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民国小百姓> 民国小百姓 第70节

民国小百姓 第70节

  唐宝芸的猜测让春妮的心紧了紧:“你怎么会猜这两个地方?”
  唐宝芸点了点手腕上的表盘:“现在是下午四点二十三分,以前这个时间,就是到了温南,或者再远一点,治平?这得看风速,我不知道——”
  “轰”!
  又是一声炮响,只是这一声很明显,已经离得有些远了。
  唐宝芸呼了口气:“好像真的不在附近。密斯顾?你看到什么了吗?”
  “太远了,什么都看不到。”春妮放下百叶窗,如果只有她一个人在这里,她大可以拿出望远镜看个清楚。可现在她只能跟唐宝芸一样,坐在船舱里,焦灼地等待船方通报。
  好在船方没有让他们等待多久,几分钟后,有推着小车的服务生来敲门:“两位小姐,不好意思。我们已经确认过,刚才你们听到的响声是路过的温南县正在遭受炮轰,不过我们的船离炮轰地点至少有十海里,并不会受到影响,让你们受惊了。我们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瓶桔子汽水聊表歉意,希望你们的旅途不要受到影响。”
  “谁缺你那一瓶汽水喝!我就问你,后面还会有危险吗?”唐宝芸害怕。
  春妮则问:“温南情况怎么样?”
  “按照我们的经验,不会再有危险,小姐们请安心。”服务生说。
  “你们的经验?你的意思,是温南经常遭受炮轰?”春妮问道。
  服务生回答这个问题已经答出了经验:“也不是很经常,我经历的不多,上个月大概一两次吧。您还有其他事吗?”
  一个月都有一两次……春妮想起刚到温南的舒老师,原本有些放松的心情顿时重新绷了起来:给温南买车的事,下船之后立刻就去办!
  唐宝芸挥了挥手,门轻悄悄地,被重新关上。
  “还好港城有英国人在,不会打仗。”唐宝芸吐出一口浊气:“不然,我们的日子可没法过了。”
  两天后的下午,轮船顺利抵达港城。
  第92章 092 重头戏
  因为下订一个多月以后, 车行才通知工厂自行取货,春妮抵达港城时,已经快到八月中旬, 都过了立秋。
  然而, 这座位于华国最南端的小岛城市一点也没受秋季台风的影响降低温度,只是走从甲板到码头出口这短短不到五百米的路,春妮的汗水就打湿了衣背。
  冷气机真是个好东西啊,才用了一晚上,就舍不得离开它了……
  春妮揩着汗越过穿制服的海关工作人员时,旁边的唐宝芸“啊”地跳起来:“表哥,我在这里。”
  一名打着发蜡, 穿白色短衬衫的青年扭头过来,让春妮顺便也看到了他旁边那位举着“顾春妮女士”纸牌的年轻人。
  唐宝芸匆匆说了句:“春妮, 记得到半山找我来玩。”招呼一声旁边提行李的小大姐,开心地冲了过去。
  昨天那场意外让唐宝芸受了些惊吓,她被吓得睡不着觉,拉着春妮说了半晚上的话。这个意外让两个小女孩之间的友谊急速升温, 下船前,在唐宝芸的要求下, 春妮交换了双方的联络方式。
  春妮目送她跟迎过来的男青年行了个西式的贴面礼,走到那位举纸牌的年轻人面前。
  年轻人伸长脖子,往旁边站了站:“这位小姐, 麻烦请让一让。”
  春妮指了指纸牌上的名字:“你不是找我吗?”
  年轻人目瞪口呆:“你就是顾春妮女士?这不可能吧?”
  “要我给你看证件吗?”春妮收起笑容。
  “不……不用,”年轻人有点
  慌乱:“我只是没想到您, 你这么年轻,真想不到啊!”
  心里偷偷擦着冷汗:这个小姑娘,呃, 这位女士板起脸来还真有点吓人呢。
  他现在真的有点信了,这位是顾春妮女士本尊,可她有多大呢?十五岁?二十岁?
  他自以为隐晦地打量着春妮,啧啧道:“您看上去可真年轻,我以为顾女士至少有三十岁以上了。”
  春妮知道自己的年龄是劣势,再加上自己是女孩子,如果有丁点可能,来买车的人也不会是她。可没有办法,这件事,只有春妮亲自到场,才可以百分百确保不出错。
  这个年代,买一台车比买房子还难。卡车并不比豪华轿车便宜,因为其实用性,反而更容易被军方盯上,收缴征为军用。
  上车之前,她让这个接站的人帮她买了几份报纸,确认每一份报纸都没有温南的消息,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这种时候,不上报纸绝对是好事。
  春妮买车的车行叫怡兴车行,是英国人的产业。总部位于港城麦尔逊大道,是间兼营汽车配件和各种汽车的大型车行。
  春妮本来想选一辆德国卡车给公司配备,但车行的总经理关富华说,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是什么原因,德国车开始限制出口,全港车行现有的德国车屈指可数,卡车更是难觅其踪。
  春妮只好将车行现在经营的卡车类别都一一看过,并亲自上手开过,最终选定了一款沃尔沃卡车。
  付款时,春妮以“再订至少一辆”为条件,再度要求车行帮忙送货,关富华叫苦连天:“真的不行啊,靓女……密斯罗。你们要是双城,或是南城的货,我都能想办法送,可海城不行啊,倭国人封锁太厉害了,有钱我们不想赚?实在没办法,卡车不上牌照,不是明晃晃告诉别人,这是无主之物吗?这一路运过去,神仙都难忍住不动手。”
  春妮:“……所以你卖我车的时候,已经认为我不可能把车运到地方了?”
