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112节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第112节

  孟军不想多费口舌,直接将手里的报纸递给李梅看,但他忘记了李梅识字并不多。
  李梅先是眼尖地瞅到报纸上孟箬的照片,然后又在采访中发现了孟箬的名字。
  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孟箬的名字她还是认得的。
  “孟箬上报纸了?”李梅将报纸递回给孟军,问道。
  孟军有些不耐烦地指了指照片里的面包店,说:“这家生意很好的面包店是孟箬开的。”
  李梅闻言更是惊愕不已,啥,孟箬开了家面包店?不仅如此,她开的面包店生意好到还直接上报纸了。
  孟军开了这么多年的饭店都没上过报纸。
  “小箬不是在食品厂上班吗?什么时候跑去开面包店了?”李梅疑惑。
  这也正是孟军疑惑的地方,同时他还有点不高兴。
  开面包店这么大的事,他竟然一点也不知道,开店这么大的事孟箬竟然也不找他这个爸爸商量商量。
  孟军顿时有种父亲威严扫地的不悦感。
  “报纸上不是写了面包店的地址吗?等我忙完饭店的事,明天上午我们一起去看看。”孟军语气不冷不热道。
  思甜烘焙坊登报后的第二天,孟箬明显感觉到了客流量的增加。
  今天是工作日,按照往常的客流量,只有七八点会迎来一波客流的小高峰,因为这时候正是上班的人过来买早餐的时间点。
  但是今天,早餐的小高峰时间,思甜烘焙坊迎来了比往常多上一两倍的顾客,前面排队的人买完面包离开,后面的队伍又紧跟着续上,门口排队的队伍始终维持在十几个人左右。
  直到买早餐的这波结束,进店排队的人才少一些。
  排队的人是少了,但陆续进店的却没断过。光是一个上午,孟箬就烤了两波面包。
  孟军和李梅过来的时候,是上午十点,袁红梅站在收钱的柜台前,柜台前站了七八个排队买面包的人。
  那时候橱柜里的面包快卖完了,孟箬正忙着在烘焙间烤面包,不知道孟军和李梅来了。
  李梅走进店,先是绕着所有玻璃橱柜瞅了一圈,一边看一边发出“啧啧”声。
  “这面包卖得真不便宜,那一点点东西,动不动就三四块。”
  李梅很少去面包店,她是拿菜市场的菜价和孟箬店里的面包来做对比。
  一旁的孟军也有这种感受,不过他是站在商人的角度,一边看着玻璃橱柜里面包的价格,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里头的利润。
  孟军是用食材成本来盘算的,这一盘算,哦豁,利润比他饭店利润还高,高得还不止一点点。
  两人看完一圈,李梅又看向旁边排队的人,再次发出一串“啧啧”声。
  “生意是真好,刚刚咱们进来是这么多人在排队,现在还是这么多人在排队。”
  随后她又看向柜台前忙着收钱打包的服务员袁红梅,哟,还请人了。
  这个孟箬还怪会享受的,请人干活,自己光躺着数钱就行了。
  李梅走向柜台,面对袁红梅时,立即端出一副老板亲娘的架势来。
  她刚想问袁红梅,孟箬在哪里,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旁边排队买面包的人就埋怨道:“要买面包后面排队去,别想着插队啊。”
  李梅一下被这话给气笑了,心想,这店是我继女开的,我要想吃面包还用排队?我想吃什么直接拿就是了。
  这时,站在柜台前收钱的袁红梅也一脸微笑道:“同志,想买面包的话,麻烦后面排队。”
  这是孟箬教的,跟顾客说话时要尽量微笑。
  李梅笑了一下,刚想冲着袁红梅和旁边排队的顾客大放厥词,孟箬正好举着一托盘牛角包从烘焙间出来。
  孟箬一抬头就看见了李梅和孟军,神情一顿,但随即冲两人露出一个微笑。
  “李阿姨,爸,你们怎么有空来?”
  不等李梅和孟军开口接话,孟箬直接指了指墙边空着的吧台桌椅说道:“我现在忙,没时间招呼你们,你们先去那坐着休息会儿,等我忙完去找你们。”
  李梅一听这话就有点不高兴了,继母和亲爹首次过来,你一个小辈就是这样对待长辈的?懂不懂礼数?
