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分界 第200节
或许,相比起荫庇之力,这镇岁书上的法门,才是孟家人真正想要找见的。
那么,如果他最终的目的是逼人使出镇岁书,那么必然已经向着明州城里,其他几个让他产生了怀疑的地方都使了劲。
自己这个庄子,应该不是最要紧的,甚至,有可能是附带的,是那姓郑的额外加进来的。
这场祸,本就是朝了自己来的,那村子里的人,倒是被自己连累的啊……
庄子外的哭声不停的传来,里面是深深的绝望。
那村子里闹祟闹得厉害,百姓们也会越来越害怕,人胆气强了,便可以镇邪祟,胆气弱了,邪祟便也会愈发地厉害,愈发地凶。
早晚酿到一个自己躲在庄子里,也撑不住的时候……
自己怎么办?
带大同他们逃进老阴山里去吗?
逃是要逃的,但也得考虑到可能逃不出去的问题,姓郑的既盯上了自己,哪会再手下留情?
而现在……
胡麻豁地起身,看向了院子外面的天空。
天气阴沉沉的,分不清白天黑夜,天上乌云,隐约如同恶鬼形状,死盯着庄子。
庄子外面的哭声,阴冷天气,厚重的乌云,仿佛形成了无边的压力,庄子外百姓的恐惧与哭嚎,助长了邪祟的气势,邪气比刚才更厉害了,但也在这一刻,胡麻心里,反而豁地透亮了。
“这他娘的,是在熬油啊……”
“有人,正在把这个地方,变成油锅!”
“我在这里躲着,便是油锅里的蛤蟆,非但躲不掉什么,倒是快被煎死了……”
“再这么着,还能不能有机会逃得出去先不说,便是小红棠与庄子里的伙计怕是都瞧不起我了,那么现在……”
他一沉吟,脑海里只能飞快地想着,那自己就不能一直看着他们把这锅油烧起来,哪怕最终还是一见不妙,要躲进老阴山,那也得先出去,才更靠近老阴山,才有在关键时候逃命的机会。
“呼……”
想明白了这些,他长长吐出了一口郁气,神色微冷:“躲不掉,便不躲,还要做的漂亮些!”
脑海里分析了无数的原由,对整个事态,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也明白了怎么做才是最稳妥的。
当然,其中也或许有一点点,只是因为不想躲了而已。
这世上荒唐事,悲惨的事太多,不发生在自己眼前,自己也就只当没看见。
但发生在眼前了,也很难装着看不见。
……
……
而同样也在此时,门槛上的小红棠,内院两边侧房里躲着的伙计,都在偷眼看着胡麻。
胡麻一直坐在了堂屋里,大门敞着,他们伸长了脑袋,便可以隐约看到他。
如今庄子外面百姓们的求救哭喊声,让他们心里如抓如挠,可是他们不敢做决定,只能看着胡麻,而在他们眼里,胡麻也似乎承受着内心的煎熬,一直在思索,思索。
直到,胡麻忽地拍案起身,走到了门口处。
“出来了,麻子哥出来了……”
周大同顿时有些欢喜地叫了起来,连连拍着其他的伙计们,也从两侧屋子里走了出来。
他们都是寨子里出身的穷苦少年,遇着了邪祟,会害怕,所以一直都指望着堂屋里的胡麻做他们的主心骨。
但他们也是十七八岁,憋了一肚子的火泄不出来的少年人,有着自己的仗义。
所以看到了胡麻起身的一刻,都已经忍不住一颗心都颤了起来,一张张憨憨的脸上,露出了自己也说不出意义为何的笑容。
“胡麻哥哥……”
就连小红棠,一见到胡麻终于起来,也眼睛一亮,笑成了月牙状,高兴地喊着。
胡麻向小红棠点了点头,然后从桌子上,取了自己的红木剑,锯齿刀,向了伸出头来的周大同等人道:“大同,你们的家伙什,都还在么?”
周大同等人怔了怔,忽然用力点着头。
胡麻笑了笑,道:“那就带上,咱们出去,为乡亲们除邪祟去!”
第194章 小法师老爷
以前这个庄子,白天从来不闭门的。
如今却一早就关上了大门,这代表了什么?
杆子村的百姓不理解,也不愿深想,但却已经人人害怕,他们在庄子前面哭,求里面的管事老爷去救救自家村子里的人,却没有人敢拍门。
而他们的动静,也惹来了相邻几个村子里的人,听闻了杆子庄闹了大邪祟,庄子里的管事老爷却还没有出来,也都跟着担忧起来。
其中也不乏热情的,或是杆子村胆子大的,等不得庄子开门,毕竟自家还有人陷在了村子里,便大着胆子,哟喝上朋友,一起回村子里找人,但是这一进去,却也出不来了。
一来二去,不光杆子村,其他村子也有陷在里面的,越来越害怕。
普通百姓面对这种事情,几乎是没有反抗之力的,他们能求的,也就这庄子里的人。
可庄子紧闭了门户,却又如何能不让人绝望?
