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45节
然而,为了这一刻, 什么都是值得的。
成功卖出五万片多米诺骨牌,光是纳尔逊先生的订单就为他们赚取了将近两百块钱的利润!
韩厂长顶着方校长的压力, 坚持配齐带锯机所有配件,硬是从老师们手中抢来一间教室作为机房是值得的;郑经理出尽百宝,一分一厘地抠,中途几乎被纳尔逊赶出门外, 终于跟他谈下一千片八块四毛三分钱的报价是值得的;来自吴江大学的物理系高材生舒老师趴在地上,精确到毫厘, 日以继夜测试较准乒乓球的轨道,也是值得的!
还有剩下的三名学生,他们原本是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在半年前, 他们还目不识丁,可现在, 他们在英国人的地盘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这十天来,他们吸着气,猫着腰一次次爬上台球桌, 生怕一点微小的动作就令骨牌坍塌,除了上茅厕,几乎不敢下台球桌,他们的小心翼翼,精益求精,全都是值得的!
春妮站在旁边,看着这些同事们欢呼流泪,心情也同样的激动难言。
她虽然不像韩厂长和郑经理,以及其他四位负责搭建多米诺的同事一样,时时刻刻待在这间房中搭建多米诺,但是,这个项目是她从无到有创作出来,为工厂拉来了第一笔订单。
为了今天的这笔大订单,为了让纳尔逊先生对这次活动有信心,春妮答应纳尔逊先生,胶片摄像机的租金由她垫付,如果这次活动失败……她承受的压力不比他们小。
从头到尾,她参与其中。这里是属于英国白人的世界,没人比她更明白,这些留在俱乐部的同事们忍受了多少冷眼和霸凌,这一刻,他们的失态和兴奋春妮都能够感同身受!
何况,纳尔逊先生的订单代表的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笔订单为他们敲开了另一扇大门。
在百业日渐凋零的海城,拿下这笔订单有多么难得,众人心知肚明。
“大家辛苦了。”韩厂长拍拍手掌,示意所有人安静:“郑经理,俱乐部的事,你没问题吧?”
多米诺原本在西方世界就是很有群众基础的高雅游戏,几天前,他们订下策略,推测这次的活动成功之后,会有很多人来俱乐部租房间玩多米诺,打算活动结束后,由郑经理出面,跟俱乐部谈谈合作的问题。
郑经理抹了抹脸,精神满满:“厂长,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说完,他夹起公文包一溜小跑:“几位等我几分钟。”
或许是前面的准备工作过于艰难,韩厂长开心之后,总觉得胜利之后的这一切不那么真实,他招呼众人坐下:“都吃点东西吧,我们等郑经理一起回工厂。”
纳尔逊先生离开前,体贴地为他们点了俱乐部最有名的红丝绒蛋糕。
舒老师摆了摆手,疲惫地歪下头:“你们吃吧,我……我太困了,让我眯会儿。”
另外几位员工也相继歪倒下来,不一会儿,房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韩厂长摇摇头,走到门口招来侍应生,将这些几乎没动过的红丝绒蛋糕打包,同春妮相视一笑,等待着郑经理的消息。
郑经理是十分钟之后回来的,韩厂长看他神色,心里一突:“谈判不顺利?”
“不是,”郑经理一脸恍惚:“俱乐部答应订制骨牌,可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俱乐部答应订制多少?”
春妮和韩厂长异口同声
。
“俱乐部答应订制三十万片骨牌。可他们的条件是,我们必须将这次负责搭建多米诺的员工都留下来。”郑经理是茫然的:“英国人的俱乐部想挖我们的角。”
郑经理在洋人的洋行工作了数十年,深知这些西方人有多傲慢。在租界里,像这样等级的俱乐部,从侍应生到经理都是白人,从来不接受华人的进入。所以,自从听见他们提出的条件,郑经理这么机灵的脑子都被震懵了。
然而,他同事们的关注点似乎跟他不太一样。
韩厂长不高兴道:“咱们好不容易教出来的学生,凭什么让英国人占走便宜?”
春妮开心:“这是好事啊,郑经理,你怎么愁眉苦脸的?”
两人对视一眼,韩厂长秉持女士优先的原则,让春妮先说:“顾总工,你为什么这么高兴?”
春妮如今在“小顾老师”和“顾总工”两个身份之间自由切换,也习惯了。她脑袋一转,就想明白韩厂长为什么不高兴了。
民国以前,甚至是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学手艺都存在着敝帚自珍的想法。在韩厂长眼里,他带来的几名员工都是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尖子生,英国人开口就要走他们最好的员工,他怎么高兴得起来?
