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民国小百姓> 民国小百姓 第80节

民国小百姓 第80节

  春妮则冷笑一声:“不着急,狐狸吃了鸡,嘴里还会留味儿呢。我就不信,他们比狐狸还狡猾。等着吧,迟早会有人露出尾巴。”
  第105章 105 千头万绪
  方校长和韩厂长最终同意了春妮的话, 决定先按兵不动。但代价是,暂时切断跟温南的联系,直到找出给鲁师父传话的人。
  经过韩师父的试探, 他们暂时不担心鲁师父会泄露舒老师的行踪。
  正好他们在机器搬迁之前, 知道温南的工人暂时无法接续上任,在机器搬去温南之前,日夜赶工,抢先锯了不少竹子,还有一部分花高价找了木行外包,还有不少存货。新教学楼投入使用之后,学校以前用的大仓库早就做回来原来的仓库。现在又是淡季, 即使有东南亚那边的订单,也能支撑不短的时间。
  一时不用担心供货问题, 才令春妮最终说服另外两个人。
  安抚完方校长他们,春妮找来罗阿水,问了些学校最近的安全问题。
  罗阿水果然也说起了赵发财:“这个人眼睛不老实,我担心他对老师们下手。”
  春妮便将自己这两天的安排说了说, 道:“可能是有我看着,那人不敢来撩事。不过, 过几天我还得再去一趟港城,到时候学校的房子恐怕还没粉刷完毕,这段时间只能辛苦阿哥, 上学放学时帮着多看着点老师们,要是姓赵的敢来……他连我都不敢见, 你多带几个人,应该不会有事。”
  “行,到时候我派一队学生跟着护送老师, 就不信那老色胚敢当着这么多人面下手。”罗阿水性格烈,到学校后,老师们都很关照他。这些日子在学校里吃好喝好,他跟春妮一样,在心里已经将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家。
  因而,又听春妮说起鲁师父提起温南的事,他比春妮还急:“还有这事?”说着,脸上露出恍然之色:“上次严广福说,他在赌场里看见鲁师父,我骂他瞎胡说,难道说,他说的是真的?鲁师父会不会因为缺钱,在帮别人做事?”
  罗阿水那段时间跟着严广福在赌场里转悠,见多了为了钱什么都肯干的人。
  春妮先关注的却是其他问题:“你还在跟严广福来往?”
  “只是上回在学校见了一面,他非要拉我去喝酒。”罗阿水道:“校长这些日子盯他盯得紧,他又怕校长,每回校长骂他,总要找我去说情。就这,没别的关系了。”
  “死性不改,”春妮骂道:“这人没救了,校长这么操心他,
  还要找机会去赌。”
  顿了顿,她又问:“他上回在哪家赌场见到的鲁师父?”
  “我以为他在说胡话骗我,倒是没问,左不过就是这附近。对了,你还不知道吧,校长逼着他退了原先的房子,让他在学校附近住,隔三岔五就要去他家里突击检查。”
  “难怪我说这几天一到放学,就不见校长的人影。”春妮嘀咕一句,将另一只从港城买的勃朗宁掏出来,再给了他两匣子弹:“万国商团队那边提供的都是长|枪,不方便携带,这支枪阿哥留着防身。”
  “你呢?你有吗?”罗阿水没接。
  “我有其他的。”她空间里来自未来的的武器都还在,弹药也能顶一阵子。上次是钱不够,这次去港城后,她打算如果碰到好一点的枪|械,再给自己添置一些。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她卖掉一点路上搜集来的物资,先回个血再说了。
  罗阿水也不跟她客气,接过枪别在腰上,问她道:“要不要我先找人调查一下鲁师父?”
  春妮正有此意,问道:“你找的人可不可靠?”
  “放心吧,都是我们明州同乡。”罗阿水自信道:“他们办事很利落的,你等我好消息就是。”
  春妮盯着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阿水哥,你是不是入了青帮?”
