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黄昏分界> 黄昏分界 第684节

黄昏分界 第684节

  胡麻点了点头,想到了自己刚刚看见的东西,便也点了下头,道:“确实应该在,但我刚刚有点忙,没细看,你若感兴趣,便一起过去瞧瞧?”
  “我哪去得了啊……”
  老算盘听了,竟是脸色一变,慌忙后退了两步,摆着手,道:“那东西,岂是我这等命轻命贱之人能靠近的?”
  “我能进这村子里来,便已经是看在咱们俩这几年的交情上了。”
  说着都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什么人听去似的:“你可别不当回事,这十二鬼坛,那是何等存在,如今这是知道的人少了,但你别忘了,当初祖坛被那些邪祟……”
  “那些人给毁了,天下大乱,就是用这十二鬼坛,代替了祖坛,足足镇压了这天下气运一百五十年呐!”
  “也就是受这天下人祭拜一百五十年,受这天下香火一百五十年。”
  “内中分量,岂是咱们能想象的?”
  “……”
  一边说着,一边看向祠堂,感慨了一声,倒是又后退了一步,小心道:“大概也只有这天下主祭,才能从这些东西上面借来法力吧?”
  “唉,咱们这一场天下大劫,由祭祀始,也必由祭祀终,老实说,起码眼下,我是瞧不出怎么让这些事收个尾,但既然师傅选了你做主祭,还将十二鬼坛让给了你,想必自有他的道理吧!”
  “呵……”
  胡麻向那祠堂里面看了一眼,心下冷哂:“所言之事,尚不知真假,如今这份大礼,倒是蛮舍得送出手的!”
  看出了老算盘确实知道的不多,甚至连他过来对自己进行这所谓的“引导”,其实也是因为那位国师知道自己不可能就这样信他,所以找了一位自己更为熟悉的人过来递话而已。
  胡麻便也不多说,只是又随口问了这老算盘几句,然后打起精神,再次进了那祠堂一趟。
  这一次心里带了警惕与探询之意,比刚才更为认真,但是,这看了一遍,却也没有发现那十二只坛子里面,有什么异常。
  真如普通坛子也似,只是多了一些古朴苍凉的纹络,尝试了一下触碰,确定每一个坛子,皆重逾万斤,自己这身守岁本事,竟撼动不了这坛子分毫。
  轻轻敲击,也觉得如金如铁,不可窥探,而自己也心不在此,便先出来。
  而他这一进一出,落在了老算盘眼里,却是更加惶恐了:“刚刚看见了咱家师傅,从里面出来,手里都是捧着那根祖师爷留下来的蜡烛的吧?”
  “这小掌柜却进进出出,当成了回自家屋子一样?”
  由此,对胡麻更加敬畏了,甚至连欠胡麻的那些血食,都在认真考虑要不要还了。
  不过,重新看了一眼十二鬼坛的胡麻,如今心里,却只有一个想法,便是快速的搞清楚这些事情。
  但虽然着急,却也留了心思,不想在不知不觉中,便中了别人的道儿,因此也不会随便去请些什么古怪的玩意儿,或是修炼什么新的本事,与老算盘,也只是带了警惕的探究。
  重新回来,他便抱起了胡山先生的骸骨,与老算盘一起,回大羊寨子里来。
  在这一路上,心里的想法便也开始压不住,暗暗做下了一个决心:“该去一趟上京了。”
  十姓一心只想成仙,这国师又说什么成仙只是幌子,一切都显得不确定了起来。
  但胡麻明白,还是有人可以给自己一个确定的说法。
  婆婆!
  她是当年这些事情的亲历者,更是自己记忆中,惟一踏实可靠的人。
  只有她,能解开自己的疑惑。
  况且,便是抛了这些不谈,自己已经除掉了孟家,报了仇,也该去祭拜婆婆了。
  之前不去,是因为一旦到了祖祠,孟家必然会察觉,其他十姓也会察觉,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如今,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到了该上这一炷香的时候。
  如此想着,倒是心思坚定了,已打定了主意立时动身,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许多。
  刚刚来时,仿佛恍惚之间,走了没几步,便到了狐棺村,如今再回去,虽然用了量天靴的本事,但居然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回到了大羊寨子。
  倒是老算盘让胡麻有点意外,紧紧抱着他那杆子小旗,跟在自己身后,居然勉强跟上了趟,只是累得舌头都吐了出来。
  “怎么喝着喝着酒,人倒是不见了?”
  回到了大羊寨子里时,已是深夜,宾客早散,保粮大将军杨弓以及大总管徐文生等人,已经连夜离开,也只有少部分路途远,或是身上没有本事,担心夜里撞见东西的人留了下来。
  让人好奇的是,赵三义与陈阿宝,倒也还在寨子口等着,见了胡麻,便忙迎了上来,表情诧异。
  他们这身本事,都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但刚刚胡麻与国师说话,离开,却一无所察。
  这会子也已经意识到了一点不对,眼神里有询问之色。
  不过倒也没想到别的地方,只当是胡麻有了什么事情,使了个法门悄然离开。
  “临时出去,办了点事。”
  胡麻此时心情沉重,也无暇找话解释,赵三义很懂规矩,却也不问,只是抱了抱拳,道:“这趟进山,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幸得你老兄宽容,不仅不怪罪,还在那孟家婶婶的事情上给了我们一份人情,咱江湖上的事,便按江湖上的规矩来,许诺给你家少爷的,会做到的。”
  “如今酒也吃过,寨子里的长辈也拜见过了,我们便也要离开了。”
  “……”
  胡麻虽然不打算留,但也有些意外:“连夜就走了?”