春妮提醒他:“厂长,你忘了,他们几个都是我们江浦学校出来的学生。咱们江浦的学生让英国人的俱乐部看中,说明咱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优秀,说出去多有面子的事,不值得高兴一场吗?”
韩厂长容色稍霁,但还是不那么开心:“可他们如果走了,那我们厂怎么办?”
“厂长,我不走。”几个人听见他们的争执,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过来,一名叫李铁柱的学生当即表态道。
春妮看了看其他几人的神色,他们都没有马上出声。
李铁柱激动地说:“没有学校的栽培,我李铁柱现在还在街上当小乞丐。学校给我饭吃,还教我读书,我要是一学成就拍拍屁股走了,那我还是人吗?”
他这一说,其他两人露出羞惭的神色,也纷纷表态:“校长,我也不走。”
“对,学校培养的我们,我们不会背叛学校的。”
韩厂长神色好看了一些。
春妮看得出来,他们三个人不是不心动,只是出于对学校的忠诚,令他们作出了违背本心的决定。
“我觉得你们应该留下来。”春妮认真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其他人都露出不赞同的神色,要不是说这话的是春妮,恐怕早就被几人打断了话茬。
春妮问韩厂长:“厂长,你还记得我让铁柱他们跟我来这时,你怎么问的我吗?”
“我问你什么了?哦,对,我问你,怎么挑的是他们三个。”
春妮点头,直言不讳:“没错,你们三个应该很清楚。你们在工厂里,不是手脚最麻利,学得最好的那批学生。”见这三个学生均低下头,默认了她的说法,春妮话头一转:“我选你们,是因为你们是我筛选出的手最稳,最能沉得下心的学生。搭多米诺骨牌跟做木工不同,做木工需要手脚灵活有力,但搭多米诺骨牌最需要严谨细心,绝对不能毛燥。你们或许木工做得不优秀,但搭多米诺骨牌一定是最好的学生,不必要妄自菲薄。”
翻过年才十三岁的少女侃侃而谈,其他人非但不以为怪,反而频频点头,深以为然。这个画面,郑经理已经习惯,刚来学校没多久的舒老师却新鲜地很,见那几个乖乖听话,拐了拐郑经理:“你别说,小顾老师一个小姑娘脸一板,还真像那么回事啊。”
郑经理心里呵呵:你是没看到,这个小姑娘查出仿我们太阳积木的厂子,带着人杀到对方厂里去,找对方老板要版权赔偿的凶神恶煞样。这点小场面算什么?
这边两个人嘀咕,那边三位学生面现喜色,被春妮说得总算重拾信心。
正在这时,李铁柱又说:“我觉得,我在学校学得太少了,我还想再跟老师们学学。”
“觉得自己学得不够是对的。”春妮道:“你们学习时间不长,目前只是在多米诺骨牌上比其他人多了些心得,如果其他人每天不松懈地学习,超过你们是迟早的事。”
三人面色又是一苦。
这时韩厂长已经完全转变过了思路,他严肃道:“所以说,即使你们以后有了工作,也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如逆水行舟……”
在学生们的沉默受训中,春妮说了最后一席话:“学校建得多不容易,你们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都很清楚。不瞒大家,即使是现在,学校的前途也很难说,谁也不知道咱们走得到哪一天。过去学校庇佑了你们,希望有一天,你们成长起来,有跟老师们共同保护咱们学校的力量。哪怕你们没有成长到这个地步,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好好活着,成全了学校成立的初衷,也是很好很好的。”
“小顾老师,我们听你的。”三个人终于点了头。
俱乐部最终只要了两个人,简单试用过后当场获得了留用。
玩具厂众人捏着新鲜出炉的骨牌购销合约,也不怕他们出尔反尔,各自在心里感慨:三十万张骨牌眼也不眨,说订就订,这些俱乐部可真是有钱哪!
走出俱乐部,韩厂长将春妮拉到一边,小声道:“小顾老师,我不是故意跟你唱反调。我就是怕,被那些资本家的花花世界一迷,这些孩子看花了眼,忘了本心怎么办?”
春妮笑了:“厂长,你不会以为,凭他们学的那点小技巧就万事大吉了?路长着呢。”
韩厂长思考片刻,叫来唯一没被录取的李铁柱:“你去跟他们两个说,不能因为被俱乐部录取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校马上开夜班教学,你让他们下班后抽时间到学校来上林老师的补习班学画画,还有认字也不能放下。”走几步又叫住他:“他们现在有了工资,记得让他们交了学费再来。”
春妮不由侧目:韩厂长你行啊,都会举一反三了。
韩厂长的想法不止这些,坐电车回去的路上,他跟春妮商量:“你说,咱们回去后要不要建议校长,再开个搭骨牌的班?”
