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民国小百姓> 民国小百姓 第155节

民国小百姓 第155节

  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敢相信,这边的日子比海城那样的大城市还好过。
  我们□□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里的地主全被赶跑啦。农民都有地,不用给地主交租,不用被双城政府扒皮,家家农民袋中有余粮,连我们这些外来人,也养得起了。我观察下来,觉得还有就是,这边物价很平稳,姐姐你敢信吗?猪肉才两毛钱一斤?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便宜的猪肉,就放在市集上卖。
  要不是老家连年被倭国人祸害,很多地方农民举家逃亡,良田大片荒置,大家也不至于连这么便宜的猪肉都买不起。
  好在在我写信的前两天,上面传来消息,说是为了丰富大伙的伙食,要开展一个大生产运动,到时候番茄丝瓜黄瓜都种起来,生活又能上一个品质了。
  总之这里不缺吃的,如果倭国人封锁放松一些,还能从外面带些牙刷牙粉之类的日用品,线衫和围脖这些针织品也是有的。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家中带来的衣物够用,我也已学会用柳条刷牙,别有一番滋味。
  ……
  听闻海城米价已涨到几百块之巨,我随信附上两块银元,交予送信人帮忙转呈。这是我十月帮助老乡收割夏小米所获的报酬,比起姐姐给我的不值一提,然而礼轻意切,是我第一次亲手赚的钱,姐姐千万要收下。
  ……
  弟在千里之遥,日日盼胜利,盼团圆,盼与姐共赏老家风光之日早日到来!
  弟:夏生敬上”
  手上的这封信,春妮翻来覆去已看过不下三遍。待要再翻过来看第四遍,一只手覆在信纸上:“看了这么多遍还没够?信上都说了什么?”
  春妮将信纸递给常文远,他接过来囫囵看了一遍,不由笑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放心个什么?怕我担心,他信里写的都是好话。到底是孩子,写到最后可不就漏了馅?”说归这样说,春妮脸上仍是笑意溶溶。
  夏生这封信刻意报喜不报忧,但从他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大本营那里虽然有倭寇袭扰之忧,日子总体还是好过的。再看他信纸上字迹隽秀,用辞造句明显有提升,显然文化课也没落下,春妮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他信上所说的倭寇,担心归担心,但春妮自己都是在动荡中成长起来,深知在这样的年代,任何人都有可能突然面临灾难,他有机会多学点本事,是件极好的事。
  要知道,在早几年的海城会战,像他这样大的学生兵响应政府征召,赤手空拳,提着木棍上战场的不知凡几【注1】。哪怕这些学生兵此前连枪都没摸过,他们在战场上的作用只是消耗敌人一粒子弹。
  所谓的“十万青年十万兵”【注2】,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炮灰,活到最后的寥寥无几。
  大本营没有马上征调夏生入伍,说明对他这样的少年学生还是很爱护的。
  或许是大本营那边有要求,夏生信里对生存环境描写的极少,也不知那里的“猪肉两毛钱一斤”是个什么光景,就连她春妮自己,因为要维持几百人的开销,只进不出,现如今一个月也吃不上两回正经肉了。就是吃得上,多半也蹭的是常文远的光。
  海城缺物资是官商勾结,黑心商贩哄抬把持物资的结果,真正的好东西,只要舍得出钱,还是有地方买的。常文远开的是高档菜馆,馆子是组织的财产,重点又不在经营,他每月所得不过略敷己用,自然没钱另外置办好鱼好肉。但馆子金钱关把得再精细,鸡头凤爪,鱼头鱼尾,筋头巴脑的不拘多少,总能剩下点。
  他以前都是跟着饭店后堂吃饭,春妮又忙得脚不点地。说起来小洋楼的厨房除了烧水,竟没有用过两回。
  刚住进来那会儿,彼此又都在互相适应对方这个新室友,常文远不好意思提让春妮掌厨的话。直到春妮自岛上回来的当天晚上,常文远从店里拿了一块说是剩下的筒子骨,让春妮煲汤补身子。他说的是厨房剩下的骨头,其实肉质很新鲜,春妮拿骨头跟白萝卜和雪梨一起炖成一锅清甜的止咳润肺汤,自然要邀请常文远一道吃。这一锅好汤下肚,每天搭伙吃饭这事便成了定局。
  到底是正长身体的年纪,这段时间,即使只吃这些边边角角的下脚料,春妮也觉得腰身紧了不少,做起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容易饿。
  她有时候也对两人的关系心存疑惑,那个不一样的早晨,难道只给他们俩带来了伙食上的改变?两人由室友变成了饭搭子?
