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黄昏分界> 黄昏分界 第128节

黄昏分界 第128节

  “瞧着好多凶神恶煞的人在那里晃悠,咱胆子小,不敢过去。”
  “……”
  那渔民见问,忙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客人不过去就对了。”
  “这帮子人可凶哩,昨天在村便闹腾了一宿,这会子都在水神庙那里聚着呢!”
  “……”
  “水神庙?”
  胡麻吃了一惊,低声道:“这帮人真是好大胆啊,水神庙那不是仙家的地方?”
  “他们也敢到了那里动刀动枪的?”
  “……”
  这渔民见胡麻这么说,却是无奈地叹了一声,摆摆手,道:“你不知道,客人,这水神庙啊,早已荒废了。”
  “随着他们闹腾去吧,咱管不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完,耽误了打渔。”
  “……”
  “荒废了?”
  胡麻有些惊讶,道:“这河里没有仙家了?”
  但或许是见他问得太多,这渔民却也不说了,只是低了头造饭。
  胡麻见状,便直接银子开路。
  拿出了一个小点的,约一两左右的小银饼子,悄悄递了过去,道:“乡亲,我一大早的便赶路,正肚子饿,这银子你收着,买你碗粥喝……”
  “啊?”
  这渔民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忙忙推辞不敢收,还说粥就随便给一碗,不要钱。
  胡麻硬是塞进了他的手里,便直接被人请进了屋,擦干净了桌子,不但满满一碗粥盛了上来,还给了一碟子腌鱼佐粥。
  他便一边吃着,一边询问,面对着这朴实渔民,也不用精心编什么谎话了,只说自己以后大概还要经常在这条河上来去,问清楚了,心里也安生。
  渔民收了银子,那就不好不说了,叹惜着道:“这河里的东西啊,可有来历了……”
  胡麻细细地听了,倒又感觉大开眼界。
  照这渔民讲,这河里确实是有东西的,而且一直都有。
  早先便经常闹过水鬼,还有水猴子什么的,渔民代代在这河上讨生活,也都懂得一些土方子,尚能应付。
  但也不知哪一年开始,这河里忽然出现了个厉害的,从那之后,捕捞渔获,愈来愈难,偶尔有掉进河里的,那就没有个还能再活着出来的,两岸渔民也开始害怕了。
  为求平安,开始往河里献祭,先是鸡血,后是猪羊,也算下了血本。
  可就这也不行,竟是越闹越凶,最凶时候,死人不少,两边村子里甚至有娃娃被偷了去的。
  直到后来,有个能人从这里经过,问明了情况,便私底下给渔民们出了个主意,干脆的在河岸上,给这河里的东西建个庙,香火供奉,四季不缺。
  渔民们开始是不高兴的,但村里的长辈明白了,就听了这话,建起了那个庙来,初一时,那河里的东西,倒还挺高兴的。
  有过去烧香的渔民还说,有时候会看到水迹出现在庙里,祭品也有被啃食过的痕迹。
  那段时间,仿佛是河里的东西大发慈悲,渔获也多了一些。
  但没过多长时间,却有一天夜里,忽然雷声阵阵,阴风呼啸,到得天明,有人看到那水神庙破了半边,河里还有着丝丝血迹。
  村民们佯作不知,修好了水神庙,仍是过去上贡,但庙里的贡品,却再也没有被人吃过,而河里的那个东西,自那之后却也是老实了不少,兴风作浪明显的少了,也不敢再索要贡品。
  如是过了几年,渐渐地,这水神庙便也荒废了,倒是这两岸的渔民与这河里的东西,彼此相安无事。
  偶尔也要烧香,用些鸡鸭投进河里,但也没有再像之前那般闹过。
  “这家伙被人坑了呀……”
  胡麻听完了,便也多少有了数。
  早先就想着,这水神庙出现的古里古怪,让人摸不着头脑。
  别说这么一条河里的精怪了,红灯娘娘狠不狠?
  明州府里唯一的一害。
  不仅狠,而且各地庄子里的伙计,还帮了乡邻们不少,多少人诚心的过来给红灯娘娘磕头烧香呢,但就算是这样,红灯娘娘也不敢建庙。
  各地的庄子,那是“柜”,是用来做生意的,而不是用来收香火的,按老掌柜的说法,这庙建起来容易,你也得扛得住才行。
  这河里的精怪却堂而皇之给自己建了庙,这不是找死么?