  海城的青帮子弟很多来自海城周边市镇,这些青帮人按地域又分为数个小团体。其中苏北帮和明州帮在青帮的势力最大。不过,包括明州商会在内的明州人在整个海城都很有存在感。
  像罗阿水这样有正经职业,还有本事,最主要是在万国兵团登记造册的人物,必然也是在青帮拉拢范围之中。
  “你想到哪里去了。”罗阿水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不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我不过是新认识了一帮兄弟,那些人中,有几个是青帮的人。”
  “你明白就好。”春妮点到即止,又问起了万国商团,还有俘虏营的事。
  万国商团倒是一切照旧,除了蔡队长日常嫌弃他们带的童子军破坏了他们团队的严肃性,再就是把着靶场刁难他们,不让他们跟其他成员有同样的训练时间之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这只是在春妮眼里没什么大不了——在她眼里,只要不死,就没有大事。
  但因为万国商团老成员对学校护卫队的歧视,引得她的学生们个个憋足了劲儿,发誓要给老成员们一个好看,这些日子一有时间就往训练场里钻,疯了似地加练。
  至于加练出了什么成果,短时间之内看不出来。罗阿水知道春妮事情多,也不打算跟她说这些闲话分心。
  他只说俘虏营里,最近因为有他们学校包饭食,日子过得不错。只是凉席生意马上到了淡季,玩具厂的工人们都开始了半歇业状态,纵然校方想办法延长工期,但也不可能拖到十月份之后。俘虏营里没有了他们的照顾,恐怕又要回到原先的样子了。
  对这一点,学校已经尽了力。春妮也没有别的好办法,见罗阿水神情落寞,陪他默默坐了一会儿,听他叹道:“白营长可惜了。一个冬天过去,不知道营里又要死多少人。”
  白营长被捕之初,曾经被大肆报道过。作为华国知名人物,白营长的基本医疗可以保证,可那些跟着他一起撤下来的士兵得了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以前还有同情他们遭遇的市民为他们送药送饭,自从租界被倭国人封锁,药品越来越珍贵之后,这条唯一能够获取药品的渠道也断了。
  春妮问罗阿水:“彼得罗夫中队长还是那么难说话吗?”
  彼得罗夫中队长正是俘虏营中负责看押白营长他们的白俄监狱长。
  罗阿水点点头,又摇头:“他们对白营长的态度还是很差,倒是对我们还行。”
  春妮一哂:“也不想想,我们给他们送了多少钱。那你说,我给他们送点药品,彼得罗夫会不会还拦着不放?”
  罗阿水眼睛一亮:“可以试试。你这里都有什么药?前些日子入秋,营里有几个兵得了伤风,你有没有伤风药?”
  在明州的大山里,春妮随身带着的那个装药材的包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罗阿水对之记忆犹新。
  我这里青霉素最多……虽说常文远临走前为防万一,作了那个安排,但大半年过去,她还没有收到对方的信号,她空间里的青霉素仍好好躺在里边,一支没少。
  春妮默默盘点一遍,这次从温南回来前,她用闻老板付她的两百块弹药钱,在温南的药铺里又采购了一大批各种药材。治伤风的,治外伤,治拉肚子的,什么都有,她索性道:“正好现在有时间,我先跟你去一趟俘虏营看看再说。”
  俘虏营在租界的边缘,春妮他们到时,白营长他们正做完最后一批凉席,帮着来运货的工人往外搬动。
  学校外包给他们做的,是凉席的最后一个步骤——串竹片。
  俘虏们排成长列,两人一组,有序地抬着一人多高的凉席往卡车上搬。
  营地外面,寥寥几个白俄营兵闲散地站在门口和车子边。营房里头,是牌九清脆的撞击声和营兵们叽哩咕噜的俄国话。
  这些白俄人生平一好酒,二好赌,虽然战斗力高,但纪律也让人头疼。即使英方三令五申,让他们对俘虏们严加看守,他们仍然找到机会就偷懒。
  他们是有恃无恐,不怕白营长领着人逃跑,租界外头到处是倭国人,他们人生地不熟,已经被本国军队放弃,手上又没有武器,连基本的伪装都做不到,谁知道跑出去会发生什么事。还不如待在这里,至少这一刻是安稳的。
  这些俘虏们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他们安静地搬完凉席,在营兵们的骂骂咧咧中返回了营地。
  罗阿水上前,往其中一个营兵手里塞了些钱,指着为首的那个光头比划着说了几句话。那营兵咧开嘴,就站在门口笑着弹了弹手上的大洋,让开了路。
  为首的光头顺着罗阿水手指的方向看到了春妮,冲她点头笑笑:“顾老师回来了?这次去外面,有什么新鲜事?”