  “你看我做什么?”某人察觉到春妮的视线,转头看了过来。
  时光帮这个曾经暴燥冲动的年轻人打磨成了另外一副模样,他不再三句话一说,便热血上头,去跟人打生打死,他眉眼依然暗藏锋锐,却知道了怎样隐藏,他说话的音调和语速也降下来,嘴角时时含着温吞的笑意,显得那样温和真诚,是个绝好打交道的生意人。然而仔细看去,他嘴角的那丝笑容,又仿佛是一切尽在指掌间的自信。
  眼前的男人正处在最好的年纪,有着最好的风仪,简直举手投足间都在散发着该死的魅力
  。
  春妮暗啐一口,不自然地转过脸,瞥到厨房的炉子上,站起来:“锅里水开了,我去看看。”
  常文远望着她的背影,唇角又往上提了提:才刚成年的小姑娘,不能太着急了啊。
  今天晚上,常文远拿回来一只鲢鱼头,春妮特地去市场买了块嫩豆腐,现在鱼汤熬到奶白色,下完豆腐再炖煮几分钟,出锅前撒上葱花,一砂锅让人馋涎欲滴的鱼头豆腐汤便热气腾腾地被端上了桌,客厅内外,飘满了鱼汤的味道。
  一盅暖洋洋的汤品下肚,两个人都不自觉露出了一模一样的,满足的笑意。
  辛苦一天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小屋里喝一盅温暖的好汤?
  可惜这样的日子,在海城,乃至全华国都太少太少了。
  略坐了坐,常文远像往常一样,主动去收拾了碗筷。在他收拾的时候,春妮已经换好了衣服,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道:“走吧。”
  喝完好汤,干活的时间也到了。
  第205章 205 明天
  人类越感到痛苦, 时间便会过得越慢。
  幸好生活再苦,也会偶尔多一点甜头。
  夏生来信没过多久,春妮收到消息, 王阿进熬过了十一月份, 伤势已在渐渐转好。可惜毛二娃的那位伍长朋友胆子不大,不管他们许再多好处,也不敢放他走。只说这是宪兵队送来的人,万一有人回头问起来,他不好交代,将他硬是扣在了碉堡中。
  好歹人救了回来,其他的事, 只能慢慢再谋。
  晚上回家,先来一碗汤慰籍肠胃, 再出门吞风迎浪,逐渐成为了春妮和常文远的新习惯。
  日子一点一点往前捱,到了十二月下旬,元旦新年将近的某一天夜晚。
  往年的这个时候, 从圣诞节开始,租界的百货商店, 舞厅游乐场早早就开始各出奇招,或是悬挂霓虹灯箱,或是请歌星戏伶暖场, 开始了新年庆祝活动的预热。现在,因为宵禁的施行, 这项活动已经停办了两年。倒是倭国人商店有时会有些活动,可那边一般没什么人去买。
  春妮对这些洋节观感一般,想起一个月后又是春节, 不觉叹了口气。
  去年最后的那几个月,倭国人到处在抓人杀人,爆豆子一样的枪声几乎每天都在响,硝烟味几乎没有散去过。很多人一听见类似的声音,头一个反应便是立刻扎下脑袋,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喜欢热闹,重视传统,热爱春节远胜于圣诞节的海城人在去年的春节,几乎听不到放鞭炮的声音。
  那些代表着欢乐喜庆的炮竹声实在太像是枪炮的轰鸣声,别说是其他人,就是春妮,她走在这漆黑的街道上,骤然听见耳边嘭嘭的响声,心里马上就是一个咯噔。
  她和常文远同时猫下腰,后者臂膀轻舒,将她挡在身后,自己探头往外看去。
  “怎么了?”
  常文远握住春妮的手,一步一步往后退,直到退出这一条巷道,将身形彻底隐入阴影,才吐出一口浊气:“那些宪兵又在秘密处决犯人了。”
  春妮沉默下来,深更半夜,能让倭国人秘密处死的犯人,还会是什么人?
  她想起年初被倭国人关进集中营的那些前租界高层和外国公使们,没有了这些人的掣肘,海城已经变得越来越危险了。
  一双手捂住她的耳朵:“别听了,我们走吧。”
  春妮拨下他的手,站直身体,向着枪响的方向深深鞠了一个躬。
  “走吧。”
  两人同行一段路,到了原先英租界一处花园洋房,这里是他们分头行动的地点,春妮破天荒多说了一句话:“小心点!”
