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第111节
“那还能为什么,你没看这山这么大,好藏地方吗?”涂铁柱张口就来。
“我知道山大,华国大山还少了吗?我意思是,兵工厂这么要紧的地方,他们怎么会放到华国腹地来建?”
“是因为咱们这林子多,好就地取材?”李铁柱给了个比较靠谱的猜测。
“可能这是一个原因。”春妮仍觉得,这个理由不足以说服她。
“有没有可能,是倭国人不够用了?”一个学生插嘴道。
“倭国人不是一直不够用?”另一个学生反驳道:“你看我们打这一路来,城里才多少倭国兵守着?不到一百吧?要是够用,至于只有这么一点人守城?”
“我知道,我说的不够用跟这不是一回事。”他说:“我听尤丽丽说过,倭国穷得很,要什么没什么。她跟她爹在倭国住的时候,房东老太太的儿子就因为被公司开了,最后为了吃口饭去当的兵。像她房东太太儿子这样的人,说是在倭国有很多。我在想,会不会是战前倭国人都去当了兵,等开打后发现没人做武器了,又把主意打到了我们学校?”
这倒是个崭新的思路。
“倭国也有为了吃饭当兵的人?”涂铁柱带来的人表示不信。在他们眼里,倭国人就是恶魔,也是有钱的外国恶魔。
“哪国都有穷人,哪国都有富人。他要是不穷疯了,怎么会拼死了来打我们?你看那些倭国兵夺门入户的恶相,连根鸡毛都不放过,真的有钱,干得出这么掉份的事?”春妮不像这时代的人,在她心里,这世界的道理从来很简单:只有没有钱,自己过不好日子的人,才会把主意打到别人身上。
跳脱出巢窠来分析,反而更容易看到真实。
假如他们的分析是真,倭国人的技术工种如此短缺,那么,他们国内的经济状况肯定相当地不容乐观。
打仗说到底,拼的就是后勤。现在是侵华的第三年,倭国人的后勤就有了问题,那么再往后呢?
春妮将自己的分析告诉给涂铁柱听,涂铁柱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了她的话,兴奋得手舞足蹈:“你是说,倭国国内可能没有足够的人手造兵器,不得不把兵工厂搬到咱们华国,逼着敌人给他们造枪造炮?哎呀,这可是件大事啊,我得好好把这个事给他们宣传宣传!”
他维持着亢奋的情绪,一路指挥着春妮开车。他们的身后,跟着他们这次带来的所有人,一个都没有少。
涂铁柱果然有门路,一晚上不到,他带着这队车到了当地一个山村,敲开当地某户人家的门,那户人家连夜叫来一队人,先将他们货车上的东西全部卸完藏好——倭国人的货车就算被涂铁柱带走几辆,又让李铁柱烧了两辆,剩下的还有五六辆之多。虽然值钱,但不处理好,仍然相当扎手。
而这些人处理这些东西的时候,春妮几人被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见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的气质有点像在温南的闻老板,但春妮觉得,他比闻老板更内敛一些。他自言姓李,让春妮叫他李叔。
听完涂铁柱的话和他对春妮分析的理解,李叔立刻就说到了点子上:“倭国人的后勤出了大问题,这说明咱们的坚持狠狠打击了敌人,胜利不会远了!你说得对,这件事必须召告出去,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倭国人的阴谋是长久不了的!哎呀,你这个小姑娘,很不错嘛,竟然这么快就看出了这一点。”
出了这么大件事,这位一看就是领导人的人物也很忙,几个人匆匆交谈了几句,他一连串吩咐下去,让人为他们找藏身地,还要把这些车带走处理,
以及探听倭国人的后续,做扫尾工作。
在对方做事的时候,涂铁柱将春妮拉到一边:“妹子,你带来的那些学生,想好准备怎么办了吗?”
