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93节
她像不知道面前人已经不耐烦一样, 语气恭维
:“说起来,我们学校还没有被像您这样的大人物参观过呢。您要是能来给我们训两句话,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肯定高兴得要跳起来。”
有多久没听见人跟他这么说话了……付鸿民怀念地想。
他觉得这个说话好听的小姑娘看着顺眼了不少,认真想了一下:“那就明天吧。”反正他现在赋闲在家,没有别的事。到学校去见一见可爱的女学生和漂亮的女老师,调剂调剂无聊的生活也不错。
“那请问明天我们去哪接您呢?”
“接我?哦哦,你到任城路21号,找祝小姐。”
“任城路21号,找祝小姐。”春妮笑容不变,为防万一,还要了付鸿民家的地址,拉着方校长离开了。
跟春妮不同,方校长听见付鸿民报出“任城路”这个位置,脸色就变了。
这条路同样位于城西华界,原本是吴江边的一条小弄堂,跟赌场遍布的爱莎路为邻,在战前就是海城有名的红灯区。
这个付鸿民让他们去那里寻他,哪怕校长没听过他的名头,他身上还挂着前教育部长的名头,也足以令校长生出警惕。
这会儿两人避开人群,校长眉头忍不住皱起来,对春妮道:“这姓付的不是正经人,咱们明天——”
“咱们明天当然要去接他。”春妮道:“刚刚跟人家说好,您不会现在就后悔了吧?”
“那是你说的,我可没说。”校长也不傻。
春妮知道校长的命门在哪,因而道:“那可是前政府教育高官。就算您看不上他,可他结交的人非富即贵,还有以前教育界的一些关系,对我们肯定也有用。”
“这人不正派。我是怕,万一他去了学校之后,跟赵发财似的,又惹出些是非。”方校长低声道:“为了这种事,咱们已经损失了一个胡老师,可再也经不起再来一次了。”
赵发财消失后,他带来的那些流言并没有消失。如果他换一个人骚扰 ,可能不会对其他人有什么困扰,但胡老师只是个刚出学校没多久的未婚女老师,哪里经得起被人传这样的谣言?在家里待了几天后,就打电话来说要辞职。
胡老师是学校第一批老师,人品和业务都没得说。后来还管着学校印刷厂的一部分业务,也是兢兢业业,从不出差错,校长怎么舍得放她走?就是不看在她工作能力的份上,她为人温柔可爱,也是位极好的同事和老师,听说她要辞职,连她班里的学生听说都急坏了。
奈何胡老师去意坚决,校长苦留不住,只好退了一步,跟她深谈一次,正好温南的工人需要培训,他将温老师送到温南,现在她已经悄悄启程好些天了。
走了一个胡老师和郑经理,学校不得不又开始了招人。胡老师一人打两人工,郑经理掌握着工厂的销售渠道,他们的缺员不是那么好顶上。
还好现在工厂的运作都进入了常规状态,印刷厂半死不活,就是走了人,也勉强能运行,不至于马上瘫痪。
春妮对这姓付的倒是有些了解,她道:“好歹这也是曾经的教育大员,就是再没品,也不可能跟赵发财那样的癞子狗似的粘着人屁股后头不放。他好色归好色,但一般只在风月场玩,并没有闹出不可收拾的绯闻,您不用怕得这么厉害。”
见校长犹豫,她又道:“何况他现在是只落架的鸡,要是他真敢怎么样,咱们也不用怕他。大不了,明天我请季老师去陪他。”
方校长想起季老师对付那些男人的横样,一个没忍住,嘿嘿笑了。
春妮就说:“校长您也别光顾着笑,好好想想明天怎么忽悠,呃,怎么让付鸿民答应掏钱,咳,答应帮忙。”
好歹是曾经的教育大员,别管方校长心里怎么样,第二天一早,仍是从出租车公司租了辆车,带着林老师去了任城路21号。
尹老师迟迟不归,校长助理的位置却不能老空着。方校长估计是存了尹老师还会回来的念想,将教副课的林老师提拔起来,让他暂时填了尹老师的空。
现在学校里招的季老师也是美术老师,林老师便将所有初级班的美术大课都让出来给季老师教。他专门只负责教授高级班和短期班的美术鉴赏课,以及全校的音乐课。因为玩具厂撑起了整个学校,对印刷厂的要求不再逼得那样紧,林老师闲暇之余,再研究研究彩印制版的问题,时间比起先前充裕了许多,不知过得多快活。
可惜,林老师不知道,他这样快活的日子恐怕要一去不复回了。
上午十点出头,学校做课间操的时间,出租车载着付鸿民终于到了学校。
付鸿民下了车,刚进学校,一个扎着羊角辫,穿着海军蓝校服的女学生捧着一大束花向他走来,大声道:“欢迎付部长指导我们学习。”说着,将这一大捧康乃馨塞进他怀里,又鞠了个大躬。
付鸿民脸上忍不住绽出个笑:“哎呀,还搞得这么隆重?”
