子,居然也不多要了。
  还热心肠的上来搬开了石头枯木,并指点:“过了这岔道往前走二十里,是个乱葬岗子,有刨坟吃人的野狗,还有死后不宁的阴鬼,你们可小心点着,千万别在夜里往那边闯啊……”
  “谢了谢了,咱后会有期。”
  二爷抱着拳与对方道别,远远地看他们又将石头给摆上了。
  胡麻仔细瞅着二爷的一言一行,直觉告诉他,或许这些江湖阅历,用处倒不比自己学的把式更少。
  倒是牛车上的少年们,等走的远了,便有跃跃欲试的,说刚才该动个手的,虽然咱一共六个人,但不见得治不过他们,被二爷往脑袋上抽了一巴掌:“以后就别说这个话。”
  “走江湖若靠了打打杀杀,你啥时候杀得完?”
  “……”
  一路增长阅历见闻,第四天头上,已经到了明州府城前。
  胡麻远远地看了一眼,便见平地上骤起了一座大城,远远看着,倒有几分气派,到了跟前,却见这城头是不小,但也土里土气,墙上修修补补,还有些斧凿火燎的痕迹。
  如今离着太阳落山,还有一指,城里大门便已关了,只剩了左右小门开着。
  二爷提前跳下了车,牵着牛到了城门前,那衣着破烂,无精打采的守城官,见是一个老头再加几个毛孩子,便也有些不耐烦,摆着手道:“今天晚了,进不得城,在外头等着吧!”
  二爷忙陪了笑脸上,拿出了当初那管事留的号牌,道:“官爷您瞧,咱是去红灯会里拜娘娘的。”
  “这车上几个孩子,都是红灯会要的伙计。”
  “……”
  “娘娘会的?”
  那守城官倒是改了下神色,打量了一下胡麻等人,侧过身来,还指明了去处:“贴着路边走,看好牛别拉了粪,去西城掉竿儿胡同,就能找见红灯会的灯笼了。”
  “……”
  二爷殷勤答应着,赶着牛车入了城。
  正是夜幕将临时分,在大羊寨子,乡亲早就已经归了家,没准晚饭都吃过,躺床上进行那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了。
  但这城里气象确实不同,两侧雕楼点起了华盏,人声鼎沸,过往客商身穿锦袍,或坐轿子,或骑了高头大马,巡视山神般在街道中间缓缓行过,货郎摊贩,高声叫卖,招徕顾客。
  一群大羊寨子里来的少年们眼睛都看得直了,包括了胡麻在内。
  那些少年们是没见过,胡麻却是在影视剧里见过不少,但又觉得有很多地方不一样,更多了几分淳朴真实感。
  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了一个健壮的男人,背着一个神色慵懒的小脚妇人,匆匆在车前跑过时,少年们更是一下子眼睛都直了,胡麻也跟着看了过去。
  二爷一眼瞥见了他们模样,冷笑着,虚挥了一下鞭子,道:“瞧个啥?那是龟公,背着窑姐儿服侍酒楼里的大老爷们的。”
  “你们可千万记得,学到真本事前,谁也不许玩这调调……”
  “……”
  “这玩意儿居然也有外卖?”
  胡麻都觉得长了见识,少年们更是一个个兴奋起来:“二爷,这调调怎么玩?”
  二爷来了精神,给他们一顿夸耀,什么听曲,什么喂酒,什么双陆,什么一个月不洗的小脚,说的很是细致入微。
  但说到关键处,戛然而止,有个没听过瘾的,顺口来了一句:“然后呢?钻了被窝之后……”
  二爷表情一下子有些尴尬,回头就抽了他一巴掌,骂着:“问这么多干什么?”
  “不学好。”
  “……”
  “……”
  他们在城里走的缓慢,倒大半个时辰才赶到了西城的掉竿儿胡同,见着这里果然与别处不同,行人往来,多穿黑色衣裳,系了宽大腰带。
  街头巷尾,居然都点了红色灯笼,但又与办喜事的不同,带了些阴森氛围,二爷到了胡同口,停了牛车左右张望,不多时便有两个穿了黑衣的汉子,过来询问是干什么的。
  二爷忙老实说了,这两个汉子脸色渐缓,指了前面一处宅子:“过去吧。”
  赶了牛车过去,二爷让少年们也都下了牛车,还让他们提了提腰带,擦掉了脸上的灰,这才赔上笑脸,小心地往院子里一瞅。
  便见四方院里,有个穿了短衫,留了两撇小胡子的老头,正在石榴树下坐着抽旱烟,瞥见了二爷,正待要问,二爷便忙迎了上去,说了来历,奉上了管事给的号牌。
  “这离开坛拜娘娘还有几天呢,怎么这么早就送来了呀?”