  想来那经过渔村的能人,不说道行,见识便是过人的,不动刀枪,便灭了这精怪威风。
  了解了这些,胡麻心里有了数,但仍是不能着急,又不厌其繁,细细地问清楚了周围的河况,以及另外一些有关水下东西的传闻,不拘真假,问的特别的细。
  直到吃完了粥,也对这水下东西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才起身与这乡亲告别,并买了一些东西。
  其中,包括了一个盆,一碗米,见他屋子角落里,还有过年时写完对子剩下来的红纸,也讨了一些,香自己身上带着,倒是不用,渔村里没有笔墨,自己用别的方法,也能代替了。
  胡麻带上东西,出了渔村,在村边的稻垛上抽了一把稻草,一边随手编着,一边慢慢地来到了河边。
  这里距离那水神庙还有一点距离,但双方也看不真切。
  胡麻将米倒了出来,用这只碗,盛了一碗河水,然后又回身,找了个僻静的地方。
  河水放在地上,米则撒在了周围,冲着河边,留了一个缺口。
  刚刚自己编好的稻草人,放在了两侧,各有两个。
  亏得自己上辈子在大学里,也报过手工艺的兴趣社,手还是挺巧的。
  当然,模样一般,凑合用着就是了。
  正常来说,倒还是扎纸人更合适,婆婆其实就有一门扎纸人的手艺,只可惜胡麻没机会学。
  做完这些,他又取了火折子,身前放了火盆,里面点了火,又从里面拿了根树枝,用炭灰在每张红纸上面写了一个“敕”字,一一的贴在了草人的身上,这才面朝着那河水方向坐了。
  “小红棠,你可得给我看好喽……”
  胡麻在做这一切之前,先叫了小红棠过来,把红木剑给她。
  “若是顺利便罢,若不顺利,你就攮它!”
  “……”
  说着想了想,还是觉得心里不够稳妥,便又向傻乎乎的小红棠,多嘱咐了一句:“如果特别不顺利,镇不住这行子,那你就跑。”
  “别回头,跑得越快越好,不用怕跑丢了,回头我就烧香把你招回来了……”
  “到那时候,我也是得跑的,不一定顾得上你。”
  小红棠抱着红木剑,用力点了点头:“嗯嗯,我肯定跑,不管你。”
  “哪里怪怪的?”
  胡麻咂摸了一下,又觉得小红棠理解似乎没问题,便不说了,默默想着镇岁书上的法子。
  心里默默思索了一阵,做好了应急预案,胡麻这才深呼一口气,身边烧了三炷香,口中开始默默的念诵。
  “天森森,地森森,生人避,日月昏!”
  “我设坛,唤河神!”
  “速着河神来相见,休拖莫阻误时辰!”
  “吾言即令,还不快来?”
  第123章 招邪问事
  “……”
  连续念了两遍,胡麻凝神看向了眼前的米圈。
  只见碗里的河水,忽地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一般,轻轻一颤,泛出点点涟漪。
  这虽只是一碗水,却也沾了那里河里邪祟的气息,如今,这气息里,便仿佛有什么东西被引动,悄然升腾,自大河的方向飘了过来。
  如今本是旭日升起,天地一片明媚,但隐约间,竟似阴风阵阵,身前火盆里的火苗呼呼作响,胡麻恍恍惚惚,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某高堂之上,身边隐约有着高堂大瓦。
  正自心里微觉奇怪,便忽听得喇喇风声,只觉一阵阴凉刺骨的风自河上卷来,直吹得人神魂皆栗,气息不畅。
  胡麻有守岁人的本事与道行,便强自忍住,瞪眼看去。
  便见眼前,竟模模糊糊,似乎飘来了什么东西,在米圈里转着,似乎有些迷茫。
  他强行忍住内心本能的畏惧,沉声大喝:“来者何人,速通名号!”
  一句话喊了出来,胡麻也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严厉了些,可他知道此时万万不能露出半点怯意,否则这术便败了。
  而那东西,仿佛也被胡麻这一嗓子吓到,一时之间,在米圈里呜呜地转,似乎想要找一条路,逃离这里。可胡麻洒米成圈,只有一个门,它能退出去,却无法从圈里转出去。
  愈转愈急,连地上洒的米粒都微微晃动。
  胡麻此时也是心神绷紧到了极点,余光也时时关注着自己身前烧起来的那三炷香。
  心里只是害怕,这香烧成了两短一长的模样。
  胡麻敢进行这番尝试,便是因为,镇岁书上,详细记载了一种“观香术”。
  通过观察香烧成了什么模样,来判断自己这法使的如何。
  也就是说,一见不妙,有机会逃走。
  这香烧出来的样子,有中、凶、吉,三种,照镇岁书上说,凡是凶相,便不可再行法,但胡麻则想着,但凡不是中上等的吉像,自己也就跑了。
  没办法,本事有限,只能对不住杨弓兄弟了。
  还好,这三炷香在米字圈里有东西乱转时,确实烧的比平时快些,但三炷香都差不多,只有左侧一炷香,似乎比中间与右侧两炷快些,尚属于“吉像”,可以继续。
  胡麻打起精神,再度死死盯住了那米圈里的东西,隔了火盆,神色显得阴晴不定,神秘森然。
  “既蒙召唤,为何不讲?”
  “……”
  他这声音严厉,那米字圈里的东西更是慌张,无声尖叫激荡,竟似要向胡麻涌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