这份绝望与怨念,仿佛使得天色都阴沉沉的,人人心头压着一座大山。
似乎,这份阴沉,总也能发酵出来一些什么。
“吱呀……”
可并没有等这些东西发酵出来,就在庄子外面的百姓们快要绝望了时,那紧闭的庄子大门,忽地打开了。
就见里面,一位穿着掌柜布袍,脚蹬千层顶布鞋,留着平头,却气质沉稳的掌柜,背上背着一把红木剑,手里拎着一柄腰刀,冷着一张面孔,从庄子里走了出来。
在他身后,那些庄子里平时与周围村镇乡邻也打过不少照面的伙计,则有的持刀,有的持枪,有的提着粪叉,身边还赶着一辆驴车,上面都是满满的瓶瓶罐罐,有的往外渗着血。
正自绝望哭求的百姓们心间一沉,下意识有些敬畏地退了一步。
嘴唇嗫嚅着,倒不敢吱声了。
而在这时,那最中间的小掌柜,已经大踏步走了出来,看向了周围满面不安的百姓,沉声道:“往日里承蒙各位乡亲邻里关照,如今村子里有事了,咱不能不应。”
“但是我们也都才进了庄子不久,这手本事还不太到家,能帮多少忙,便帮多少忙吧!”
一边说,一边大步向外走来。
他明明也年纪不大,脸还有些稚嫩,但左右百姓却纷纷让开,看着他满眼希望。
“是哩是哩,都跟上……”
有人很快反应了过来,大力挥着手:“小掌柜出来帮我们除邪祟啦,大家都跟着过去瞧瞧呀……”
这时才有更多的人反应过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鼻涕泪痕,踩灭了在庄子门口烧的纸钱香烛,按以前的规矩,他们遇着事了,都是要向红灯笼烧纸祈求,然后庄子里便有人过来帮忙了。
可这一次,他们看到了胡麻与众伙计,倒一时觉得向红灯笼烧纸多余了。
越来越多的人跟在胡麻身后,周大同等人皆是一脸凝重认真。
就连那拉车的驴,也老老实实跟在后面,竟似不用人赶,便知道跟着走……
当然也有可能是赶车的东西百姓们肉眼看不见。
庄子里倒有两匹马,但胡麻还是选了这头驴来拉着大车,原因就是这次要去的庄子太过邪门,马容易受惊。
而这头驴,好歹是跟着见过世面的,而且挨过自己一顿揍,与小红棠也磨合的不错,赶了它来拉着东西,等闲的玩意儿,应该还不至于会把它给吓着。
而在大步走向杆子村的过程中,胡麻回头一看,见百姓们跟了上来,也略有底气。
一探杆子村,不让百姓们跟着,是怕他们被惑,惹了麻烦。
但如今,这麻烦已经够大了,却要带多些人在身边,可以壮壮声势。
一行人乌乌泱泱,很快便再次来到了杆子庄前,只见与上午相比,这里阴气更重了,人还没有靠近,便已感觉一股子阴气扑面而来。
站在庄子外看里面看去,就见那庄子里天阴的似乎比别的地方更厉害,有些看不真切的人影,在宅院间晃来晃去。
胡麻走在前面,驴车跟在身后,周大同他们则在驴车两侧,百姓们跟在更后面。
眼见得胡麻走到了村前,周大同等人也跟着,百姓们却有些迟疑了。
“大同!”
胡麻则是看了一眼那阴气森森的村子,忽然喝道:“把咱红灯娘娘的名号唱起来。”
“名号?”
周大同怔了怔,他们巡夜时只是喊,不用唱名。
但他也是见过大羊寨子每年开山,或是要进山伐木时唱的口号的,听着胡麻这一喊,便知道他要做什么,朝了那阴气扑面的村子,当即扯上嗓子,高声叫道:“红灯照夜……嘿呦!”
“相安无事……嘿呦!”
“……”
他这一唱,身边跟着的伙计,便也忙跟着唱了起来。
一个个这时都觉得自己重担在身,都觉得自己是帮百姓除邪祟的大老爷,这担当感,本就是极壮胆气的,一唱起来,这声音便沉甸甸的,显得极为厚重。
而身后跟着的百姓也是不傻的,听他们唱的又简单,便也跟上了调子,一边喊着,向着村子逼近。
“红灯照夜……嘿呦!”
“相安无事……嘿呦!”
“……”
这巡夜的口号,以往听起来都是有些鬼气森森的,时常与红灯与深夜相伴。
如今被伙计们高声唱起,又有百姓们跟着附和,为邪祟巡夜的调子,竟唱出了几分阳刚之气。
而且这阳刚之气,愈发地浑厚。
随着胡麻大步向前,直将这扑面而来的刺骨阴气冲散,乌泱泱地闯进了村子里面来。
“口号能聚人心,能壮胆气!”
胡麻见着这一着有效,心里也默默地想着,当然现在喊这个名号,不太合适,红灯娘娘其实不想管这里的事,但咱一喊,就好像她让我们来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