  “家里长辈,谴小使鬼递了急信。”
  赵三义想了下,倒觉得不必瞒着胡麻,低声道:“阴府里面出了大事,有邪祟上桥,影响的怕是已经不是这一州一府的事。”
  “再说,胡孟二族,闹得这般厉害,那也让咱们家里的长辈都坐不住了……”
  “不过,倒也因此,惊动了一位大人物,大罗法教,兄弟你可听过?”
  胡麻皱眉,点了下头。
  “大罗法教的教主,也是都夷国师大人,现身了,并且要在上京办场法会。”
  “我看,说不定要与那些邪祟斗上一斗。”
  “我们便是要连夜赶去,与家中长辈会合,我看啊,你家少爷也很快就会现身了。”
  “说不定,咱们很快就会在上京法会,再次见面,到时,我自会当面还了你家少爷那千斤紫太岁!”
  “……”
  ‘一面到山里找了我,一面又要与其他十姓联手做什么法会?’
  胡麻想到了那个神出鬼没的国师,心间只说不出的厌恶,缓缓点了一下头。
  送走了他们,便也进了寨子,二爷同样还没歇下,正等着胡麻,身边跟了一个端着粗瓷大碗喝茶的周四小姐,倒是让胡麻怔了一怔,没想到赵陈两个都走了,她倒还留在这里。
  但没心情问他,只是抱了骨骸,来到了屋前,二爷已迎了出来,见状微怔:“这是?”
  “我父亲。”
  胡麻吁了口气,平静道:“他确实是为挡灾而死,我找到了他的尸骨,想为他安葬。”
  “啊?”
  二爷听着,一下子愣在了当场,半晌,才慌忙迎了上来。
  ……
  ……
  而同样也在胡麻回到了寨子里的一刻,整片刚刚祭过了山的老阴山,处处香火浮动,此前幽影暗伏,四下阴祟的深山老林,如今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但也仍然还有几处,幽深寂静,让人看不真切,就在大羊寨子不远的地方,一处矮山之上,大槐树下,便有人安静地看向了一处。
  那是正在离开老阴山的国师,他眯着眼睛,大袖轻拂,走得很慢,仿佛在等待什么。
  而这大槐树下,身穿青衣,面容冷淡的女子,与她身后的两个影子,也只静静看着对方的背影。
  老阴山满是香火气的风里,仿佛有些不谐之意出现。
  但终究,双方似乎都保持了克制,没有交手,洞玄国师缓缓离开了老阴山,身影消失,而那槐树下的影子,也慢慢将目光从山外,转到了老阴山的大羊寨子方向。
  淡淡道:“那些家伙,终是走上了正途,大罗法教便也按捺不住,终于开始要有所动作了……”
  他身边的影子,微微一晃,迟疑道:“那我们……”
  “那我们,便也该将老君眉的命拿回来了。”
  青衣女子淡淡道:“二十年前,未能阻止他的出现,那二十年后,便免不了多费些手脚。”
  “转生者的东西,自然不能留在外人手里。”
  第730章 扶棺往北
  “老胡山兄弟的骸骨?”
  相比起此时胡麻的冷静,二爷倒是更加的动容。
  他始终觉得,胡家门里的不幸,很多事情都与当年这位沉默寡言的胡山有关,当年他替大羊寨子挡灾,本就是可以埋进塘子里的。
  但又因为没有寻见尸首,不知生死,反而使得胡家人当年没人埋进塘子里,因此胡麻生变的那段时日,寨子里的火塘,没有办法护佑他。
  而且,那时候自己见识也短,与其他各村寨的人想法是一样的,都会觉得,自家先人,只是自家的,不能轻易地给了外人庇佑,所以自己虽然有些替婆婆气不过,但也不知怎么跟寨子里说。
  而如今,他履火祭山,见到了塘神的诞生,心里也已经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自家守着自家寨,将外人排斥在外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谎言。
  最初这谎言来自于哪里,已不可考,但这种习俗,反而会让塘子里生不出真神。
  心间一时复杂了起来,忙扶了胡麻手里的骨骸,引进屋里来,并且帮着烧了香,安了魂。
  这才看向了胡麻,道:“那是安葬在寨子里,还是……”
  如今胡家门里的人,要往塘子里埋,那自是谁也不会阻止,反而觉得理所应当,但二爷也早看出了胡麻如今本事不小,身份怕也非同寻常,人家的生父,怕不是有更好的去处……
  “便在寨子里吧。”
  胡麻见问,却点了下头,道:“生神之处,庇佑万民,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好?”
  当年婆婆也是安葬在了这个塘子里的,虽然婆婆的魂灵已经走了,但她的遗骸却已经与这塘子里的灰融为了一体,生身之父安葬在这里,便也非常合适。
  胡麻甚至还想着,等自己去了上京,婆婆的牌位,或许也可以请回寨子里。
  上京的祖祠,是大罗法教的手笔,让婆婆留在那里,他并不觉得踏实。
  “咦?”
  二爷答应着,正要去准备,胡麻却留意到了那三炷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