春妮心中一沉,心里明白,就算对方愿意帮助他们这些行动人员藏身,但他们去的地方肯定不方便泄露出去。这些学生们毕竟曾经落入过倭国人手中,谁知道里面有没有说不清的人,她必须另外想个办法安置他们。
还有倭国人的后续反应会不会波及到学校,波及到她……
第146章 146 帮助
那位气质有点像闻老板的李叔给了春妮一个钟头处置学生们的事。
其实事情非常明朗, 互助会会长说,他受到了山下友幸的蒙骗。山下告诉他,说帮他们借到了一辆车, 如果由他说出来这车是自己借的, 有些同学会有顾虑他的倭国人身份,不愿意登车游玩,便由会长出面认下借车的事。之后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现在时间紧迫,春妮他们也没有功夫确认他话中真假,只是请李叔的人看好他,等回海城之后另行处置。
至于其他人……
春妮告诉他们道:“你们也知道, 这次的事跟山下友幸脱不了关系。他现在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但瞒不了多久。如果看见你们回去, 肯定会猜出山里的事跟我们学校有关,到时候包括学校在内,我们这些来救你们的人都会陷入危险。所以,你们不能再回海城了。”
此话一出, 劫后余生,刚露出笑脸没多久的学生们又是一片愁云惨雾。
春妮心中沉沉叹气:原以为只是一次轻松的郊游, 谁知道,从出门的那一刻起便踏入了阴谋之中,到现在还不得不别亲离友, 远遁他乡避祸。经此一变,不知父母亲人再见何期。
只要代入到夏生身上想一想, 春妮就觉得无法忍受,对这些学生们也包容了很多。
学生们也没有伤心得太久,先前在倭国人手上, 该哭的,该怕的早就怕得够了,现在能捡回一条命,已经比之前落入倭国人手中好了太多。
他们很快镇定下来,表示愿意接受春妮的安排。学校在这种境况下也没放弃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来营救他们,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
当然,这次救他们花费这么多,为了给他们长个教训,春妮告诉他们,付给涂铁柱的报酬,还有汽油费差旅费全部折算成大洋,分摊到他们每个人头上要他们偿还。
不然下次再到处乱跑,可没有第二个“小顾老师”追踪千里来冒死营救他们了。
春妮请来李叔的人帮忙,拿来一叠稿纸,让每个学生给家里写了一封平安信收起来,请李叔另外找了个地方安顿他们,她和学校的保安队成员则跟涂铁柱的人一起去李叔的地盘躲了半个月。
兵工厂被炸,倭国人果然疯了似的开始了大搜捕。包括东海省附近的居民全都多受了几次难,听李叔说,那些倭国人借着搜捕的机会又做了不少恶。
包括李叔的地盘在内也在数日之内迎来了大搜捕,只是他们地点隐蔽,消息渠道也灵便,每每在倭国人搜来之时总能险之又险地躲过去。
为了感谢他们的帮忙,春妮将这次从倭国人手上弄来的车和火药全送给了他们。反正这些东西留在她手上,现在她也没有条件为其改头换面,反而会惹来麻烦。
李叔很上道,收了春妮的车,给她拿来了两百块大洋,春妮再添上百把块,给这次跟她来办事的学生,还有罗阿水一人发了五块钱,算是辛苦费。
还有那些学生们,李叔的人观察几天,来跟春妮说,他看中了几个人想留下来,春妮问过他们,确认两相情愿,便挥手放他们去了。
以有其他的人,他们分别用各种渠道将其分别送往了通向双城的船,不到倭国人滚出海城的那一天,恐怕他们不可能再平安回到故土。那里是大后方,又有尹校长镇守,即便还有些许不轨之徒藏身,相信凭尹校长的能力,也足够将其筛选出来。
春妮听负责护送他们的罗阿水说,学生们离开前哭得很厉害,有些学生还想再见她一面当面感谢他们,但他们自己都还寄人篱下,被倭国人搜捕,现在的情势下,这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
春妮听了也只是叹息,这个年代法制缺失,道德沦丧,有时候,人走错一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犯一次错,付出的代价太高昂了。如果她没有作弊器,想追回这些学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春妮离开前的两天,李叔又来看了她一次,还为她带来了一份叫《光明报》的报纸,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同她道:“我把你的观念整理成文章发表到了报纸上,你来看看。”
“《使用敌人制作武器,倭寇穷途已现》,”春妮竖起大拇指:“还是头版头条,厉害。”
李叔笑道:“不是我厉害,是上边觉得,你这个分析很有道理,打算下一步从倭国本国的经济情况着手,争取预测出他们下一步还会有什么行动。”
春妮:“您就这么跟我说了你们的计划?”
李叔半真半假,玩笑道:“随便聊聊嘛,不涉及到具体事务,怕什么。我可知道,你是个见多识广的小姑娘,想套套你的料呢。”
春妮摇了摇头:“我能有什么——”忽而顿住。
不可扼制地,春妮心中升起一个荒唐又大胆的想法:若论战局分析,她肯定拿不出什么料,但要说其他的,那可未必吧……也许,她可以借这个机会,将那些她知道的东西说出来——
她突然觉得口干舌燥,忍不住将李叔打量了又打量。
事到如今,她几乎可以肯定李叔的来历。何况只是空谈,有什么不能说的?说不定她说出来,就有帮助呢?
“那……我就随便说说了。”借喝水的功夫,春妮整理了一下思路:“我认为,下一步,倭国人跟德国人的同盟将会更为紧密,在海城的外国人日子更加不好过。这会促成英法美俄结成同盟——”
“等等等等,你说英法我能理解,为什么这里边有美俄的事?”
“呃……”春妮回忆了一下,顿时汗颜:她好像说得有点快了,这个时候,德国跟俄国还是好朋友呢【注】。她只记得战后是包括华国在内的这五个国家获得了最终胜利,哪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不得以,只好就她有限的知识,接着往下诹:“您忘了,倭国人以前跟俄国在咱们东北打过仗?他要是在华国过得太得意,俄国人能答应?还有美国人,一个道理,这世界上的肉就这么多,倭国人吃得多了,别的国家不就少了?”