  “这……顾小姐跟我们不同,顾小姐千里走单骑,这么能干,你一定有办法。”关富华干笑两声。
  春妮道:“那本地有什么靠谱点的物流,这你总能推荐两家吧?”
  “这当然没问题。不过,”关富华小心翼翼道:“现在兵荒马乱的,我认识的所有物流,条件最优厚的,也只保价不保物,顾小姐要做好心理准备。”
  “无妨,”春妮道:“你先推荐,我慢慢选。”
  买完卡车,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
  春妮来之前,学校就跟她说好,她只负责探路,方便再有第二次,其他人好接手。她的空间空余的部分勉强可以运一辆车,万一以后还有呢?总不能让她一趟趟来回跑吧?
  方校长也曾交代过她,既然来了,顺便调查调查港城的市场。如果有可能,希望凉席在港城也有一席之地。
  这个年代因为华国油荒,石油非常贵,木炭相对便宜,一般卡车买回来之后不会直接投入使用,而是另外加装一个代燃炉和储水器,以木炭为主要能源,利用储水器滴下的水使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作为能源。海城油料这么难买,工厂的汽车自然也要经过改造才能使用。没有经过买家的同意和试用,车行肯定不敢擅作改变,这也是春妮不得不来港城一趟的原因。
  不过,春妮作了两手准备,她保留了汽车的发动机,让车行的师父将代燃炉和储水器固定在卡车的外壁,不破坏原本的发动装置,争取方便时用炭,不方便时用油。
  至于她为温南采购的汽车,因为温南都是山道,经过跟闻老板他们的沟通,春妮决定放弃方向盘的设计,改为带车把的机动三轮车。为了减轻车身重量,车斗不封闭,等车子送到温南后,由他们自行加装车棚。当然,木炭发动机也是必须要装上去的。
  春妮寥寥两句话说得简单,实际从车子的脚踏,到轮胎,到发动机甚至是方向盘,使每一个零件得到完美匹配,难度相当大。现在华国机械制造都是万国牌,根本没有统一标配的零件,春妮在车行里蹲了两天,大部分都在看车行的师父们用焊枪和电锯徒手改装各种配件。
  而车子最重要的轮胎和发动机,车行是做不出来的,只能春妮跟他们商量出个方案,向欧洲和东南亚订制。这一条,在之前的一个月中,玩具厂和车行这边早就沟通过无数遍了,春妮到时,新鲜到货的轮胎和发动机已经先一步到了车行,只等其他部件完成之后组装。
  至于最占地方的车斗,春妮压根没打算交给港城。上回她找皇协军买的废料还有一大堆,她自己就能改装之后安上。一切只等车子最重要的部分做出来,她在港城随便找个地方安上去,车子能够成功开动,她就可以回海城了。
  怡兴车行说过,完成所有的工作,最快也要一个星期。
  春妮在这方面是完全的外行,索性不再将时间都浪费在到处是汽油味的车行。到了第三天,春妮跟他们打声招呼,打算到其他地方逛逛。
  因为此行还带着其他任务,春妮现在住的酒店同样号称是四星级豪华酒店,也在麦尔逊大道。从酒店大堂出门,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全港城最繁华的商业区。
  这个年代的港城只是华国南疆边陲一个刚刚有点发展的新兴城市,不要说跟海城比,就是跟南城,羊城都没得比。
  英国人占领此地之初,也只是将其当作一个舰船补给的港口,并没有用心经营,而城市里的奢侈品行业明显也没有形成规模。往往一栋高楼走出来,往巷道里稍微走一走,周围全部都是木质小层小阁楼,阁楼里外左右,横七竖八搭满了晾衣竿和凉棚。这些小阁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上面住着店主,下面的店铺有卖烟酒糖茶的,也有裁衣做鞋,卖五金渔具的,总之百行百业,什么都有。
  春妮在一间卖布料的小店外还看见了一双陈列在外的丝袜。
  这个年代的丝袜可是稀罕物,在海城,如今一双丝袜最高要卖到五块钱一双,商场还经常断货。这间小店居然有卖,让春妮大为惊喜。
  上次从温南贩回来的药材让春妮大赚一笔,虽然老师们都不知道,但她给夏风萍打电话,让她到药店比价不是秘密,大伙都知道了,不是所有地方的物价像海城一样,高到让人咂舌。
  这回知道她要出门,学校老师们都拿出私房钱,请她帮忙带些好转手的外国货。这其中,轻便好带的丝袜是上上首选。
  学校现在赚了钱,老师们的境遇却没有多大转变。因为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盖教室,买机器,搬工厂,出万国商团的会费,给学生加餐,还有买弹药……
