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分界 第639节
他说着这些话时,仿佛也在回味,曾经祖坛在此,那朗朗乾坤,却终于说着说着,声音低沉了下来:“可也就在那场大祭之时,天涌红雷,地起阴风。”
“那祭坛之上,有妖魔哭嚎之声,祖坛之中,则是灰阵涌起,遮天蔽日。”
“足有三天时间,黑压压不见日月,满城百姓皆闭门不出,只听得连番厮战,刀兵不绝,三日之后,则是天降血雨,各地殿神庙里,尽皆金身碎裂崩溃,祖坛之中,则是涌出黑水……”
“再不见半点香火,国师便在那时预言,邪祟已入人间,吾等犯下滔天大罪,自此,当世代以赎其罪矣……”
“……”
直说到这里,他才轻轻叹了一声,看向了胡麻,低声道:“虽然,这些邪祟是在几十年后,才开始渐渐地显露形藏,但究其根底,并不难推算出,他们最早便是,这时候来到这个世界。”
“而他们出现的第一件事,便是毁了我等亿万万百姓数千年香火祭祀的祖坛。”
“这,就是他们被称为邪祟的原因!”
“……”
胡麻听着,甚至觉得心里压抑,一时间无数话想说,但只是压住,低声道:“然后呢?”
“后来,很多事情,你都已经理解了。”
李家老爷轻声道:“我李家先祖,便被派到了这里,看守鬼洞赎罪,以活人之身,引世间阴魂入地府。”
“而当时的新皇登基,则是紧急下旨,册封各路府神,为其塑金身,造神册,强令百姓祭拜,只言由其替代祖坛,镇压四地妖祟。”
“这些府神,便是你如今看到的各地府君了。”
“可以说,他们或是夷皇亲封,朝中大将,或是曾经的民间野祠,提拔入庙。”
“……”
莫名的,胡麻倒是从他的话里,听出了些许嘲讽之意,但也只是一闪而过,便深深看了胡麻一眼,道:“也是在那时,镇府祟在上京打造,各路江湖异人,也被招揽入朝。”
“如今的十姓先祖,多半都是在那时候,开始进入了朝堂。”
“……”
“镇祟府?”
终于听到了自己最为关心的事情,胡麻也精神一振,忙道:“便在那时出现?”
“不止是在那时出现而已……”
李家老爷,沉吟良久,才仿佛做出了一个极大的决定,慢慢道:“据说,当时各地殿神金身迸裂,皇帝下旨,收各地殿神金身入京,炼作一锏。”
“又着贵人张家先祖,统领天下能工巧匠,以祖坛余烬活泥造砖,建起了镇祟府,更有异人起坛招魂,施展秘术,请四方鬼神炼金甲力士,代领皇权,压制一切鬼神妖祟,镇守阴阳……”
“当然……”
说到最后,他倒是叹了一声:“那时,如今之人,就连镇祟府,都快忘了个干净,又还有谁记得镇祟府来历呢?”
“镇祟府,竟是由那祖坛灰烬造砖而成,而这镇祟击金锏……是各路殿神金身冶炼?”
胡麻在这一刻,竟是难以形容心间的惊愕,直到如今,才算明白了镇祟府的由来,也不由从自己接过了镇祟击金锏时看到的那些影子,听到的声音,联想到了枉死城底下的东西……
这世间再无殿神?
但似乎又不尽然,起码还有一些,转生者里,都有殿神负灵。
再想到,若是镇祟府,便是都姓以祖坛余烬打造,用来制衡天下,那为何,自己接过了镇祟府时,便已全然不受皇权压制了?
再就是,若是祖坛是被转生者打破的,那原因呢?转生者为什么会从一开始就打破了祖坛?
“我知道你心里还有很多疑问,但我却无法尽数解答了。”
李家老爷看着胡麻的模样,倒是轻轻叹了一声,道:“说到底,洞子李家,只是奉国师之命在这里守着的,引鬼入阴府,还那不见尽头的债罢了……”
“说是那些转生恶鬼从洞子里面爬出去,但我也在这里守了一辈子,确实不曾见过什么转生的恶鬼……”
“……”
“起码你今天见了两个……”
听着他声音有些低落,胡麻心里也叹了一声,良久之后,才低声道:“那祖坛,真就从一百七十年前开始,便彻底消失了?”
李家老爷沉默了一声,轻叹道:“祖坛不会消失,祖坛,只是不存在了……”
“在那一场大祭之后,祖坛破灭,皇帝便曾下旨,造十二鬼坛,镇压于祖坛之上,此后便无人再提祖坛了。”
“而又经百余年,据说这十二鬼坛,也生出了冤祟,于是,二十年前,曾有人招天下走鬼,力封十二鬼坛,那一场斗法,也是惊天动地,外人知晓的却不多。”
“便是我,也只知道,如今,十二鬼坛,都已经消失不见,如今那里取而代之的,乃是十姓祖祠。”
“……”
“祖祠?”
胡麻听着,竟是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这就是走鬼门道,再也没了上桥前辈的原因?
而婆婆……
婆婆回去的,大概便也是这建在了祖坛遗址之上的祖祠吧?