  那留了两撇小胡子的老头接过号牌扫了一眼,神态只显得懒洋洋的。
  “山路不好走,怕耽误工夫不是?”
  二爷陪笑回答着,又拿出了牛车上放的粗布袋,打开口子,送了过去。
  见那布袋脏兮兮的,这老头本有些嫌弃,但是眼神一扫,却见里面是三条干巴巴的腌肉,心下觉得奇怪,由着二爷递到了跟前,伸手捏了捏,放进了嘴巴里面。
  上下嘴唇一吧嗒,眼睛便忽地亮了。
  忙忙地接过了布袋,人也站了起来,笑着作揖道:“老兄太客气啦!”
  “都是自家子弟,你弄这些子做什么?”
  “这青……这几条子腌肉,我也吃不完,就暂且收着,回头帮着你们各人那里送送……”
  “……”
  “可是,可是。”
  二爷并没有露出怀疑什么的小家子气,连声答应着:“寨子里穷苦,也没啥好东西。”
  “就点子腌肉,您别嫌弃就行。”
  “……”
  对方接下了腌肉,便从屋里叫出青褂的小童来,拿进了里屋缸里面收着。
  自己则扯上了衣襟,拿了钥匙,边带路,边笑着道:“地方早给你们空出来啦,先带你们过去住着。”
  “咱们是二十九号跟了香主开坛,拜红灯娘娘,那是咱娘娘的寿辰。”
  “拜完了娘娘,才给你们这些小娃子安排各自去处呢,但你们别担心,到时候我肯定帮你们挑个好去处,找个好掌柜,能落着工钱,还能学着本事……”
  “……”
  一行人连声答应着,这人便亲自拿了钥匙,将胡麻等人领到了一条街外的某个宅子。
  看着破旧,似是荒废已久,但有着一间体面堂屋,东西两厢,还有门房与马厩,显然也是娘娘会置办的产业。
  管事没带他们进堂屋,而是开了西厢的门,只见有副简单的桌椅,半面靠墙垒就的砖炕。
  “得,到了这里,还是要睡大通铺啊……”
  胡麻心里暗想着,不过打量了一眼,也算满意:“起码比之前二爷那里,睡的宽敞了。”
  转头看着二爷正把那位管事送出院外,自己也想着:“来到这城里,是为了烧香,完了还不知要被发送到哪里做工,那位二锅头老兄,能量如此之大,想必也是娘娘会里的实权人物。”
  “过来这几天,也不知是否见得着他……”
  第50章 学艺艰难
  从牛车上卸下了各自的铺盖卷,四个大小伙子,便兴冲冲地进了东屋里铺上,这靠墙的火炕足有丈余长,睡他们五个是绰绰有余了。
  看看这糊了白纸的窗户,瞧瞧那结实的桌椅与宽敞的空间,一个个的喜不自胜,颇有种到了新地方的新鲜感。
  但很快,便也不知该做什么了。
  这时节不用烧炕,管事也没吩咐别的,这城里确实热闹,但也不敢跑出去玩。
  难不成现在就直接睡下?
  二爷也是向外瞅了瞅,道:“今天晚上该是没人送饭了,你们且等等我。”
  从牛车上取了条搭链背着,出了宅子,倒没多久,便捧了两荷叶包的羊肉包子回来,还顺手打了二两烧酒,就在这空荡荡院子里的石桌石凳前坐了。
  四五个少年忙忙地凑了过来,抓起油糊糊的羊肉包子就啃,一个个吃的眼睛贼亮,若不是因为烫,恨不能一口两个。
  二爷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吃,一时兴起,道:“来,都跟二爷我喝一盅。”
  周大同眼睛都亮了几分,但还有些警惕:“二爷你不是哄我们的?早前我在家里偷喝了口,我爷爷扫把都抽断了。”
  “那是以前。”
  二爷笑道:“现如今到了城里,你们也都算是大人了,可以拿拿味。”
  “以后可记得,要替咱寨子争气。”
  “……”
  少年们便纷纷兴奋的抢酒壶,这一口下去,直辣的舌头伸得跟吊死鬼似的。
  胡麻也照例了一口,只觉热辣呛人,口感还有些浑。
  论起口感,这酒可真不如前世那些精心勾兑的绵甜醇厚,但是自己又能怎么着呢?
  只是心里安慰自己:好歹这里没有工业酒精,这可都是正儿八经粮食酒呢……
  吃了包子,又喝了酒,再加上这段时间一直赶路,没好好休息,四个少年很快便倦了,一个个睡眼惺忪躺到了炕上睡得香甜,二爷直到这时,才从怀里摸出了一把花生来。
  叹惜着道:“我想着,明后天的就回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