  带着淡淡烟草味的身体覆过来,春妮被罩在他宽大的身影下:“我知道,你也是。”
  两双手重重相握,又迅速分开错肩而过。春妮站在原地,凝望着他的身影,掏出了手|枪,开始为他警戒。
  今晚,常文远要来见一位住在这里的王姓大商人,倭国人攻占租界之后,此人是头一批投效倭国人,献出产业股份,求取庇护的华国商人之一。
  他们物资组常年需要为大本营采购大宗商品,寻找可靠且立场可以争取的商人合作,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正因如此,常文远的餐馆,即使赔钱也要做下去。进得起高档餐馆的人,是他们第一个筛选的目标。
  但是原本像宅子里主人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在常文远合作范围中的。
  这个人投靠倭国人后,钻营成了倭军军需物资供应商,根据可靠消息,他手上有旁人拿不到的望远镜,雷|管等大量包括他们自己在内,和大本营迫切需要的军用管制物资。
  常文远知道,倭国人采购军需物资出手并不大方,特别是对这些华国商人,盘剥得非常厉害。这人曾经很多次私底下骂过倭国人贪得无厌,对其并不像面上表现的那样恭顺。
  两边不是一条心,那就有工作可以做。
  在今天之前,常文远已经跟这人接触过两三回,知道这人要钱不要命,只要有钱,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他有,这人也不问去向,这人都肯卖。
  常文远已经从他手里拿到过一批雷|管,然而像望远镜这样的特种精密仪器,每一箱进港都会登记在册,甚至可以通过机身上印制的编码追溯到它的生产车间和将它生产出来的工人。
  姓王的胆子再大,之前也不敢将这样的东西往外卖,要不是他最近急需一大笔钱,常文远也不会冒险来接触这人。通过购买雷|管,钢管这种不太会引起人注意的东西建立起双方的第一步交情,其后他再提出要购买望远镜。姓王的没马上答应,只跟他约在今天晚上见面。
  春妮抬腕看了下表,常文远进去了十分钟。
  这时,两束远光灯从幽暗的街道另一头照过来。
  春妮视力极好,只借这一点光,便看清楚了,那两束远光灯属于一辆倭国军用吉普车!
  姓王的不老实,故意给他们设了套?
  春妮心中先是一惊,很快想起来,进屋之前,他们已经将这附近先清查了一遍,这里并没有人事先埋伏。再看那吉普车,车速并不快,就算位置都坐满,也最多只有五个人,不像是抓人的配置。
  而车里的人——
  她凝目望去,撮起嘴唇,学了几声猫叫。
  洋楼内,常文远听见那几声猫叫,脸色顿时一变,抓起对面人的衣领挡到面前:“有人来了,是不是你叫了人来抓我?”
  交易已经进行到最后时刻,钱和货摆了一地,正是大家精神最紧张的时刻,常文远突然动作,让周围人猝不及防,纷纷拔|枪怒喝。
  王姓商人的惊慌不似作假:“什么有人来了?这个时候,有谁会到这来?”
  不等常文远说话,院子里有人敲门进来通报:“老爷,军部的近藤老爷来了。”
  王老爷大惊:“近藤老爷,他怎么会来?”急急问道:“你没看错,真是近藤老爷?”
  报信的仆欧没来得及答话,院外军靴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你们家老爷睡了?那为什么客厅还亮着灯?”
  片刻功夫,王老爷出了一头冷汗,同常文远央求道:“段先生,你先把我放下来,咱们稍后再好好说话。近藤老爷是军部大本营物资二课的课长,要是让他看到这一地的东西,我就完了,他真不是我叫来的啊。”
  常文远见他不似作伪,手下松了松:“这人真不是你叫来的?”
  刚刚春妮的那几声猫叫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是以他收到之后,并没有马上撤退,而是打算先看看情况再说。
  这时,近藤已经到了门厅外,开始敲门:“王老爷,请开一下门。”
  王老爷脖子被扼着,声音里带出了哭腔:“这些都是军部的违禁品,你就是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让近藤看到它们啊。段先生,算我老王求你了好不好?咱们的事先放一放,让我把外面的那个应付过去,我老王感激不尽。”
  脖子上那只死亡之手终于挪开了。
  王老爷来不及松气,示意几个保镖将武器收起来,东西先藏起来,赶紧先去开了门。
  门外的近藤已经很不耐烦了,置疑道:“门里明明有声音,为什么没有人来开门?”
  门房正不知如何应答,正好门打开了,王老爷站在门里热情地笑:“近藤先生,这么晚了,您是有什么事吗?”
  近藤的确有事,并没有注意到王老爷略有夸张的态度。进门之后也只稍稍诧异了一下,客厅里怎么有这么多人,便对王老爷点了个头,熟门熟路地穿过沙发,要往楼梯上走:“跟我上来。”
  王老爷在他身后跟着,神色是几乎控制不住的无措。
  原本交易用的箱子就搁在矮几旁边验看,刚刚情急之下被几人踢开,现在半敞开,就横在沙发背后,近藤只要绕过沙发背,在楼梯口用余光扫一眼,便极有可能看到它!
  现在怎么办?!
  王老爷眼睁睁看着近藤走到最后一组沙发前面,只差一步便能够看到箱子,这时,只见那个与他交易的“段先生”跨步向前,笑着拦住了近藤的去路:“表哥,你不跟我介绍介绍这位近藤先生吗?”
  近藤不得不停下来:“王老爷?”
  王
  老爷能巴结到倭国军部,便不是个蠢人,闻言忙道:“这是我的一位表兄,是吃……吃,吃水上饭的,姓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