这问题他早就想过,清元也有祖祠,但既然彻底分了家,婆婆是不可能再回去的。
而在他努力消化着这些往事的过程中,倒是那位李家老爷,微微一顿,似乎休息了一下,才笑了笑,道:“小友,我不知道是你,还是有别人授意你,前来我这里问这些事情。”
“要说起来,洞子李家不问世事,只冷眼旁观,确实是把这些事情都看在了眼里的,但毕竟不参与其中,了解不深。”
“而他若是想让我们洞子李家给些建议的话……”
他沉默了一下,慢慢道:“我也只有请你给他带句话,胡家要站起来,光摁住孟家的头是不行的。”
“胡家有命,而无福泽,那三年一度的黑风灾再来时,他靠谁去挡呢?”
“上京祖祠里那位老太太么?”
“怕是,不够啊……”
第682章 天灾之数
“黑风灾?”
胡麻都没想到,李家老爷的话,居然会转到这里。
要说了解,那自己确实存了这次机会,与洞子李家交谈一番的心思。
毕竟守了这么久,镇祟府重开,天命降世,孟家也吃了一个大亏,身为胡家人,确实要起来,要去面对另外几大姓氏,有关镇祟府、有关转生者,乃至这个世界的一些事,不得不了解。
而在这世界,消息与秘密,都是一种资格,被人垄断,等闲不宣之于口,那么,洞子李家这等身处世外,却又传承清晰的人家,便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只是如今看着这位李家老爷的目光,他倒也隐隐约察觉,似乎这位李家老爷,也确实是在某些地方误会了。
甚至其话里已经点明,以为自己是代表了胡家过来拉联盟的,当然,他有这想法,胡麻倒不打算辩解,只是对于这位李家老爷表示诚意的话,不由得生出了些惊讶。
“是。”
李家老爷看着胡麻略略诧异的脸,便确信了他并非真正的胡家人,低低叹了一声,道:“你或许不懂,但我想那位胡家少爷,应该是明白的。”
“只说一点,若我所料不差,胡家三代血亲之内,定然有人死于天灾吧?”
“……”
胡麻听着,神色都不由变得凝重。
李家老爷猜的何止不差,简直非常的正确。
原身的父亲,姓胡名山,本是镇祟乃至清元胡氏两个胡的长子长孙,便是死于黑风灾之中。
而早些年时,自己对黑风灾不够了解,便也难起疑心,这一次入了阴府,相应的见识也多了,疑惑也跟着来了。
因为自己在阴府之中,也见到了黑风灾,甚至是比黑风灾更强了一筹的黑风煞,确实厉害,漫漫卷卷,非常人所能及,但自己这位入府守岁,都能顶住,更何况原身的父亲?
难道是走鬼门道没有对抗黑风灾的方法?还是原身父亲这身本事不够?在原身之前,他可是镇祟一门里的惟一传人,应该不至于吧?
“唉……”
那李家老爷看着胡麻迷茫的模样,便也叹了一声,道:“天降灾殃,非人力可及。”
“上京祖坛,曾为天下根本,一直压着一些东西的。”
“后来祖坛破碎,碎片被打造成了镇祟府,同样也要压着一些东西,只是原本,镇祟府代行皇命,还能压得住那东西,但是……”
“官州饿鬼入明州之前,我也不知道,原来镇祟府已不受皇命了。”
“这消息着实惊人,但也让人思索不透,若是镇祟府不受皇命,那镇祟府压着的东西,岂不就全靠胡家人来扛着了?”
“……”
胡麻捕捉到了重点:“压着的东西?”
李家老爷缓缓点头,低声道:“天有三灾,风、火、水。”
“人有八难,旱、涝、瘟、饥、虫、鬼、兽、怪。”
“胡家自己管了镇祟府,便也接过了天灾,此灾先由先人扛,先人扛不住,便落到了活人身上,据闻镇祟府曾斩清元胡家人,便说明两边已经过不到一块了。”
“这便更让人担心,镇祟胡一脉,满打满算,才几个先人,又如何能抗这天灾?”
“……”
他说着,也只是略略抬了一下衣袖,轻声道:“我话止于此,回去提醒他一声吧!”
“灾运皆是三年一流转,胡家有命,而无福泽,我是外人,不懂胡家为何做出了此等狠绝之事,但他们要付出的代价,怕也非常人想象。”
“此等灾祸,除了靠自家硬扛,怕是只有去寻盗灾门道的造福孙家,才有可能化解得了了。”
“……”
“造福孙家……”
胡麻神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沉吟良久,拱手道:“多谢前辈指点。”
“算不上指点,只是随口提醒几句话而已。”
李家老爷倒是笑了笑,道:“毕竟我们三十六家,早已避世已久,十姓接了我们的班,十姓的威风与本事,也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能够搭上些因果,说不定将来能帮上我们。”
胡麻听着,倒是清晰地感受到了他话里一些未言明的情绪。
三十六家其实也是有怨言的,若不是他们获罪,被贬到了荒僻之地守着鬼洞,怕是还轮不到十姓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