春妮还没回答,坐在两人前边的郑经理也扭头过来问她:“顾总工,咱们是接着下一步的计划,还是先回工厂?”
第60章 060 福利
春妮自诩是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工作狂, 韩厂长和郑经理两个更有甚之。
闻言,韩厂长当即安排起来:“不是说下一步去百货商场吗?正好——”
“正好什么正好?”春妮让他俩看隔座睡得正香的几名技术人员:“把他们几个送回去,先好好睡一觉再说。还有你们俩, 多少天没回家了?回去认认家门, 再到厂里来开会。”又说韩厂长:“你别操这么远的心了,这个班怕是办不起来。”
为什么办不起来?
韩厂长满腹不解,但看见春妮已经合上眼睛睡觉,只好咽下剩下的话,没一会儿也打起了瞌睡。
从纳尔逊的多米诺聚会开始筹备,春妮因为是个姑娘家,又有其他的事脱不开身, 只是一两天过来看一次。郑经理和韩厂长几个大男人日夜轮岗,几乎吃住睡都长在了俱乐部里。要不是纳尔逊提前支付了一笔不斐的费用, 这几个臭哄哄的大男人早被扔出了大街。
春妮一句话将众人支回家休养生息,自己也美美地回石库门睡了一大觉,等下午回她的小吃摊,才知道方校长这一中午盼着他们回来, 在小摊子上坐了一下午,等得脖子都细了。
待到她赶去通知学校时, 校园里欢腾的气氛尤未消歇。
其实从俱乐部回来前,郑经理已经跟学校打过一回电话报喜,只是从学校到工厂都穷惯了, 乍一听见突然有了件三十万的大订单,怎么都不太敢
相信。
方校长从春妮嘴里再听一遍, 才感觉到了一丝真实:“这么说,咱们学校是真的要大赚一笔了?”他顿生急迫感,挥手驱赶众人:“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忙去?三十万的木头牌子呢, 今天晚上都给我加班加点地干起来!”
兴奋完之后,方校长很快恢复了理智。他跟韩厂长提出了一样的问题:“这么说,小邓和小严以后不来咱们学校了?那他们学习怎么办?”
小邓和小严就是这次被俱乐部录取的两个幸运儿。
韩厂长将自己的安排说了,方校长仍是不放心:“可他们在那种地方,会不会染上坏毛病?才不到十六的孩子,家里又没个大人看着,怎么叫我放心?”
学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中,孤儿占的比例最大。这回被春妮叫去干活的三个孩子中,正好都是孤儿。
春妮噗地笑了:“校长,你不觉得,你现在越来越像老妈子了?”
方校长挥手撵她:“去去去,你这孩子净会开校长我的玩笑。我是认真的,咱们学校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不能被外国人的仨瓜俩枣骗走。”
春妮笑嘻嘻的,压低声音:“这怕什么,学校不是准备开夜班课了吗?咱们给里头加点料。”
“加什么料?”韩厂长和方校长默契地拉着她走远了些。
“你们想啊,他们在英国人那干活,语言不通,又被人瞧不起,时间一长,心里肯定有苦闷。咱们往后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经常去看他们,找他们谈心,为他们排遣忧难,时间久了,还怕丢了人心?”
春妮当过孤儿,知道身后无依无靠是什么感觉。
方校长若有所思:“这倒也是,韩厂长,咱们以后的工作还要往细致处做哪。”又说:“以后你们安排老师学生去探望他们,记得……”
尽管韩厂长目前已经不是学校老师,方校长遇到什么事,还是喜欢找这个曾经的舍友商量。
春妮见他们谈话谈得入神,去玩具厂的车间转了转。
学校那回趁圣诞节抢盖了八间房子,因为时间太紧,只有三间是完全盖好的状态。其中一间被老师们占去做了办公室,另外一间给了校长当住处。
因为校长的妻儿不在海城,学校所有的员工中,只有他目前跟家人两地分居,半年多没能团聚。现在倭国人把持着租界外围,居民们出行越发不便,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像去年一样来个大封锁,大伙最后一致同意把这间房子先让给校长一家人住。
最后一间就是他们现在的工作车间。
这个工作车间原本是学校为几名暂时来回不方便的老师们准备的宿舍,但春妮他们出人意料拉回来一台机器,机器不能再跟木料一样,随便搭个棚子就能安置,房子只能暂时让给了他们。
正因如此,偌大的带锯机放进去之后,车间怎么也没法多塞几个人进去。
春妮去时,看见员工们聚在门口谈论韩厂长带回来的消息。
她驻足听了一会儿,有人发现了她,兴奋地围上来:“顾老师,邓来喜跟严广福以后都不来学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