方校长看着他的目光欣喜而热切:“哪里哪里,像付部长这样的大人物,再隆重都应该。校舍简陋,我们生怕多有怠慢,您不嫌弃就好。”
方校长也历练出来了。
他伸手虚引,让付鸿民负手走在前头。
进入学校,这才发现校门左右还列着两队穿同色校服的小学生,最前头的那个手持一杆金色木棒,忽地往上一举,那些小学生们转头过来,口中大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齐齐咧开嘴,露出灿烂天真的笑容。
付鸿民惊笑道:“老方,没想到你还藏了这一手?”
这是拍对方向了,一会儿功夫就从“方校长”到了“老方”,看来这个姓付的就是喜欢这些排场。
方校长一路将付鸿民送到操场正中的演讲台上,笑道:“请部长给学生们训话。”
付鸿民当过旧政府大官,尽管事前没有准备,在一群小学生面前训训话还是难不倒他的。
他也不要演讲稿,直接站在讲台前面侃侃而谈,说起来不过是勉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展望他们未来可期的套话,但他每一次停顿,就有坐在最前边的老师作恍然大悟状,似乎他的话是怎样的至理名言,而他每一次的卡词就有人顺畅无比地接应下去。
特别是那个年轻可爱的顾老师,简直是最贴心的安琪儿,他说了什么,她都能理解,他想说什么,她都能知道!
付鸿民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众星捧月的排场了,以至于他在台上潸然泪下:“看到你们,我就知道,吾国之少年雄风不坠,贵校之老师品格高尚。惜乎吾已是一介白身,否则吾必燃尽吾最后一滴血……”
半个小时的演讲完毕,台上台下眼睛红了一大片。
方校长擦着眼睛迎上前,哽咽道:“想不到付公情操如此高尚,您明明已无公职在身,却要为我们学校捐款,这……这我们愧不敢受啊。”
付鸿民:“啊?”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我说我燃尽最后一滴血,不是指的我准备捐钱啊。
春妮也擦着眼睛道:“付公一片心意,即使有愧,咱们也不能让付公的心意无处安放。您说是吧?付公。”
付公不觉得“是”,并且想抬脚马上走人。
这些人把他捧在这弄这些排场,该不会是想把他架起来,逼他捐钱吧?
不得不说,付鸿民能当上教育部长,脑子至少是够用的。
方校长长声一叹:“付公真乃高尚之人,流言误我,往日我竟险些以为付公——”
付鸿民越听越不妙,正想打断他说话。
只听这个一开始他看着就很顺眼的小姑娘道:“校长,咱们不还有正在研究的投资项目吗?您不如请付公帮着掌掌眼。”
付鸿民立马问道:“什么投资?是‘睡美人’的投资?”
方校长恍然大悟:“对对对,差点给忘了。对了,付公,您刚刚说您要捐多少来着?”
付鸿民:“……”能跳过捐款,直接说投资的事吗?
第122章 122 项目
付鸿民最后捏着鼻子, 捐了一千块大洋。
他倒是想随便掏个十块二十块应景,可左边一个方校长说,冬天湿冷, 学校宿舍只有几床烂草席可避寒, 右边一个小顾老师在展望,学校要投资的新项目将会填补海城市场的又一项空白,可惜一无场地二无设备,只怕想正式启动,难上加难。
这一千块多半看在“睡美人”的份上,还有一小半,大约是听说他们还是全城最大的多米诺生产厂家的份上。
至于有多少是给的学生, 那就只有付公一个人知道了。
春妮瞧他唉声叹气签完支票,之后在众老师面前再发表了一出感人肺腑的讲话, 听说校长想留他在学校食堂体会学生们过的艰苦生活,摆摆手让他们不要客气,离开了学校。最后,他钻进出租车, 春妮听见他让司机送他去醉天星,觉得他应该还颇有余资。
醉天星是海城一所有名的大戏园子。
这位前教育部长下野后的日子看来过得不是一般的多姿多彩。
当然, 他走之前,得到了校长的承诺,会将这次的投资项目以书面的形式正式整理出一份文件给他, 再由他决定要不要参与。
事事安排好,样样准备做在前的妥贴……只要忽略这样的体面是花一千块钱买来的, 还是很能让人有一阵子愉悦感的。
送走付鸿民之后,方校长拉着几个骨干进办公室开会。
开会之前,王老师问了个问题:“校长, 付鸿民这么能花,他会有多的钱投资咱们的项目?”