  春妮去问时,布店里已经有了其他访客。这名访客跟春妮一样,都不是港城本地人。
  春妮站在旁边听他跟老板比划半天,才得知他们的丝袜不单卖,一块半钱一双,买一双丝袜必须搭配买一匹布,否则宁愿不卖。
  捆绑销售,这老板也够精的,可别人也不傻。这家店卖的布很普通,价格却不便宜。她倒手丝袜的赚头只怕要全贴进布里,一点都不划算。而春妮来自全华国纺织业最发达的海城,吃多了撑的,为了卖丝袜去买布。
  这位访客也明白这道理,讲价讲到气急败坏,奈何老板始终不松口,他只能擦着汗悻悻离开。
  见老板的目光投到春妮身上,她连忙退出了店铺。
  “这位小阿姐,你也是想贩丝袜卖?”那个之前在布店跟老板讲价的客人还没走,见春妮出门,跟上了她。
  “我随便看看。”春妮说。
  这人像看不到她的推拒之意,笑着同春妮道:“人人都知道丝袜好卖,货不好弄啊,小阿姐。我知道有个地方有货,小阿姐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春妮:“……你知道别的地方有,你怎么还在这讲价?”
  那人笑道:“这不是货比三家嘛,怎么样?小阿姐去不去?”
  春妮绕过他:“不去。”
  那人连忙又追上去:“小阿姐别急
  着拒绝我,你不听听是什么地方吗?”
  “现在丝袜那么难买,能弄到货的,要么有大本事,要么货源说不清。有大本事的人看不上我这仨瓜俩枣,说不清货源的,我去趟那浑水干什么?”
  那人没被她臊走,竟竖起大拇指:“我果然没看错,小阿姐眼睛真是利。但我介绍的地方你放心,真的不会有麻烦的。你也不用再往前走,这条街上卖丝袜的人都是这样卖,没得赚的。”
  “不会有麻烦,你一个人去,还少了个竞争对手,不是很好?”
  那人迟疑了一下,“小阿姐,我跟你说实话吧。那边的东西是真东西,有问题的,是进关的渠道。但现在世面上这么多货,有几个是通过正规手续进关的?我是看小阿姐身体高拔,目光有神,一看就是有本事的人,才想邀请你一道发财。小阿姐,那边一双丝袜进货价才五毛钱一双,你真的一点都不考虑?”
  这一年多来,春妮除了累了点,吃得好喝得好,的确长高了不少,但夸她有本事?这人敢看着她的娃娃脸再说一遍吗?
  第93章 093 物资
  在路上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人耽误了一点时间, 并没有影响春妮的兴致。
  她上次从温南回来,将药材出清之后,作了一次大盘点。除去那十来天在明州大山给三人疗伤所用的部分, 普通药材全部出清, 一共赚了两千多块,反而像铁皮石斛这样的名贵药材还剩两支。不过这样的名贵药材只要保存得当,在任何时候,都跟黄金白银一样,是保值的东西,她并不急着全卖出去。
  反而是海城的钱币市场一直在贬值,她卖出去的那两千多块钱只放了一个月, 物价又涨了不少。春妮不得不再折腾一遍,寻找门路将手里的现钱都换成小黄鱼。
  手里有钱, 心里不慌,春妮逛得很从容。只要在商店橱窗外看到像洋烟,洋酒,奶粉等等这些海城不好买到, 几乎可以当钱币交换的好东西,她都会进去问问, 先了解一下行情。
  就像之前那个人说的那样,港城的商业市场现在很混乱。刚刚才问的十块一罐的奶粉,可能转个角, 就只卖八块。至于真假,反正春妮是看不出来的。
  但不管十块还是八块, 都比海城便宜多了。
  但春妮知道,这不是最合适的价钱。其他人跟她不一样,那些人跑单帮, 必须考虑运输和储存成本,如果按照港城市面上的叫价,他们抛却生死夹带进海城的物资赚头不够,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去冒着杀头的风险做。
  倭国人答应开放部分水路,也只允许租界进米进面,保证里面的人有口饭吃,不会造反。这些奢侈品,反而卡得很严。
  最紧俏的物资,往往只有在倭国人开的商店里才可能找到。
  那些守在关口的倭国军人像饿狗护食似的,会仔细搜出过客们任何夹带的可能。
  春妮住的里弄里,这些日子时常有突然暴富的邻居们搬离此地,找到更好的住处。她附近的高级西餐厅也时常爆满,甚至还排起了长队。上个月夏风萍发了工资,想跟朱先生去吃炸猪排,还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