  这个唯一套着脚链,瘦得两颊凹陷下去的光头就是在海城无人不知的白云铠。
  …………
  从俘虏营回来之后,趁易老板还没到海城的这点空闲时间,春妮初步打探了一下海城的汽车市场。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随着欧洲战争传开消息,海城的洋货价格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涨价。但打仗的只是德国和一个普通海城人叫不出名字的小国家,何况,这一年多以来,德国一直都在进攻这个占领那个,大家都没太当回事,直到英法两国宣战。
  春妮去调查市场时,不到半个月,汽油价格较之前已经翻了两倍。机油没有汽油消耗量大,又不是日用品,涨价幅度比起石油,可以忽略不计。
  但春妮知道,这只是开始。
  倭国人虽然将汽车列为军管物资,海城原先的几家车行倒的倒,搬的搬,仅剩下的两家也只是苦苦支撑,或是转职作了汽修店,但海城路面上的汽车仍是玄学一般日复一日地增多,连得汽修店也多出了好几家。
  机油用量小,现在市场上都有存货,春妮决定再捂一段时间。
  回到学校的第六天,易老板的船队终于到了海城。
  因为春妮原本只是去港城买车,包括找供应商和物流在内,都是临时决定。工厂接到消息时,所有库存原本已经出清七七八八,也需要时间赶工制作新的凉席。
  易老板来到海城的时间刚刚好。
  但易老板的到来,也意味着,春妮必须先抛下手里千头万绪的事务,再度踏上去港城的路。
  第106章 106 大事
  人的一生中, 要经历许多场离别,大家总有习惯的那一天。
  这个夏天,春妮频繁地告别, 即使是夏生, 也已经不会再为姐姐时不时的离开而哭泣不舍。
  方校长一家将他看顾得很好,他很早就学会了自己穿衣穿鞋,在校长家里有三个同龄人玩耍作伴,并不孤单。
  春妮押着满满一船的货离开海城时,夏生蜷在被窝里睡得正香,靠门的书桌上,放着他昨天跟二丫才学会折的平安扣。
  离开前, 春妮将它揣在了怀里。
  方校长家里现在固定有夏生一个床位,昨天他在日历本上做好了记号, 等下次姐姐回到海城,姐弟俩就可以搬到新家里去了。
  这次离开,春妮一共带了三个人走。
  一个是李铁柱,这个小伙子被春妮从韩师父那里叫走时, 老头对她吹鼻子瞪眼的,嫌她用杂事妨碍了自己徒弟学艺。但李铁柱是学生中的领袖人物, 也是她看好的未来工厂的中坚力量,所以只能对不起老头儿了。
  好在李铁柱对她一向服气,没怎么纠结就接受了她的安排。至于木雕手艺, 这一年他都在韩师父那打基础,拿块木头, 在哪都能练习。
  另外一个是李德三。这小子守在春妮的夜班摊子上,这一年多来都没出过事,也是个深藏不露的人物, 还时不时能帮学校采购到又便宜又好吃的菜品。春妮深深觉得,让他耗在小摊子上浪费了人才,这次出来,索性把他也带了出来。
  还有一个是罗阿水推荐的,学校护卫队的小伙子,叫区明。小伙子家里铁匠出身,长得一身好键子肉,站起来比李铁柱还高半个头。把他带出去,相当能唬人。
  这三个人中,其他两个还好说。就是李德三,他一走,小摊的夜间生意就不得不收拢起来了。
  倭国人放宽码头禁令之后,附近的人比以前多了许多。再加上各地想方设法涌进租界的难民,治安日渐堪忧。不是李德三这样的熟面孔,很难在这种地方吃得开。
  为了上这班船,他交接班之后没有休息,抱着包袱便跟着春妮到了码头。
  这会儿船只驶出吴江口,全力开动马达,甲板上的蒸汽烟囱白雾喷吐,三个小伙子全是头一回出海,看什么都新鲜,没过一会儿,全都兴奋得绕着大船来回跑圈嗷嗷叫。
  春妮都不懂他们兴奋个什么劲。江浦码头上那些每天排队等待进关的蒸汽船不是船?看得还不够咋地?
  还是那些那水手们见识多,笑道:“生瓜蛋子,刚到海第一天,看着天上地下敞亮,叫他在这上边呆满两个月试试。到时候给他块金子都留不住。”
  不过,相比于回来时的波折不断,春妮的这趟押船足可称得上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易家的船队分为短线,中线和长线三种路线。短线只是来往于羊城和港城之间,中线一般是到丰州,长线嘛,就是到海城了。
  线路不同,船队靠港的地点也不同。因为路途遥远,海城他们一般一个月最多只来两趟,装哪家的货,在出发前就定好。为确保行程安全,如无意外,中途直接越过从粤西到海西和温南这段最危险的航程,只在羊城和丰州各停靠一次,其后便直入港城。
  为了这次的远航,蒸汽船轻装简行,去掉了拖在后边的驳船,再开足两千马力。三个男孩子出发之前,不知道该说是期待,还是恐惧的海匪们几乎没有几个追得上这样全力航行的大船。
  只有一回在治平的时候,船被人拦了下来。老水头在船头上跟对面的人对了几句切口,他们便让开了路,直接坠在后边,跟到丰州,看见大船入港,才调转船头离开。
  老水头说,他们大东家跟对面的谈好过交易,要保他们这段路的安全。
  路过治平之后,也有几条船远远坠着大船跟过他们,易老板让管事的点了几个炮仗扔出去,就把人吓跑了。
  这些连家伙都不敢亮的小蟊贼让三个男孩子们大呼不过瘾,转而又兴致盎然地缠着爱讲古的老水手们说了不少故事。
  在蔚蓝色的大海中航行到第七天,大船于当天傍晚抵达了港城的格罗妮海港。
  码头边蒸汽如烟柱般吞吐,大小船只错落有序地穿梭来回,不论日夜,永远一片繁忙。这个时代还没有机械吊臂和集装箱,打着赤膊的力夫们如工蚁般在大船中出进,嘴里时不时吆喝着听不懂的调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