王老师主抓工厂和学校的财务,对这个问题一向比一般人都敏感。
大伙都懂,王老师的言下之意,是随便弄个什么项目糊弄他,把这一千块钱骗到手就算完事。
毕竟,这个所谓的项目,还是昨天在宴会上见到付鸿民之后,方校长一拍脑子想出来的,现如今大伙儿都还一个都摸不准头脑呢。
方校长便将昨天春妮在宴会上忽悠他的那套言论照搬出来,道:“人家好歹也曾经是一方大员,虽说不知道为什么他没跟着一起撤到双城,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起来了。万一的话,咱们不是平白得罪一个大人物?”
春妮心道,这就是有家有产的坏处。要是她孤身一个,别说一千,一万块钱也骗了就跑,可惜啊,他们有这么多人要顾惜,行事不免要优柔几分。
王老师就问:“那你们觉得,姓付的还有几个钱?咱们万一画的饼太大,他觉得吞不下去,被吓走了可不好说。”
这倒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林老师就问:“种地能像付鸿民这样过得这么潇洒?随手一抛,就是一千块钱。”
韩厂长就勾了勾唇角:“那家里至少得良田百万亩,才够一天一千块的花销。”
林老师咂舌:“百万亩?这是要把整个明州买下来不成?不能吧?”
在坐的人中,只有王老师和林老师出身城市,不知道农村的情况。
春妮和韩厂长来自小村庄,最有发言权。
春妮只说:“在我们那,两块钱大洋可以买一亩地。付部长一挥手就是五百亩地,能吓破王地主的胆子。”
方校长家里原先是近郊的小地主,不说每天有白米吃,至少也该不愁吃喝。
但方校长说:“光靠种田能随便挥霍?别开玩笑了。跟你讲,大前年,我们那小旱了一场,粮食减产,那一年除了佃户交的租子,我们完粮纳税,还倒填十几块大洋给县里交上去。”他叹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不管什么时候,种田都是最苦,来钱最慢的。”
“那付部长?”
“哎呀,你们老琢磨别人钱怎么来的干什么。他今天给了一千块,那肯定至少还有一千块。你们就按一千块的规模给他找个项目出来,成不成的,咱们也算尽了心力。”半天说不出个一二三,校长急了。
有了睡美人的事在先,这次的投资,方校长和春妮都不打算弄得声势过大,一千块钱在豪富云集的海城,是个水漂都打不起来的数字。他们再比照这个数字追加一些,倒是正好。
几个人闭门研究半天,最后林老师提了个建议,说他家里有一付褚遂良的仿贴,正好学校有印刷厂,他可以贡献出来,请高手拓印成铜版,制成书法字贴售卖。
卖字贴,说出去又好听又不打眼,倒是不错。
他的这个建议还触发了春妮的另一个灵感。
她问更熟悉印刷厂业务的林老师:“现在市面上有没有钢笔字贴卖?”
“钢笔字贴?没见过。”
“那咱们卖钢笔字帖吧。现在小学生们写字都开始用钢笔,咱们做钢笔字帖出来,也是顺应了政府普及硬笔书法的要求。”
“好想法,可这个字帖,咱们找谁来拓?”韩厂长说着,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林老师身上。
现在玩具厂的拼图玩具不定时推出的新品,几乎都由林老师先临摹出来,再制成彩版,印出来发售。
他们的拼图玩具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了。
林老师笑了:“你们哪,真是舍下灶王求山神。”他点点付鸿民留下的名片:“这位大教育部长,总不能真的只出点钱,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吧?”
众人恍然。
韩厂长笑道:“还真没想到这来,习惯了什么都自己做,忘了这回不一样了。”
方校长笑道:“习惯了高大海,倒是忘了这位付部长跟他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