“倒也有些道理。”
“所以这些国家必定会联合起来限制倭国人,照倭国人的疯劲,肯定会有反扑。所以,战火还有扩大的机会。现在咱们知道了,倭国人的后勤有问题,等他发了疯,国内经济一崩溃,肯定无法再支持华国这么大的战争。到时候,咱们反败为胜的机会就来了。哪怕他不发疯,我们人多也能缠得他进退不得,看谁耗得过谁,目前看来,是他们先有了败相啊。”
“能再具体说说吗?”李叔的眼睛烁烁发光,看春妮的那劲头,跟看见了白生生的大馒头似的:“你不知道,咱们内部目前有些悲观,需要你这样有理有据的乐观分析。”
春妮知道,这个时候,抗战几乎是最艰难的时刻。倭国人节节战胜,而华国这边呢?三年了,春妮才听到两场胜利,人们的坚持需要强心针。何况倭国人的反扑没有到来,也就是说,最艰难的时刻还在后头。
春妮跟李叔的这一谈,直从晚上谈到了下半夜天光破晓。
李叔那本子记得厚厚的,临走前,将她的手握了又握:“你这个小姑娘啊,要不是晓得海城实在离不开你,这回我一定不放你走。就这个眼光,一般人都比不上。”
春妮硬是被他夸得老脸一红:“李叔言重了。我做的事可及不上你们,你们才是我们华国的希望,一定要坚持住啊,胜利不会远的。”
这半个月跟这些人同吃同住,春妮对他们的艰苦深有体会。现在已经到了夏天,因为倭国人的追捕,他们不能点火生烟气,只能天为盖地为庐,硬生生挨着蚊虫的叮咬在密林中穿梭。
如果不是心中有信念,是没办法吃这份苦的。
“我相信这一点。我也相信,我们都会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
即使有了李叔拿来的《光明报》在前,回到海城之后,春妮才体会到涂铁柱的那一炸真正的威力。
几人是用假身份坐火车分批回到的海城,站台上报童卖的报纸上,
还有谈论本次兵工厂被炸事件的新闻评论。
当然在倭占区,基本都是在吹这次炸工厂的主谋某某某已被枭首示众,警告某些蠢蠢欲动的人,他们的行为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过是炸了个炼钢厂就如何如何。
而主谋涂铁柱的脑袋大概正好好安放在他那山窝窝的大床上呼呼大睡吧?
火车上也有零星议论兵工厂之事的人,还有人在拿春妮跟李叔说的观念与众人相辩,听在她耳中,有种奇异的膨胀感。
春妮没想过,有朝一日,她竟也微小地影响了一下时局。
这次他们回来,方校长得到消息,又因为放了暑假没有学生要管,早早就等在火车站。看见春妮他们出站,又是激动,又是埋怨:“你怎么回来了呢?我不是叫那什么转告你,让你到双城躲着吗?你这丫头,怎么就不能听我一回?”
春妮决定回海城来,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先不说他们那天大张旗鼓地追出去,为的什么事,大伙都心知肚明,就说她要是在出事之后不回来,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倭国人做事不会讲道理,若是疑到他们身上,哪怕没有证据,也必然会想办法找他们的麻烦,校长他们在海城的压力必然会遽增。
事实上,如果不是倭国人沿路盘查得厉害,需要李叔帮忙准备证件,伪造经历,春妮他们都不会耽误这么久,早回来了。
“山下友幸呢?”春妮跳过校长的碎碎念,问道。
她可是惦记他很久,很久了呢。
第147章 147 弱点
这半个多月, 春妮他们不是在寻找学生,就是在躲避倭国人搜寻的路上,偶尔跟海城联系, 也用的李叔的渠道, 不过是为了跟方校长对口供,好应付倭国人接下来的盘查,几乎没怎么了解学校现在的形势。
直到方校长到火车站来接春妮一行人,他们才有机会了解到他们离开后,事态接下来的发展。
那天春妮带着罗阿水追到城南火车站时,韩厂长也带着另一批人去了山下友幸的住宅。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山下友幸在他的家里宴客, 看见韩厂长,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还邀请他进门喝一杯。
韩厂长别看出发时气得发疯,等到了他家,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看了眼山下友幸的家:满室宾客。
显然,不在场证据和帮手他都有。
这个时候他来找山下友幸的麻烦肯定讨不到便宜, 只好依照程序找山下友幸询问了他是否知道互助会学生失踪的事,山下友幸自然否认了。他还很焦急地表示, 要请朋友们一道帮助学校寻找学生,韩厂长当然不会答应他。
从山下家里出来之后,韩厂长不甘心, 在附近找个地方留了两个人继续监视他家。
“山下还在打咱们学校的主意。”春妮肯定道。
否则他事成之后撤退就是,完全不必要同韩厂长演这出戏。
“什么?小鬼子还不死心?”春妮跟方校长说话时, 李铁柱他们就在旁边坐着,闻言立刻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