  李梅刚想开口说什么,却被旁边的孟军拦住了。
  “走,先去那边坐坐等着。”孟军语气不冷不热道。
  孟军其实也有点生气,但店里这么多人,他又不想闹得不好看,便拦住了准备发作的李梅。
  两人坐在冷冰冰的吧台椅上,这大冬天的,连杯热茶都没有,屁股还被硬邦邦的吧台椅冻得冰凉。
  孟箬忙着烤面包,拷完面包后又依次把面包摆进橱柜,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小时,才忙活完。
  等她忙活完,这波排队的客人也都买完面包走了,店里就剩下零星两三个客人。
  孟箬解下身上的围裙,拿了一个碟子,装上几个牛角包,然后又倒了两杯热水给李梅孟军端过去。
  一开始她也有点想不明白,李梅和孟军是怎么找来的,她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离开食品厂,开面包店的事。
  但随即他又想到丰州市日报上的新闻,是了,孟军有看报纸的习惯,他肯定是在报纸上看到了那篇关于她的采访。
  孟箬并不清楚他们突然过来的目的,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端着面包和热水走过去,露出一个标准微笑,说:“李阿姨,爸,不好意思,店里有点忙,让你们久等了。”
  第71章 打卡店
  李梅和孟军两个人在墙边坐冷板凳,等了半个小时,孟箬还在那若无其事地干活。
  孟军等得都不耐烦了,脸上的神情越来越阴沉。
  李梅看见孟军黑得跟煤炭一样的脸,连忙在旁煽风点火:“老孟,你说小箬是不是故意把咱们晾在这。”
  “她敢?我是她老子。”孟军当即沉着脸,怒声斥道。
  “唉——”李梅没接孟军的话,装模作样地长叹一口气。
  “你说她怎么就这么忙呢,进进出出的都不停一下的,她都请人了,自己还要这么忙吗?亲爹来了都晾在一边不管。”李梅言语中带着明显的怨气。
  “老孟,你说我们这不打一声招呼就过来,她是不是生气了,故意这样。”李梅又阴阳怪气道。
  孟军本就烦得很,李梅又像念经一样在旁边唠唠叨叨的,吵得他更烦。
  “好了,闭嘴吧,叽叽歪歪的吵死了,”孟军压低声音呵斥道,“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李梅当即闭嘴,但心里却在得意自己挑拨成功。
  看孟军这样子,肯定是生孟箬的气了。
  她是继母,不好给孟箬脸色看,那她亲爹呢?
  这时,孟箬端着面包和热水走过来,微笑着向两人打招呼。
  孟军一看见孟箬,脸拉得更长了。
  “你店里忙得很嘛,连过来倒杯水的功夫都没有。”他瞥了眼孟箬推过来的面包,语气不悦道。
  一听这话,孟箬脸上的假笑有点维持不住了。
  从小到大,她最烦的就是孟军这种长辈,长辈的责任没尽到多少,但又极其喜欢端着长辈的架子。
  偶尔还爱指点指点你的工作,你的人生。这里的指点是字面意思上的“指指点点”,并不是给你指引方向的那种“指点”。
  孟箬敛起笑容:“对啊,您没看见我忙得脚不沾地吗?”
  孟军被她这话一噎,脸一阵青一阵白。
  这里是外头,孟军又最在意脸面,虽然愤怒但也只能忍着,不好发作。
  倘若现在换个场景,要是在家里的话,孟军定然会拍着桌子大发雷霆。
  孟箬也是料定了这点,才会如此不客气地怼过去。
  现在可是难得让孟军难堪,而他又只能憋着的好机会,她可不惯着他。
  孟军压了压情绪,随后又沉着声音责备道:“开店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跟家里说一下。”
  孟箬听着有点想笑,这话说的,好像她开店是偷偷花了家里的钱一样。
  “这不是怕店开不起来,让爸笑话嘛,就没跟家里说。”孟箬随便编了个理由搪塞道。
  她也不想和孟军在店里吵起来,平白让顾客看笑话,只要孟军好好说话,她便不会故意拿话去刺他。
  “这不是开得挺好的嘛,”孟军扫了一眼店内的环境说,“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爸我好歹开了十来年的饭店,在经营上也算是有点经验,有些事上还是可以给你提提意见的。”
  孟箬从善如流地接话道:“好的,爸,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问题肯定第一时间请教你。”
  在这个问题上,孟军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李梅却突然插一嘴:“小箬,看你刚刚忙活的样子,你除了当老板,还是店里的师傅?”
  孟箬一顿,心里提防着李梅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但她还是给出肯定回答:“是啊。”
  丰州市日报里已经介绍过她是老板也是蛋糕师傅,她便没必要再编谎话隐瞒李梅。
  “你什么时候学会做面包呀?”李梅一脸好奇地问。
  “食品厂学的啊,我之前不是在食品厂上班嘛。”孟箬一脸认真地胡诌。
  李梅点点头,信以为真。她不清楚食品厂的工作内容,还以为孟箬的面包技术真是在食品厂学的。
  说到食品厂,孟军像是想起什么突然道:“食品厂那么好的工作,铁饭碗,你怎么说辞就辞了,这么大的事也不问问我的意见。”
  原主当初去食品厂上班,纯是大学毕业国家分配的工作,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吧,这也要管?孟箬在心里吐槽,他们这些长辈不管点什么,是不是就觉得自己没存在感了?
  孟箬心里mmp脸上笑嘻嘻地说道:“这不是想开家面包店嘛。”
  “你这是运气好,正好登报了,生意才能长虹下去,你要是运气不好,一天卖不出去几单,你想后悔都没地方后悔。”孟军一副长辈给你讲经验讲道理的姿态。
  孟箬左耳进右耳出,一脸敷衍地点头。
  其实孟军有两点说错了,首先她不是先登上报纸,生意才这么好,而是她家生意好到记者见了很稀奇,觉得这是个可报道的新闻,才用相机拍下众人排队的那一幕,并到店内采访她。
  其次,她并不觉得思甜烘焙坊能走到今天,是纯靠运气,实力占了很大一部分吧。她做的面包要是没有足够好吃,足够新颖,思甜烘焙坊根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异军突起。
  这时,李梅又插一嘴:“那你开店的启动资金,是游彻给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